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自我執著,是「默」,清清楚楚的知道,是「照」。 聖嚴法師說: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的修。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宇宙的智慧體可以轉換能量形式, 成為佛經裡具備身形的諸佛、菩薩或護法。 所有修行過程中的念經、祈禱佛和菩薩保佑或是持咒, 都是用來轉換宇宙智慧能量, 我們應該踏實地了解佛、菩薩名號的真正意涵, 一字一句,認真感受及體驗梵字裡隱含的意思與能量。
他們曾是世界上最孤隱的人 他們是康藏最吸引人的特色 他們是持戒精嚴、終身閉關修持的比丘瑜伽士 現在,你可以透過第一手記實 在樸實謙和卻修持高深的瑜伽長老 與爽朗賴皮的小喇嘛的日常生活間 或會心一笑,或嘖嘖稱奇 一窺瑜伽士不可思議的證量與成就
你的心,是煤炭或鑽石? 痛苦時,你以為心像煤炭,黑暗、沈重又脆弱。其實,你的心像鑽石,透明、閃亮又堅不可摧,因為心的本質是空性、是佛性,煩惱只是暫時的遮障。 重點是:如何把煤炭還原成鑽石?
全球首發,中文版搶先上市! 達賴喇嘛八十歲生日賀禮,也是送給全世界的心靈禮物! 每個人都有一顆澄澈的心,就如同一池水,當水變髒汙時,若持續攪拌,水只會變得愈來愈髒,但若讓水成靜止狀態,將逐漸沉澱變得純淨。 從自身做起,重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離苦得樂。
一般人缺乏智慧之劍來斬斷執著。然而,如果能夠停止你的分別心, 你將能顯露如鑽石(金剛)般不朽的智慧,就像亞瑟王的劍一樣鋒利。 你只要像英雄一樣的揮舞這把金剛劍, 就能切穿執著、虛假的教法,以及降伏妄想魔。 ──聖嚴法師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內容包括《大正藏》1-55及85冊、《卍續藏》選輯、《嘉興藏》選輯、歷代藏經補輯、《藏外佛教文獻》等等,共收錄4165部(16925卷)佛典,約有1億7千萬字的本文及校註,以及403萬筆的經文用字修訂。
《小止觀》(又名《童蒙止觀》)為陳隋之際的天台智者大師所作,主要介紹以天台教理的角度修行止觀的原理與方法。此書自流傳以來,一直是漢傳佛教修習禪觀的重要指南,而且其影響還漸至儒、道二家,成為儒釋道諸家修行的共同參考著作。
本書是聖嚴法師在紐約東初禪寺,與西方禪修者的對話集,共收錄三十八篇問答,每篇都緊扣現代人關心而且與佛法相關的議題。對話中,不論是叩疑或詰難,我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聖嚴法師的真情與幽默,以及以佛法為本懷的智慧與慈悲。
狂野的覺醒, 是到達證悟階段前, 停下所有不必要和無意義的活動, 返回生命本初的狀態。 這是金剛乘世界最具威力的修道, 破除「相對世界」執著的方式。
雲朵遮蔽了每個方位,也無法擠掉天空的存在。 苦痛無常,是生命的常數。真正的絕境,讓我們面對現實,有了決心與毅力。 「在我自己的生命歷程中,最困難的時期正是我獲得最多知識和經驗的時期。 逆境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困難的時刻可以幫助我們下定決心和增強毅力。」 ——達賴喇嘛
為了讓忙碌的現代人,以最經濟的時間,對佛教有基本的認識,了解純正的佛法核心,聖嚴法師以輕鬆的筆調和簡明扼要的敘述,將佛教的發展及佛陀的教義娓娓道來。
世人總是三句話不離「我」,卻不知錯認「我」的本質,正是痛苦的根源, 唯有深入表象之下,體悟「我」的真實意涵,才能得到快樂、利他助人。 達賴喇嘛除了闡釋佛教教義中有關破壞性情緒根源的概念,也描述如何調伏愛執和瞋恨的影響,藉由禪觀反省,一步步擴大心中的正見和慈悲,成就利他的開悟境界。
受到全球讀者喜愛超過80年的《小王子》,書中所探討的除了愛情、友情、生死、人生價值觀之外,居然也隱含著「禪」的思想? 身為禪僧兼英美文學家的作者重松宗育,藉由《小王子》這本家喻戶曉的文學經典,將禪學變得更有趣,也更易懂。他認為《小王子》這部作品本身想表達的,就是「禪心」。
★本書為聖嚴法師「佛法正知見」與「日常修行」的文章結集。 ★且修且行!讀者可練習用佛法來幫助自己,過清淨無憂、平安幸福的生活。
內心不起,外境不生。 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觀心銘〉 禪宗二祖慧可曾說「覓心了不可得」,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觀心?又該從何觀起?
─ 梅村修習正念的基礎經書 ─ 保持對呼吸的覺知,覺察內在糾結。 我們將會找到更深的寧靜、平和。 你是否還困在過往的悲傷記憶中? 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 對當下的自己感到惱怒與不安? 這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不確定感所造成的混亂。
禪宗的極致,以無門為門,不用任何方法。 禪修的觀念是: 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 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 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
古人多將龐大的佛言祖語喻為導迷標月的手指, 可惜的是,世人雖然渴望見到月亮的光輝, 反被多姿多彩、爭豔鬥妍的指陣所迷。 大家指望從禪籍中,悟到一些「本來面目」的消息, 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 讓那些古怪有趣的瘋言瘋語,弄得眼花撩亂, 還真以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 就在嘴唇的上邊。 ──聖...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由印度西來,將禪法傳入中土,聖嚴法師則在千載之後,將中國禪宗弘傳於美國,東西半球的時空文化雖大不同,但皆是助人解開一個謎題——心在哪裡?
經中之王《法華經》包含所有佛說的道理,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經典。 佛陀善用譬喻,「法華七喻」的故事性、戲劇感都非常鮮明生動。 聖嚴法師精采闡述、循序講解法華二十八品, 引導讀者進入唯一佛乘的大法心要, 並能運用在現代生活中,是非常有用且實用的佛法, 這也是法師為我們講經的初心。
★次第架構完整的淨土實修讀本 ★從「有相念佛」悟入「無相念佛」,完成自心淨土、佛國淨土、人間淨土。
默照就像一面鏡子,形影自由自在地在面前出現,它卻保持完全靜止。任何方法都能把心安住在當下一刻,但運用默照甚至連當下一刻都能放下。——聖嚴法師
第一本從植物學視角 深入賞析80種 佛典與傳說裡的花草眾相 《看不見的雨林》、《舌尖上的東協》作者──胖胖樹最新生態與人文力作
寬謙法師從無畏到無悔的人生歲月! 兩個人生,在家與出家;兩個世界,佛教與藝術, 於她,沒有邊界,而是相契相容。 她是臺灣雕塑大師楊英風的小女兒,也是放下一切堅持出家的比丘尼。 從在家到出家,她掘地深耕,將藝術的因子與佛教結合! 她更打破教派隔離,以傳道為修行,試圖改變傳統,讓佛教寺...
放下自我執著,是「默」,清清楚楚的知道,是「照」。 聖嚴法師說: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的修。
但是,默照禪法的功能是涵蓋著次第禪觀的。其內容是非常直接,用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只要掌握著不把自我意識的執著心放進去,說:「我好討厭、我好喜歡,這個真麻煩、那個真有趣……」,不要有這些分別執著心,只是在運作、在活動,知道正在發生什麼狀況,並且恰如其分的正在處理這些狀況。不作瞻前顧後的妄想思索,當下的什麼便是什麼,那就跟本來面目相應了,這就是默照禪。
聖嚴法師以其多年的禪修經驗,將默照禪直接而簡單的修持特質,透過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講授,不僅教您以默照禪的方法,恰如其分的處理憂慮、煩惱、興奮、快樂等情緒;也讓您無論在行住坐臥,或人際互動中,都能輕鬆體驗默照禪法的無盡妙用。
●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
1930年出生,十三歲出家修行。曾於高雄山中閉關六年,並留學日本,獲得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雜誌編輯、教授、研究所所長以及譯經院院長等。
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創建法鼓山、僧伽大學、法鼓大學以及社會大學等。在國內設立禪修、文教、慈善等基金會,分支道場遍及於歐、亞、美、澳等各大洲。
他是一位教育家、作家,更是一位宗教家和國際知名禪師,長年在國內外為推動「心靈環保」、「種族和諧」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遺餘力。
聖嚴法師所獲得的榮譽獎項中,包括總統文化獎、行政院文化獎、社會運動和風獎之傑出社會運動領袖獎、中山文藝創作獎、中山學術著作獎、斐德烈二世和平獎等十多種。
出版著作一百多種,已有十多種語言的譯著。他曾經應邀為《中華日報》、《中央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各大報紙,及《天下》、《康健》等雜誌撰寫專欄。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