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等則街邊文學,那是文章刊在報屁股上,報紙冷落地躺在街邊的攤上。有人買了一張報紙,在等情人的路角,翻了一翻,既不覺痛,也不覺癢;有人看看新聞,讀讀『馬經』,視『大作』於無睹,覺『廢話』之多餘。還有人專讀武打與愛情小說,覺得雜感短文,不外是破銅爛鐵,決不會是高爐煉鋼之結晶或女媧補天的餘滴。而我...
……天下並無「文學之門」。「門」是有的,但不是文學之門,而是文字之門,是技術之門。這不但是文學。一切藝術都是如此,老師能教的是技術與形式,是表現的方法。藝術則是從感受而來,感受是從生活而來,我們要表達感受,就要通過媒介——文字、聲音、顏色、線條與通過我們的技術——寫實,象徵,暗示,解剖……──〈《三...
成人的童話不過一篇童話形式的文章,其寓言是給成人讀的東西,絕不是將童話從兒童地方搶來給成人,也不是我從此沒有寫「童話」的欲望,更不是要別人不寫童話,這正如做成人的鞋子,是不一定要兒童永遠赤腳一樣。 ──〈成人的童話〉 迷戀過去的是魔鬼的奴隸,想像未來的是天神的奴隸;人類是魔鬼也是天神所創造,所以...
作者徐訏被文學評論家譽為「文壇鬼才」、「海派宗師」 徐訏在寫作本書的一九五○年代便透徹的分析國民黨與共產黨兩黨黨性差異與對待文學、文人之態度差異 精闢的評論中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各黨各派之文人、文藝作品的背後核心意識,以及文藝與政治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