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節流,船長覺得人的一天時間有限,同樣的時間下,花太多時間在於理財記帳等等作為,效益上並沒有高於將相同時間拿去創造新的收入源還高… 記帳這回事,麻…其實也是看人啦,只是當船長我的日收入支出等等每天都會超過20筆之上之後,我們也不是真的在開公司做收納支出的明細出來。 直接給自己一個錨點,...
時間,看不到摸不著的, 我們社會計量各位勞動力的單位是金錢, 大部分也都是我們透過銷售自己的時間去換來的。 直接或間接出售給需要的受眾,換取雙方認同的勞動計量單位, 不一定是錢,有可能是其他被自己認為是資產的東西。 不管追求財富也好,又或像在任何地方獲取相對應的成就感, 幾乎都是基於「時...
建立被動金流有三項重點 1.認清被動金流僅可以當作財富累積的輔助角色。 2.清點自身被動收入以及被動支出部位,訂立自己平衡被動金流的終極目標。 3.試著創造多元且不同的被動收入源,平衡財務風險。
對於新手而言,到底要怎麼簡單的分辨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呢? 為什麼買房租給別人的狀況下,房子屬於資產,買房自住反而變成負債? 為什麼買車通常是負債,但是買計程車來開算是資產? 甚或單次消費的衣物也可以分成資產或負債? 在完全不明白原理的狀態下去死記這種分類會像是在背英文動詞啥規則下要怎麼變...
儲蓄對於我們的人生似乎已經少了很多意義, 比起三四十年前,一間房用存的就存的到, 現代社會用存的頂多買個廁所。 那…咱們分析下自己的消費行為可以發現, 比起儲蓄的無趣,把現金轉拿來買買買轉換成資產, 隨著資產的長大與金流的疊加,反倒可以加快很多資產增加的可能。
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後, 當時的人也認為人工紡織業是絕對不會消失的產業, 畢竟衣服麻…是社會化的人為了蔽體,為了避寒,衣服啥的產業怎麼會消失呢? 產業沒有消失,但大部分都機械化了。 工業革命下失業的那群人,因為自己被歷史淘汰而妖魔化工業生產。 兩百多年後的今天回顧歷史,會覺得那時為了自己的工作...
停損?停利?單用%數去做似乎把所謂停損利的責任全推給無理的市場,但其實透過本益比本身反應的財報,更合理且更方便的一個數值推估出該不該停損利。
萬點到底該不該投資呢? 船長是認為長線投資在選則相對基期較低的個股上, 遇上空頭市場除了傷害較小外, 也不至於輸給一開始基期選擇過高的投機股。 多頭且過熱的市場上,的確波段操作上需要更為小心, 不過存股齁…真的不用擔心太多。
這次全股市在瘋的壽司來說,承銷價55塊,溢價20%狀況下超過66塊就差不多有申購價值了。 抓這20%是預估9/7號申購開始,直到9/17號撥券下來間十天,9個交易日間漲跌幅的可能控制範圍。 溢價差到360%實在非常少見,相對的我們投資人的安全係數就更高了。 那麼高的安全係數,理所當...
存股在近幾年來被各大師們玩出了數千數萬種方向, 在沒有標準遊戲規則的市場, 當然也不存在所謂正確與錯誤的玩法, 在放長線的狀況下每一種都是勝率頗高的策略。 但是這對近期剛入市的新手而言, 光是看到這些流派都害怕了, 萬事起頭難,提起勇氣踏出第一步吧~
ETF,咱試著從最基礎的角度來說, 他名義上就是個在證券市場交易的基金, 也因為他的風險驅散策略充足, 又有足夠的市場直接反應速度, 相對直接購買個股多了很多安全性, 在這安全性下, 給予了新手投資人除了體驗市場漲跌外, 多了很多很多可以藉由標的本身學習到何謂市場的脈動。
分散風險會讓報酬變低? 實際上恰恰相反歐, 每個產業與產業間遇上風險的時間或反應都不盡相同, 當我們嘗試長線存股時,反而在適當的風險分散下, 創造出的金流回購在低基期個股或產業上, 最終獲得的報酬會遠高於單壓在單一標的上。
If you have valuable knowledge in a niche that is in demand you can make a significant income as an online coach. A lot of people try to do this, b...
Many people have switched to remote learning and online courses to get a leg up on their education and improve upon their intellectual skills. Over...
當我們在做投資時, 是否能真正做到安心吃飯,安心睡覺。 不為股市或其他投資市場的起伏波動而影響心境。 在做好資產配置前後, 也要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投資部位布置得自己能安心。
定存,我們理財上常聽到且被拿出來鄙視(?)的管道, 不看好定存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作為理財渠道, 他能創造的報酬實在低得不如忽略不計。 但是,其實定存除了領息的微弱功能, 我們小資族, 也是可以透過近幾年新的短期定存功能, 將一次性收入或年度性收入, 透過分十二個月的方式把靜止的資金轉換成...
ETF對於新手入市而言,提供了在還不會看風向, 還沒體驗過股市帳面大漲大跌的心態調整前, 也還沒有卻切深入研究個股體驗過風險前的入場券。 雖然每年會被抽掉一點點點保管費, 但ETF本身組成機制在個人還沒有組建自己的選股邏輯時, 預先提供了很多篩選模板給新手選擇, 並且分散了大量的風險,至...
以0050來說,不記交易成本,一股只要106塊(券商會無條件進位到整數)。 也就大概一個便當加一杯手搖的價格而以。 不太可能那106塊存不了,一個便當加一杯手搖而以捏… 即便只是打工收入, 多買106塊的股票對自己來說也不會有任何壓力。 我們還能透過零股交易鎖住當下最適合的投資機會, ...
假設原本A公司股價100,常態盈餘配發率穩定再100%, 而A公司今年稅後EPS10元,預計發10元現金股利。 但系統風險下公司股價不幸的被腰斬了,剩下50塊。 可是既定盈餘沒有變,EPS還是10塊,明年我們領到的配息依然是10元,對我們的原始成本來說還是10%的殖利率。 但我們在A公司股價...
黃金在到最急難關頭時或許可以救各位一命, 又或許是在世界金融崩潰時, 我們可以從黃金資產中轉換出更多的現金來作為東山再起的資本。 黃金本身的保值性帶給我們的安穩絕對更勝於短線投機vix、台灣50反1, 等等期貨自動扣血標的。 我們要注意的事是,「不要真的把黃金視為投資」, 也「不...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監控著, 也沒有人喜歡本來屬於自己的自由被定義成違法, 在學著使用VPN翻牆軟件時, 我們該注意什麼? 該怎麼用最低成本取得最高安全?
想做生意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嗎? 在完全沒有貨源的情況下, 有資金想經營賣場, 又或者想開店做做生意, 但是不曉得該從何下手好? 恩… 其實我們可以透過網路下單的回饋疊加, 大量進貨少則毛利10%多則50%的商品來轉售, 長期下來也是穩定獲利的辦法。
網路賺錢? 這不是詐騙,真的零成本就可以創造百萬收入。 聯盟行銷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最近年那麼多blogger和youtuber一直提到這個? 好賺又免成本一定很難吧? 不,他就是業務性質工作,而且是有做就有錢那種。 台灣的聯盟行銷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要做要趁早。 越早累積行銷...
存股看殖利率? 不,看近四季本益比。 長期下來成本扣抵配息, 成長股最多有可能創造像大立光十年八千餘倍的投資報酬率。 重點是要會算會挑,以即透過定期定比不定股的方式讓每一筆資金都有新的夠長的斜坡可以放大雪球效果。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疑惑過,為什麼很多人在經營粉絲團、IG、Line群、blog等等。又或者line打開有了數百甚至上千的好友名單,一個人身處好幾個百人的社群? 除了本身職業是業務性質的工作以外,有些人是單純興趣,有些經營者是希望把人流轉換成收入。 接下來的事,讓你月收百萬沒問題,而且...
我善於吸收、分解並內化知識,至今也因為自己在生活上的突發奇想以及毅然決然的行動力替自己創造了許多財富和思維能力。 架站本意是在分享自己靠所謂存股達到年化報酬率近30%的選股訣竅。 但經過幾番思量。 我發現自己能在二十二歲就已達到所謂一桶金. 近三十歲達財務自由的愜意生活. 似乎不僅...
進入投資領域以來, 讀了上百本關於股市、基金、選擇權、房地產等等著作, 最後卻沉迷在經濟學上, 每個經濟學模型都讓我沉迷不已, 總覺得經濟學上追求效率的本質才是投資理財的真締。
你喜歡賺錢嗎? 喜歡? 真的嘛!太好了! 船長我剛好很喜歡花錢, 我們互相合作一下吧, 你賺錢給我花, 聽起來不錯吧?
YouTube上數數大約有三四百部關於本益比的介紹, 但大多數都否定把本益比拿來當作存股指標的參數的作法。 但是, 背骨的船長, 最後最後還是用上了本益比, 但是是「最後」才用。 本益比呢, 是我們前幾篇提到eps與當下股價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也沒有太不可告人XD 只是因...
單從賺錢:失敗的角度來看是248:37, 獲勝約六次才會有一次失敗, 也就是說猩猩得投六次獲利的標的才會射到一隻賠錢的, 勝率大約85%。
在價值站出現在船長的投資生涯之前, 船長是每個交易日收盤, 自己一個一個查詢目前本益比到哪裡了, 累積下來也是花上了不少時間阿… 這也是很多分析師或存股大師不建議投資散戶分散到太多各股的原因, 要兼顧時在是有困難, 不過呢! 也因為價值站的這項功能完全解決船長的困擾, 即便放...
我們現在已經有琳瑯滿目的ETF可供投資人選擇, 那麼我們還有需要花上大把時間自己研讀財報學會自選股嗎? ETF與自選的優劣差異在哪? 船長認為, 基本面存股的部分像是狙擊手, 看準目標, 瞄準心臟, 致命一擊。 而ETF就像投資人的霰彈槍, 只需要裝上銀彈, 在不用看清目標物...
定期定額? 定期不定額? 在基金界被奉為長期投資圭臬的風險驅散方法, 在股市上卻不是那麼的方便, 畢竟各股風險相對過高, 股息或創造出新收益後, 自己隨心所欲的調整基準又會破壞掉定額的風險驅散程度。 讓船長介紹給你一個方法, 將儲蓄率轉化成資產購買率,把三分之一的錢拿來買資產吧。
定期定比不定股, 透過篩選績優股後再按時適度分散風險, 時間複利效果會在原本的倍數上再加倍, 最終得到的結果會超乎你我的想像, 這是船長拿自己的錢幾年下來做的實測結果, 經過多次的精心選股、多次風險驅散,加上時間的輾壓, 做到風險降到最低的狀況下同時又擴大投資報酬率。
自己曾經在期貨市場透過技術分析單個月賺到三十多萬, 也同樣在一個月內賠掉二十多萬過, 賺錢的時候總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好像駕馭市場了, 會開始認為市場上的其他失敗者都是白癡, 然後輕易地進入賭徒心態。 但整整一兩年下來, 我發現我拿來抄進度自以為可以賺得更多的小路, 或許是我自己技藝不精, 又或許每天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