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典中國到傳統中國;從封建體制到郡縣帝國,是中國史上的一大變局。從社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到思想意識,是一整體而典範式的大轉變。而一個新時代的出現,必然意味著異於過去的新世界觀的出現。政治體制上如此重大的改變,也必然意味著對權力正當性的重新詮釋,亦需要另外一套世界觀來重新安頓其合理性與正當性。這套新...
孔子七十三歲而終,在古代算是高壽,但是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大抵可以用「挫敗」、「流離」、「焦慮」、「傷懷」這些字眼來作註記。真誠的夢想家永遠是不合時宜,永遠要和他的時代對抗。因為「不合時宜」,因此他的努力註定是失敗的,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讓他一生的故事更增添了無可排遣的悲劇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