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教育中的愛與開放、尊重與自由、給予緩慢和混亂的空間……都是為了要協助小孩學習自己、瞭解自己。他們相信孩子愈瞭解自己,在將來就愈能夠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在社會上的位置,進而發展自己的潛能、克服自己的弱點,造就自我實現。 這個經常處於備戰狀態的國家,竟然強調民主的教育,聖典允許鞭打孩子的民族...
巴菲特說:「如果要去中東找石油,可以跳過以色列; 但若要找人才,勢必得從以色列下手。」 - 8百萬人的小國,竟在20年誕生10位諾貝爾獎得主? 這個「不體罰」、「快樂學習」的國家, 究竟如何讓孩子「贏在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