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樑編審

黃嘉樑編審

  • 電子書: NT$ 525

    古代教父一致同意,箴言、傳道書、雅歌這三卷書蘊含極精深的智慧;可以說,在上帝成為肉身、在主耶穌基督裏來臨的時代之前,這三卷書最睿智地啟示了人生的深層意義。因此,不論古今,人們都認為智慧文學凸顯了人類理解能力的限制,表明人難以掌握人生的終極意義。沒有上帝的介入,人就不能找到人生的終極意義,而基督徒把上...

  • 電子書: NT$ 602

    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之後,接著來臨的就是士師記的時代。對今日的讀者來說,這種早期君主制的歷史似乎沒法作為闡釋基督信仰的資料來源。然而教父們很快發現這些敘事當中的對應或預表,能夠照亮新約文本。比如說,因為「約書亞」與「耶穌」在希臘文裏是同一個詞,所以教父俄利根就假設,「約書亞」不僅指約書亞,也以預表的...

  • 電子書: NT$ 504

    從基督教會誕生的第一天,即第一個復活節的早晨開始,基督教會已經有了一本聖經──也就是猶太人的聖經 。但是,基督徒並不按猶太人詮釋聖經的方式來理解這些書卷,而是根據上帝在耶穌基督裏所成就的作為來解釋聖經。因此,基督徒看這部聖經不如猶太人那樣;猶太人認為律法書(Torah)具有絕對的權威,但對基督徒來說...

  • 電子書: NT$ 560

    本冊收錄了早期基督徒對族長歷史的註釋,也就是創世記十二至五十章記載的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約瑟的故事。從保羅、彼得和司提反以及希伯來書的作者身上,初代教父學到如何從族長歷史的記述中找出屬靈的意義。其中亞歷山太學派在詮釋創世記的記載時,特別依循保羅對於撒拉和夏甲這段故事的寓意解釋;儘管安提阿學派對寓意...

  • 電子書: NT$ 455

    「我們試圖考察這世界的結構,思想整個宇宙,不是憑世上的智慧,而是藉上帝親口跟祂僕人說話時所教導的,沒有半點難明之處。」──大巴西流 創世記前幾章對基督信仰神學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比舊約其他部分都要來得深遠。教父們在這幾章經文裏,設定了基督信仰神學的基本模式。其中包括了創造的教義、人類是「照著上帝的形...

  • 電子書: NT$ 532

    現今的講道大多不注重十二先知書,但是,新約聖經卻肯定十二先知書的重要性。大凡新約的作者引用舊約經文,其目的多在指出該段舊約經文所預表的彌賽亞;而新約聖經所引用的經文,不少關鍵經文來自十二先知書,可見新約作者對十二先知書的重視。 引用舊約聖經的彌賽亞預言來解釋經文意義,在新約中屢見不鮮,耶穌自己就用...

  • 電子書: NT$ 490

    先知以西結的書很不尋常,這位先知膽敢說自己看見過上帝。還有,他所講的審判有時比以賽亞和耶利米的信息還嚴厲。從前有些拉比禁止年輕人讀以西結書,尤其是書首關於天上戰車的異象,甚至說小孩子如果研讀這個異象,就會被火吞噬。一些拉比禁止人公開誦讀第一章和第十六章,因為當時已經有人把這些經文看為神祕主義禱告和玄...

  • 電子書: NT$ 455

    新約最常引用的舊約書卷之一,就是以賽亞書;而在以賽亞書裡頭,四十到六十六章的段落被引用的次數又是最多的,當中蘊含了許多對基督教神學有積極意義的事物:四十章詳述救恩歷史;四十五章肯定了後來所說的「自隱」的上帝觀念;五十三章刻畫的受苦僕人形像提及救贖的具體內容;六十一章預言聖靈的事工;最後,六十六章以生...

  • 電子書: NT$ 476

    「不要請求那些無法幫助你的。相反,要呼求以馬內利,就是那位上帝,他會在適當的時候與人『同在』。要振作,要信靠他,要信賴這名號的大能。」──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以賽亞書從一開始就是基督信仰的正典之一。在這卷先知書裡,先知宣告彌賽亞要來臨,而基督徒相信、也體認到,拿撒勒的耶穌就是彌賽亞,他的生命和職事...

  • 電子書: NT$ 455

    約伯記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義人遭遇災禍,然後發覺自己沒理由要受這樣的懲罰。雖然約伯沒有失去盼望,也沒有咒詛上帝,但是他問,為甚麼自己遭遇這樣的禍事。約伯沒有得到答案。雖然這書卷有美滿的結局,但是上帝從沒回答約伯的問題。上帝打斷約伯友人的對話,直接發言,讚歎祂所創造的世界多麼壯麗,指出自己比人類、...

  • 電子書: NT$ 630

    「上帝把詩篇的能力印在我可憐的靈魂上,好像祂把詩篇的能力印在先知大衛的靈魂上。我離不開那些甜美的意象。」(腓利門院長) 詩篇在早期教會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時,詩篇是駁斥錯誤教導的資料庫,教父用以應證舊約與新約之間的延續性,影響了新約正典的形成;詩篇是道德指引和困苦安慰的源頭,修士與修女在...

  • 電子書: NT$ 595

    詩篇是最受人喜愛、使用最廣泛的聖經書卷。新約中引用最頻繁的是詩篇。早期基督信仰作者也引用詩篇,或為信仰辯護,或闡明教義,或牧養群羊。留給我們的教父文獻除了大量的詩篇講道集、註釋書和註解,從詩篇來的暗示、引用、例證和應用也常隨處可見。 從十六世紀直到今天,學者們一直試圖根據現存註釋集來重構這些古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