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生命最大的力量,感受最真的喜悅,這就是發願的意義和價值。
★發願前先建立正確的態度,才能產生相應的力量,並且確實實踐它!
放下自我執著,是「默」,清清楚楚的知道,是「照」。 聖嚴法師說: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的修。
為了讓忙碌的現代人,以最經濟的時間,對佛教有基本的認識,了解純正的佛法核心,聖嚴法師以輕鬆的筆調和簡明扼要的敘述,將佛教的發展及佛陀的教義娓娓道來。
〈普門品〉、《地藏經》、〈普賢十大願〉等, 觀音、地藏、普賢菩薩,流傳最廣的重要經典; 一生必讀,聖嚴法師最精闢實用、入理入心的解說。
雲朵遮蔽了每個方位,也無法擠掉天空的存在。 苦痛無常,是生命的常數。真正的絕境,讓我們面對現實,有了決心與毅力。 「在我自己的生命歷程中,最困難的時期正是我獲得最多知識和經驗的時期。 逆境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困難的時刻可以幫助我們下定決心和增強毅力。」 ——達賴喇嘛
你的心,是煤炭或鑽石? 痛苦時,你以為心像煤炭,黑暗、沈重又脆弱。其實,你的心像鑽石,透明、閃亮又堅不可摧,因為心的本質是空性、是佛性,煩惱只是暫時的遮障。 重點是:如何把煤炭還原成鑽石?
內心不起,外境不生。 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觀心銘〉 禪宗二祖慧可曾說「覓心了不可得」,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觀心?又該從何觀起?
★本書為聖嚴法師「佛法正知見」與「日常修行」的文章結集。 ★且修且行!讀者可練習用佛法來幫助自己,過清淨無憂、平安幸福的生活。
人可以永遠快樂,而不煩惱嗎?戀愛的人怕失戀、有錢的人怕沒錢、得意的人怕失意……,有沒有一種「真正的快樂」,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只有希望,沒有失望呢?
人,因何生?因何死?因何能夠從生到死,無不自在? 本書即是生死議題的問與答,聖嚴法師提出了他的智慧觀察與解決之道。
法師返鄉重溫童年往事,登臨佛教古道場、四大名山, 參訪龍門石窟、秦陵兵馬俑,憑弔昔日出家的道場, 從恍如隔世的歷史場景中,溯尋出時代的悲情, 人世的無常、佛教的滄桑。
聖嚴法師在邁入二十一世紀打破許多個人生命史紀錄,出席聯合國世界宗教及精神領袖高峰會議, 與高科技、教育、文化、演藝界等各方頂尖人物座談,為淨化社會終身奉獻其慈悲與智慧,抱病中仍一一跨過其非凡的生命高峰!
☆ 聖嚴法師親撰自傳,真實感人,可見法師至情至性的一面。 ☆ 記述從童年到青年時代的成長點滴、心路歷程。 ☆ 今生的努力向善,可以改善現世的環境,從來不會感到悲觀和失望!
「禪的理論」 × 「禪的實踐」 ‧ 禪,是真正的現實主義。 ‧ 禪境,不離現實生活,但問你心中有無牽掛障礙而已。 ‧ 禪修的觀念和方法,能開發智慧、減少煩惱,同時也能幫助他人,這是自利利他的兩得其益。
從尼泊爾到印度,自恆河到尼連禪河、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溯尋印度的宗教和歷史,從釋尊的誕生、成道、說法、涅槃, 一一巡禮了佛陀的遺蹤芳跡。
生命路徑總在不期然之處轉彎,彷彿是為了讓我們看見更廣闊的風景…… 歷經大環境不斷變遷的聖嚴法師,本著最初的願心,面對人生中的高山深壑,以佛法為地圖,做為指引個人安頓身心之道;進而將他對佛法的踐行領悟,透過義理分明的文字,為現代人描繪出生命智慧的藏寶圖。
受到全球讀者喜愛超過80年的《小王子》,書中所探討的除了愛情、友情、生死、人生價值觀之外,居然也隱含著「禪」的思想? 身為禪僧兼英美文學家的作者重松宗育,藉由《小王子》這本家喻戶曉的文學經典,將禪學變得更有趣,也更易懂。他認為《小王子》這部作品本身想表達的,就是「禪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一般人缺乏智慧之劍來斬斷執著。然而,如果能夠停止你的分別心, 你將能顯露如鑽石(金剛)般不朽的智慧,就像亞瑟王的劍一樣鋒利。 你只要像英雄一樣的揮舞這把金剛劍, 就能切穿執著、虛假的教法,以及降伏妄想魔。 ──聖嚴法師
全球首發,中文版搶先上市! 達賴喇嘛八十歲生日賀禮,也是送給全世界的心靈禮物! 每個人都有一顆澄澈的心,就如同一池水,當水變髒汙時,若持續攪拌,水只會變得愈來愈髒,但若讓水成靜止狀態,將逐漸沉澱變得純淨。 從自身做起,重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離苦得樂。
★ 我們的心與「佛心」,完全相同,只是誤用了不一樣的操作模式! ★ 真心,從來不生不滅,我們卻用不生不滅的真心,去選擇了「生滅」的功能。 ★ 開悟在楞嚴!學習真心的「操作方法」,活得萬事如意。
愈接近脫離輪迴的人,其實會愈豐盛。 因為自心淨土的真義, 是有能力創意無窮地 將五濁惡世,轉變成自己人生的遍地寶藏, 所以毫無怖畏、亦再無眷戀。 每個時代都需要以當代的語言, 去還原覺醒的真諦,而本書就是 還原佛法本意的佛法。
★發揮生命最大的力量,感受最真的喜悅,這就是發願的意義和價值。
★發願前先建立正確的態度,才能產生相應的力量,並且確實實踐它!
‧有願必成的觀念與方法——很具體、很實用
‧來法鼓山許願——「三佛‧三觀音‧一鐘」的造像與行願
‧諸佛菩薩的願文選錄——我們嚮往的典範、效法的指南
負責
負責任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良好的觀念。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心理不會健康,也不會活得很愉快。
空願
我們常常聽人說:「我希望、我想要、我願意……。」然而卻忘了「願」是一種對生命的承諾,最重要的是要實踐它。然而「說」總是比「做」容易,因此常常有人說了一大堆,卻完成不了多少,這就叫作「發空願」。
如果是目標很遠、很難做到,但自己還是想做,也願意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那就沒有關係。
單純的善念
而發願的最高境界,是隨時隨地、沒有特定對象,盡虛空、遍法界的,只是一個單純的善念。
就如《華嚴經.淨行品》中所述的一百四十一願,每一念都不離眾生,而且無論見到善的、惡的、汙穢的、清淨的,所生起的都是善念。這樣的善念是不為自己,且是不求回報的,因此,若能養成時時祈願、生起善念的習慣,就是最圓滿的大願。
結下不可思議的緣分
這是本小書將帶我們進入「諸佛菩薩美好的願海」,讓你與佛菩薩結下不可思議的緣分。願,是智慧與慈悲的實踐,讓我們一起祈願、發願,然後自動自發、樂在其中的「還願」修行吧!
人生的目的是許願和還願,
人生的意義是盡責和負責。——聖嚴法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