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行,是為了完成心願。 透過遠行,聖嚴法師將漢傳佛教種子播種在世界各地,耕耘著人們的心田。 本輯由名音樂製作人戴維雄精心創作,以十首音樂故事展現聖嚴法師的生命地圖,隨著音樂一起行旅聖嚴法師的感人故事。
《法華經》是開啟佛性的成佛經典,是佛陀遺留人間最珍貴的大乘寶典之一。不但肯定了人人皆有佛性,並且以種種巧喻鋪設出成佛大道。讓人體驗到眾生心即是佛心,念念即能與佛心相應,紛擾人間頓成佛國淨土。
《法華經》是開啟佛性的成佛經典,是佛陀遺留人間最珍貴的大乘寶典之一。不但肯定了人人皆有佛性,並且以種種巧喻鋪設出成佛大道。讓人體驗到眾生心即是佛心,念念即能與佛心相應,紛擾人間頓成佛國淨土。
《法華經》是開啟佛性的成佛經典,是佛陀遺留人間最珍貴的大乘寶典之一。不但肯定了人人皆有佛性,並且以種種巧喻鋪設出成佛大道。讓人體驗到眾生心即是佛心,念念即能與佛心相應,紛擾人間頓成佛國淨土。
《大方廣圓覺經》由唐朝罽賓沙門佛陀多羅漢譯,一如來藏為根本思想,在中國佛教具有重要地位,與《楞嚴經》、《大乘起信論》合稱“二經一論”,而受到華嚴、禪宗、天臺、密宗等各宗派全面的重視。“圓覺”就是圓滿的佛性,也就是究竟、徹底的佛智與功德,一切眾生本來都有清淨的覺性,只是被無明所覆蓋,所以不見圓覺。《圓...
聖嚴法師作品《聖嚴法師法鼓集》。聖嚴法師,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第五十七代傳人、台灣法鼓山的創辦人。
智慧之眼和世俗之眼有何不同? 為何最大的敵人竟是自己? 如何步步成功、念念成功? 人生如戲,為何要假戲真演? 如何得到不死之藥?
默照就像一面鏡子,形影自由自在地在面前出現,它卻保持完全靜止。任何方法都能把心安住在當下一刻,但運用默照甚至連當下一刻都能放下。——聖嚴法師
家,不只是為了遮風避雨, 更是家人心靈的依歸。 身處忙碌紛亂的現代社會環境中, 如何安心又安家?
你希望自己前途無量嗎? 聖嚴法師說,改變心就能改變生活。 打造美好新生活, 就從讓心光明遠大開始吧!
為了求得平安吉祥,你會做什麼? 從環境求安全?問神明斷禍福? 或是到處蒐集吉祥物? 聖嚴法師提醒我們, 這種「似是而非」的平安既不可靠,也不真實!
前途未卜,如何面對?紛亂的社會,如何自處? 只要心安,就有平安──這就是「求平安」的根本之道。 在這本小小的書中,聖嚴法師以一生修行的智慧, 與你分享最精華的安心原則與方法。 隨時隨處運用書中的觀念、練習書中的方法, 必能豐收甜美的平安果實。 平安不求人,「你」──已經擁有這份力量!
內心不起,外境不生。 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觀心銘〉 禪宗二祖慧可曾說「覓心了不可得」,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觀心?又該從何觀起?
「話頭禪」是藉由打破頭腦的慣性邏輯思惟,以達到開悟的修行法門。修行者不斷迫切詢問一個無解的問題,例如「什麼是無?」而生起巨大的疑團,最終問題本身與自我感徹底瓦解,「大地落沉,虛空粉粹」的開悟境界於焉現前。
禪在哪裡? 禪,重視心的解脫。 空與因緣是禪法的基本觀念,三者密不可分。 頓悟,是無法言說的智慧。 漸修,則是透過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一點一滴地把自私心除掉,直觀諸法實相。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由印度西來,將禪法傳入中土,聖嚴法師則在千載之後,將中國禪宗弘傳於美國,東西半球的時空文化雖大不同,但皆是助人解開一個謎題——心在哪裡?
一般人缺乏智慧之劍來斬斷執著。然而,如果能夠停止你的分別心, 你將能顯露如鑽石(金剛)般不朽的智慧,就像亞瑟王的劍一樣鋒利。 你只要像英雄一樣的揮舞這把金剛劍, 就能切穿執著、虛假的教法,以及降伏妄想魔。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說:「我常念佛,也常教人念佛,勸人念佛。」 為什麼聞名國際的法師也要常念佛呢? 為什麼自古以來淨土思想如此深入中國社會? 本書詳盡介紹念佛法門的根源、方法、種類與特色, 是了解佛教淨土思想必備的指導用書!
本書是聖嚴法師在紐約東初禪寺,與西方禪修者的對話集,共收錄三十八篇問答,每篇都緊扣現代人關心而且與佛法相關的議題。對話中,不論是叩疑或詰難,我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聖嚴法師的真情與幽默,以及以佛法為本懷的智慧與慈悲。
紓壓,是正念隨喜的深層自信。 善觀因緣及因果, 淡化煩惱與得失, 不論處於職場的天堂或地獄, 與自己同在,日日是好日。
安身,是動靜平衡的管理哲學。 在瞬息萬變中, 鍛鍊觀照自己、觀照世界的簡約法則, 每個當下都是創新的原點。
快樂,是與人為善的溝通藝術。 語言不一定能達成共識, 自我肯定的自知之明, 自他平等的尊重、理解、如實接納, 即是多元化與深刻國際化的素養。
放下,是隨時得、隨時捨的歡喜心。 思惟彈性來自因緣觀, 以及分析力、組織力、同理心的高度協作, 面對重重關卡,自然能舉重若輕。
安心,是心平氣和的淡定智慧。 在煩惱中練習正念與轉念, 以境遇為師, 啟發自我修復、自我導航的正向潛能。
幸福,是自我肯定的微笑曲線。 永遠保持平常心, 融入未知的全球化世界, 樂在學習,與創造力經濟接軌。
當下,是最好的時段, 這是時間管理的創新詮釋。 鍛鍊自己一心無二用,時時刻刻全力以赴, 步步都是進步的立足點。
放鬆,是精進而從容自在。 隨時隨地把波動的心安定下來, 與壓力和平共處, 享受慢活的創意與專注的高效率。
放下自我執著,是「默」,清清楚楚的知道,是「照」。 聖嚴法師說: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的修。
平安就是福,無事就自在。 這是最平凡、最簡單的幸福, 也是圓融無礙的處世智慧。
若想深入淨土思想,《無量壽經》是不能錯過的一部經典,被譯為漢文的年代最早、內容最豐富、被弘揚得也最早。
★ 心的免疫力——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 由經文、禪解、實踐的角度,解讀《心經》260字的智慧精髓。 ★ 從煩惱疾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這些迷團一樣的偈子,莫名其妙幾近瘋癲似的對話,看得令人眼花撩亂, 卻是轉迷為悟、開發智慧的蹊徑, 究竟這其中有著什麼樣驚天動地的玄機?
本書為聖嚴法師在美國「佛法開示班」中,針對唐代石頭希遷禪師的〈參同契〉和洞山良价禪師的〈寶鏡三昧歌〉所做的開示。
「走江湖」原是佛家用語,指為了求法尋道而遊歷參訪。 聖嚴法師親筆寫下,參訪禪宗祖庭與古蹟的精彩遊記,一窺禪門的各家風光!
★本書為聖嚴法師「佛法正知見」與「日常修行」的文章結集。 ★且修且行!讀者可練習用佛法來幫助自己,過清淨無憂、平安幸福的生活。
★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延伸閱讀,更深入佛法精髓。 ★提供最基本的佛教常識,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內,一窺佛教究竟。 ★不可不讀「學佛入門名篇」 ‧ 神通的境界與功用 ‧為什麼要做佛事? ‧ 怎樣做一個居士? ‧怎樣修持解脫道?
聖嚴法師講〈顯宗記〉,從禪宗的角度,來看整體的佛法。 本書可作為「禪學的佛法概論」閱讀。
本書是以淺近的語文,表達常人都能看懂的佛法,由基礎的佛學常識,到專門的禪學思想, 由一般生活中實用的禪學修養,到長期專修的禪修境界,做了層次化的介紹。──聖嚴
★ 為你安心的智慧,聖嚴法師教你:完全活用《金剛經》! ★ 全新增修版,收錄聖嚴法師最受歡迎的二部《金剛經》經典解說。 ★ 在繁忙的生活中,依《金剛經》如實修行,能讓人身心自在,無入而不自得。
由金山鄉法鼓山的建設,至美國舊金山的弘法, 聖嚴法師進行一連串的遊化記行, 便是以這樣的觀點為自家開鑛,助他人冶金,從中流露法師的弘願悲心。 相信諸佛是鑛中的純金,相信眾生是純金在鑛中, 鑛與金雖有別,同樣是金則無異。
神通真的法力無邊嗎? 在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時代裡,何處是人生的歸宿? 身心的安頓,心性的超脫,就在一念之間。
佛教在歷經二千多年的傳播後,其根本精神在流布期間,摻雜諸多異質的成分,而有了曲解及湮沒。為了導正信念,究竟佛法的基本認知,書中列舉了七十項淺顯而實際重要的問題,讓人們真正了解佛教,一窺真貌。
若能定時禪修者,本書提供了基本的禪坐方法; 若是忙碌異常的人士,也不妨試著用本書中介紹的禪修觀念, 調整自我,消融自我。 從三分鐘的放鬆身心, 到平常日用中的照顧身心,更見簡便實用的禪修方便。 ——聖嚴
三祖僧璨是從徹悟的觀點來開示尋求真心的修行者, 指引修行者如何把凡夫的分別心轉化為佛的無分別心, 如何由有入空、轉垢為淨。 他告訴我們修行時應如何修持、應抱持何種心態: 心無愛憎,既不該否定煩惱,也不該尋求開悟。 修行本身就是目的;只要不存其他目的,終能實現平等心—— 沒有分別,言語道斷...
本書將禪的精神,貼切著現實人間的實際生活來講。 藉以疏導人生的苦悶與無奈, 指出如何達成灑脫自在、積極進取的生活目標。 並鼓勵每一個人,都應從禪的修行及體驗中, 級級提昇身心世界的品質。 ──聖嚴
基於調身、調息、調心的三原則,有用大、小乘共通的各種觀行法,有用內、外道通用的呼吸法,也有用印度及中國的各種柔軟健身法。所以無論何人,只要真的有心學習,最高可以進入「無」的境界,其次可以得定,再次可得身心輕安,至少也能學會一套非常實用的健身方法。──聖嚴
生命路徑總在不期然之處轉彎,彷彿是為了讓我們看見更廣闊的風景…… 歷經大環境不斷變遷的聖嚴法師,本著最初的願心,面對人生中的高山深壑,以佛法為地圖,做為指引個人安頓身心之道;進而將他對佛法的踐行領悟,透過義理分明的文字,為現代人描繪出生命智慧的藏寶圖。
從尼泊爾到印度,自恆河到尼連禪河、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溯尋印度的宗教和歷史,從釋尊的誕生、成道、說法、涅槃, 一一巡禮了佛陀的遺蹤芳跡。
「禪的理論」 × 「禪的實踐」 ‧ 禪,是真正的現實主義。 ‧ 禪境,不離現實生活,但問你心中有無牽掛障礙而已。 ‧ 禪修的觀念和方法,能開發智慧、減少煩惱,同時也能幫助他人,這是自利利他的兩得其益。
中國禪宗史上的許多祖師,都以為平常日用即禪。不論出家在家,若能將禪宗的觀念和方法,用之於日常生活,縱然處身於萬丈的紅塵之中,也會體驗到安定灑脫又活潑自然的人生境界。 ──聖嚴
禪的思想是:空靈、豁達、開闊、明朗的人間清流。 禪的生活是:積極、自在、簡樸、自適的安心方式。 禪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學著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鎖, 才能海闊天空地任運飛翔。 禪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練習認識自我、肯定自我, 然後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現前。 ──聖嚴
★次第架構完整的淨土實修讀本 ★從「有相念佛」悟入「無相念佛」,完成自心淨土、佛國淨土、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