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近乎佛教徒【有聲書】

2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2022/02/25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有聲書
  • ISBN: 9786267054383
  • 長度:5 小時 42 分鐘
電子書售價:NT$ 300
本書為有聲書。適合用 mooInk Pro 系列、mooInk Plus2、手機、平板及電腦播放。
*提醒您,有聲書不列入閱讀時間計算,更多資訊請參考 FAQ

購買領書額度

他拍電影,聽饒舌歌;他洞悉世事,體察人心,以日常語言講述佛教哲學,令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皆如沐春風。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最具影響力的暢銷著作《正見:近乎佛教徒》,以電影的虛擬實境,巧妙比喻我們身處的幻象世界;而證悟的過程,就彷彿脫去妄念帶來的蔽障,瞭解因緣的善變與無常,因而放下我執。讓鏡好聽主播楊日瀚溫和穩定的聲音,伴隨你我,邁向醒覺之路。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00

    《金剛經》全文五千八百餘字,篇幅雖短,卻是哲理豐富。在般若經典中,受到普遍持誦的程度僅次於《心經》。“金剛”梵語意思是指質地最堅最利之物,擁有“不為一切所摧,而能破一切”且堅利之質本來具足的特性。用來譬喻人的般若智慧不因貧富貴賤、聰明愚昧而有差別,只是被私心所生的煩惱遮蔽。如何降伏心中的煩惱?...

  • 出版日期:2022-04-25
    電子書: NT$ 300

    自我的觀點,是引發各種概念、感覺與行動的基礎。本書中,宗薩蔣揚欽哲諾布循序闡述佛教對於「見地」的思想,並教導如何透過「修道」達到證悟──意即脫離情緒與干擾的影響。讓鏡好聽聲音主播楊日瀚安穩的聲音,帶領我們親近佛法,修行自己,朝了悟實相邁進。

  • 電子書: NT$ 130

    唯識學被喻為佛教的心理學,它的發展比西方心理學更早,對人類內在的精神世界,做精確的解析與層次綿密的歸納。 《八識規矩頌》是玄奘大師從其所譯之《成唯識論》種擇精要所作,全文四章十二個頌,每頌七言四句,共四十八句,以言簡意賅的短文說明八識的性質和作用,討論八個識和一百個法的關係,方便記憶背誦,可說是掌...

  • 電子書: NT$ 110

    簡單而詳實地介紹, 禪坐的益處和觀念, 適合初學者, 作為入門的認識。 從解脫道與菩薩道的分別中, 點出居士宜修的菩薩道, 並說明居士的條件、 家庭、 社會、 宗教等生活。

  • 電子書: NT$ 100

    說明佛教的解脫思想、 解脫工作, 以及解脫方法, 並說明正確的觀念和對象。

  • 電子書: NT$ 110

    介紹佛陀及其教團, 並描述原始佛教的定義、 教團生活, 以及教理思想。

  • 電子書: NT$ 110

    講述一般的宗教常識, 佛教的歷史、 現況, 基本教義, 特色, 與非佛教的區別, 以及基礎的佛教修行方法。

  • 電子書: NT$ 100

    詳細說明一位「佛教徒」應有的條件和生活方式, 並導正一般對佛教徒, 模糊偏見的觀念。解釋佛事的意義、 對象和方法, 並說明一般常見的佛事內容。

  • 電子書: NT$ 120

    皈依三寶是每一位佛弟子的必經歷程, 這裡詳細說明皈依三寶的原因、 內容、 方法和利益。

  • 電子書: NT$ 200

    聖嚴法師:修行念佛法門的四個心就是:信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信心的要求,遍於諸經,而尤見重於《阿彌陀經》,其餘三心,出於《觀無量壽經》。

  • 詳細資訊

    他拍電影,聽饒舌歌;他洞悉世事,體察人心,以日常語言講述佛教哲學,令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皆如沐春風。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最具影響力的暢銷著作《正見:近乎佛教徒》,以電影的虛擬實境,巧妙比喻我們身處的幻象世界;而證悟的過程,就彷彿脫去妄念帶來的蔽障,瞭解因緣的善變與無常,因而放下我執。讓鏡好聽主播楊日瀚溫和穩定的聲音,伴隨你我,邁向醒覺之路。

     

    【造作與無常】

    恐懼和焦慮是人類心智中主要的心理狀態。恐懼的背後是對確定性不斷的渴求。我們對未知感到恐懼。人心對肯定的渴望,是根植於我們對無常的恐懼。

    當你能夠覺察不確定性,當你確信這些相關聯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恆常與不變時,就能生起無畏之心。你會發現,自己真正能準備好面對最壞的狀況,同時又能容許最好的發生。你會變得高貴而莊嚴。這種特質能增強你的能力,不論是在工作、作戰、談和、組織家庭,或是享受愛和情感關係。知道下個轉彎處就有某件事等著你,接受從此刻起有無限的可能存在,你將學會運用遍在的覺性和預見的能力,如同英明的將軍一般,胸有成竹,毫不驚慌。(摘自 EP09明瞭因緣和合的利益)

     

    【情緒和痛苦】

    當天女接近悉達多的時候,他清楚地了解,她們如同火圈,只是和合而成的,因此她們失去了誘惑力,無法動他一絲一毫。同樣的,只要了解我們所欲求的對象事實上是和合而成的現象,就能破除誘惑的魔咒。

    當你開始注意到情緒所能夠造成的損害,覺知就會開始發展。當你有了覺知──舉例來說,如果你知道自己正站在懸崖的邊緣──你就會了解在面前的危險。你仍然可以繼續前行;帶著覺知在懸崖上行走不再那麼恐怖,事實上,它反而是非常刺激的。不知才是恐懼的真正根源。

    覺知不會妨礙你的生活,反而讓生命更加充實。如果你正在享用一杯茶,而且了解短暫事物的甘與苦,你將能夠真正地享受那杯茶。(摘自 EP19那麼愛呢?也是痛苦嗎?)

     

    【一切成空】

    如果悉達多觀賞環球小姐選美大會,他會看到全然不同的一種究竟的美麗。在他的眼裡,帶上后冠的那位不可能是究竟的美人,因為她的美貌依賴於觀賞者。……悉達多不會認為某位候選人比其他的更美或更不美。相反的,他眼裡所有女人都非關美麗或醜陋。他所見的美麗,是在任何一位佳麗所可能被審視的百千萬種觀點之中。在宇宙中的無數觀點中,一定有些人是嫉妒的,有些人視她為愛人、女兒、姊妹、母親、朋友、仇敵。對一隻鱷魚來說,她是食物,對寄生蟲來說,她是主人。對悉達多而言,這種多樣序列的本身,就是令人驚嘆的美麗。如果某人是真實而究竟美麗的話,就會固定如此而且僅止如此。所有的晚禮服及泳裝、燈光及唇膏,都將沒有必要。(摘自 EP24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涅槃超越概念】

    如同佛陀在般若經中所說,一切現象如夢如幻,甚至證悟也如夢如幻。設若有任何比證悟還偉大的,它也是如夢如幻。他的弟子,偉大的龍樹曾寫過,佛陀從未說過在你離棄了輪迴之後,涅槃才會在那兒出現。輪迴之不存在,就是涅槃。一把刀變利,來自於兩種耗損──磨刀石的耗損和金屬的耗損。同樣的,證悟就是染污耗盡、染污的對治也耗盡的結果。最終,我們連證悟之道路也要拋棄。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一位佛教徒,那麼你就還未成佛。(摘自 EP38出離心:虛空是盡頭)

     

    【作者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1961年生於不丹,為堪布阿貝仁波切的弟子,第三世欽哲傳承的主要持有人,秉承藏傳佛教優良的傳承和教育,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深具創造力的藏傳佛教導師。

    青年時期,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便已開始在全世界從事弘法利生事業。三十餘年間,他的足跡遍布全球各地,在印度、不丹、澳洲、北美洲及台灣等地區成立佛學中心,並負責照顧及教育分布在亞洲六所寺院與機構的一千六百餘名僧侶。

    作為宗薩寺及宗薩學院的主持人,多年來,上師一直以淺顯易懂、簡單輕快的語言,向廣大信眾闡述佛教核心深邃的見地,闡明無常、痛苦、空性與解脫諸要,引導眾生脫離困苦人生,回顧自身,探索本心,成就證悟,提升對生命的信心,受到全世界信眾的廣泛歡迎和熱愛。


    _____

    產品企劃:林云也

    錄音/後製:簡理安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