※戀物誌
有什麼東西令你著迷不已,執著到把它當作寶物般珍惜嗎?也許每個物件都是有靈魂的吧!可以記錄著許多故事和想像……
※精美的微縮空間藝術
或許對創造世界的神來說,我們就像模型一樣,活在娃娃屋般精緻的世界裡。
那我們有沒有可能也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世界呢?
Best100 我們需要的設計 2020措手不及的疫情來襲,情勢不安時我們有機會退回生存基本,思考什麼是真正需要;當生活漸漸回歸正常無虞,更該思考什麼是真正需要。
空間,我與房間,造就我的世界。 任何空間,都有與人契合的獨特性,並因此產生情感溫度。本期dpi以「理想的場所」 為中心,從插畫、攝影、手作工藝、生活風格、藝術與商業等面向來切入,帶領讀者透過藝術家們的視角,體會空間與人之間的情感,並藉由空間看見自己。 專題企劃「日常即非凡:房間裡的情感韻律」...
現代人們時常從生活中、繪畫中、影像中尋找方式,撫慰日常中的種種辛勞,填補或是軟化內心深層的情緒小角落,本期dPi以「奶油奶油的療癒插畫」為主題,透過插畫、戳繡、刺繡、蛋糕等各種媒材,期望給與你一場鬆暖舒適的視覺旅程。
※睡前故事時間 星月高舉,夜幕低垂,乖孩子怎麼還不睡? 嗯?還想再聽一個故事? 好吧,那就讓這些像故事一般的插畫,伴你好眠。 ※家的記憶 覆蓋爬牆虎的巷弄、頂樓加蓋的平房或是一場路邊的流水席……習以為常的事物堆疊出日複一日的生活,其實這些都不平凡,它們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屬於我們的,家...
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些按耐不住的綺思遐想,就化為白日夢。這些虛構的環境、時空由個人的期望以及潛意識所組成,造就極端荒誕的故事情節以及畫面,或者從中感到自我滿足;或者潛入意識褶皺之處,翻找內在遺忘丟失已久的彩蛋。 本期dPi以「白日夢圖鑑 The Field Guide to Dayd...
本期主題:冷戰的興起與前衛的誕生——戰後前衛1945—1955 ------ 藝術市場的調查與長久發展,無論它是以收藏史、藝術鑑賞史或起源史等形式出現,一直植根於藝術史的研究。也因此,在我們討論什麼是前衛時,或許我們有必要再一次回頭仔細審視「前衛」是什麼。依循著這樣的思維,我們預計將以三期的專題...
本期主題:我家附近,一樣?不一樣? ------ 家附近是我們平常生活的地方,容易因為太熟悉而感覺一成不變。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公園的遊樂場、常經過的一條街,是否還有你不知道的故事?如果有一個已經沒有活力的村落,有沒有可能靠藝術創作,重新讓人眼睛一亮?
童話故事陪伴我們成長,成長了,然後呢? 長大了以後,有沒有在曾經熟悉的童話故事裡獲得新發現呢!本期dpi以「童話」為出發點,帶領大家走進插畫家筆下,不專屬於兒童的童話世界。除了插畫作品,還有刺繡、兒童雜誌、繪本、玩具與陶瓷等各種展現「童年」的媒介,走吧!童話不是平面的,讓我們換個角度重新探索吧...
生命中不乏隱約存在的情感,輕輕、淡淡地圍繞著我們。可曾在頃刻間,發覺平時未能察覺的情感,辨析其中色彩?本期dPi以「若隱若現,不能承受之輕」為主題,透過插畫、琉璃藝品、攝影等各多樣媒材,帶給你一場薄如蟬翼的輕盈視覺饗宴。
《世界起點的工藝》 提到工藝,我們熟悉的工藝及其對應的地區,大多是日本、北歐這樣較為現代化的地方,工藝的保存、發展甚至是和當代設計領域之間的協作都相對流暢;而世界之大,當對特定區域如數家珍的同時,也代表著還有許多工藝及其所在地都是我們不熟悉的,這是「世界起點的工藝」題目構思的起點。在最初的想法,世...
生命,終究有結束的那一刻。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了我們原以為理所當然的日常──一向以為還有好遠好遠的「死亡」,一下子成了怵目驚心的特寫鏡頭。本期dpi以「生死」為題,讓讀者透過藝術家的視角,體會不同文化對生與死的觀點。將插畫、標本、陶瓷、珍奇櫃與植栽等各式藝術作品作為濾鏡,看見死亡的...
※插畫裡藏著幾何控!——幾何插畫 游移在抽象與現實間的幾何圖形,也滲透到插畫中,取悅著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 抽取物件的本質,解構、重組……從實體抽離出概念,是怎樣的剝落和演化過程? 又是什麼魅力,讓幾何元素占據插畫界的一片天地? 看看藝術家們如何從50~70年代設計大師吸取美學養份、自版畫、...
《全球設計新銳》 放眼創意產業,不乏年紀輕輕就奪得大獎或是成為創意總監的案例,但誰能被譽為新銳、怎樣稱得上優秀?大家心裡各有標準。本次封面專題我們一方面以年紀為切點,一方面邀請業界資深專家推薦,以及評估其過往作品與獲獎成績作為參考,期待以較為全面的客觀方式,將近幾年在產業界冉冉上升的新星們呈現在這...
※咦?好像哪裡怪怪的 你的腦袋充滿著奇怪的劇情、莫名其妙的角色和超乎邏輯思考的怪點子嗎? 在平凡中來點奇怪有趣的事發生,為生活注入活力和想像吧! 這次邀請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插畫家們,可以看到令人不安的奇異空間、怪誕有趣的卡通畫家,還有變形分解的各種角色! 來他們的異想世界瞧瞧吧,一定讓你覺得好像哪裡...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