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尼泊爾到印度,自恆河到尼連禪河、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溯尋印度的宗教和歷史,從釋尊的誕生、成道、說法、涅槃,
一一巡禮了佛陀的遺蹤芳跡。
☆ 聖嚴法師親撰自傳,真實感人,可見法師至情至性的一面。 ☆ 記述從童年到青年時代的成長點滴、心路歷程。 ☆ 今生的努力向善,可以改善現世的環境,從來不會感到悲觀和失望!
全球首發,中文版搶先上市! 達賴喇嘛八十歲生日賀禮,也是送給全世界的心靈禮物! 每個人都有一顆澄澈的心,就如同一池水,當水變髒汙時,若持續攪拌,水只會變得愈來愈髒,但若讓水成靜止狀態,將逐漸沉澱變得純淨。 從自身做起,重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離苦得樂。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人可以永遠快樂,而不煩惱嗎?戀愛的人怕失戀、有錢的人怕沒錢、得意的人怕失意……,有沒有一種「真正的快樂」,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只有希望,沒有失望呢?
人,因何生?因何死?因何能夠從生到死,無不自在? 本書即是生死議題的問與答,聖嚴法師提出了他的智慧觀察與解決之道。
法師返鄉重溫童年往事,登臨佛教古道場、四大名山, 參訪龍門石窟、秦陵兵馬俑,憑弔昔日出家的道場, 從恍如隔世的歷史場景中,溯尋出時代的悲情, 人世的無常、佛教的滄桑。
聖嚴法師在邁入二十一世紀打破許多個人生命史紀錄,出席聯合國世界宗教及精神領袖高峰會議, 與高科技、教育、文化、演藝界等各方頂尖人物座談,為淨化社會終身奉獻其慈悲與智慧,抱病中仍一一跨過其非凡的生命高峰!
「禪的理論」 × 「禪的實踐」 ‧ 禪,是真正的現實主義。 ‧ 禪境,不離現實生活,但問你心中有無牽掛障礙而已。 ‧ 禪修的觀念和方法,能開發智慧、減少煩惱,同時也能幫助他人,這是自利利他的兩得其益。
生命路徑總在不期然之處轉彎,彷彿是為了讓我們看見更廣闊的風景…… 歷經大環境不斷變遷的聖嚴法師,本著最初的願心,面對人生中的高山深壑,以佛法為地圖,做為指引個人安頓身心之道;進而將他對佛法的踐行領悟,透過義理分明的文字,為現代人描繪出生命智慧的藏寶圖。
★發揮生命最大的力量,感受最真的喜悅,這就是發願的意義和價值。 ★發願前先建立正確的態度,才能產生相應的力量,並且確實實踐它!
本書為聖嚴法師在美國「佛法開示班」中,針對唐代石頭希遷禪師的〈參同契〉和洞山良价禪師的〈寶鏡三昧歌〉所做的開示。
一般人缺乏智慧之劍來斬斷執著。然而,如果能夠停止你的分別心, 你將能顯露如鑽石(金剛)般不朽的智慧,就像亞瑟王的劍一樣鋒利。 你只要像英雄一樣的揮舞這把金剛劍, 就能切穿執著、虛假的教法,以及降伏妄想魔。 ──聖嚴法師
漢傳佛學最正統的《大正藏》,收錄佛經多達二九二○部, 我們能撥空閱讀的佛經卻寥寥數幾, 該如何從茫茫經海中篩選出最適合出自己的經典, 又如何打造專屬自己的讀經系統? 本書即應運這樣的需求而生。
從尼泊爾到印度,自恆河到尼連禪河、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溯尋印度的宗教和歷史,從釋尊的誕生、成道、說法、涅槃,
一一巡禮了佛陀的遺蹤芳跡。
佛教發源於印度,東漢明帝時代,佛教初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而大盛於隋唐,綿延迄今,也已將近兩千年了。身為一個佛教徒,能到印度民族的生活圈中看看,除了親身體驗佛陀弘化時的悲願及辛勞之外,也的確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雖然今日的印度,已見不到佛陀化世時代的崇佛盛況,佛陀時代的民族氣息,依然到處瀰漫;佛陀時代的自然環境,照舊鍾靈毓秀;巡禮釋尊的遺蹤芳跡,也能使我們緬懷嚮往而奮勉自勵。
——聖嚴
●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近年來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於世界的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