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 雜誌的時間|時間電影院 自二〇一六年中創刊起,《Sample 樣本》至今出版了二十九期。六年多一點的時間,究竟成就了什麼?這些時間如何數算?回顧過往六年,工作繁重,時間一掠而過,我卻依然慶幸,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時間,花盡心力去實踐一本雜誌。 因為資助中斷的緣故,編輯部遺憾宣布...
《Sample 樣本》第27-28期現已出版!今次雜誌分別以「#星際旅遊手冊」及「#異星生活計劃」為題,以兩期處理太空想像,闡述 #太空旅行 及 #異星殖民 的相關思考,星際旅行仍屬幻想,卻織起了調動真實的力量,想像異星生活,即同回顧地球。
《Sample 樣本》第 26 期現已出版!今期以「#快樂 [????] 」為題,探索人類思考快樂的歷史,反思生成快樂的條件。快樂,或許是種霸權,框定了我們對生活的諸種想像。難道我們一定要尋覓快樂?快樂究竟有何吸引?快樂的反面,又藏有什麼景象? [????]
《Sample 樣本》第 25 期現已出版!今期以「#檔案」為題,介紹本地的檔案管理及研究實踐,分析檔案於不同領域下的應用方式。在暗晦的年代,我們更需要明白檔案之用,也更需要懂得檔案的收集與閱讀方式。
今期以「註釋」為題,檢視註釋的多種面貌,囊括旁註、腳註、尾註等形態,探索註釋的附加意義。除了用以附加資訊、聊作回應,註釋現在還有哪些應用?我們可以怎樣反思自己書寫筆記的方式?
最新一期|#遊戲超寫實|《Sample 樣本》第21期現已出版!今期以「遊戲超寫實」為題,聚焦一些與現世相關的遊戲,借以分析現有境況。「超寫實」既是一種驚嘆,亦是對遊戲的一種另類看法。
本期以「末日投資策略」為題,檢視金融及經濟如何造就我們的現況。本來有若未來的二〇二〇年,經歷形同末日的情景。假如投資正是對未來表現的信任,此刻我們置身於資本經濟的世界裡,到底還能相信什麼?
創刊號以「活着多好」為題,借不同的文藝、影視作品探究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在處處受制的現實之中,我們怎樣覓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令自己活得有價值?本期的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既批判現今世界的迫人之處,也勘探各種極限,在最灰暗之處,尋找值得我們活下去的一點點溫暖。
個體如何安處一室,空間又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形態。小至角落、大至空間規劃,本期文章有些考察家居小物與傢具,借其嬗變切入,看這些物件如何連接文化、歷史、科技等層面;有些從家居規劃入手,看空間與人的互動;有些以異地旅居的經歷,從域外回顧個人與家居微妙糾結的關係;有些則在慣常熟悉的家居中,發掘出詭異難辨的暗...
以〈遊戲人間〉為題,將遊戲與人間並置,探析兩者的關係。遊戲的體驗,到底所謂何事?〈遊戲人間〉亟欲追尋另一種面對遊戲的角度,探索娛樂以外,遊戲更深沉的意義,並檢視這個獨特的媒介,如何在對話、敘事、操作之間,開拓出無以替代的思考進路,進而令我們對世界有更新穎的想像與切入方式。
妖怪如何纏繞在我們的生活中,依舊發生作用。「妖怪圖鑑」將誌異讀成問題;「泛靈日本」剝開日本自古到今妖怪觀的嬗變;「克蘇魯小輯」剖析洛夫克拉夫特作品裡的宇宙恐怖,追溯其現世復興;「妖怪哲學」考察妖怪如何指點生活,以詭異的邏輯默默運作於思維的邊界;最後一節則對照臺灣與香港:當臺灣頻頻推出妖怪研究書籍以描...
今期以〈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為題,探討地圖在脫開現實的指涉、不再以導航為本位之後,又會有怎樣的意思。封面專題從幾部地圖書籍開始,將一張張地圖視為旅行指南,探討人們抱持怎樣的心態閱讀地圖,又如何將地圖化為己用。「香港繪圖者:董啟章小輯」從董啟章的作品出發,看他如何將香港畫入地圖,但並不是為了再現一個原初...
西蒙娜.薇依寫道:「研究戰爭,最壞的方法就是研究其目標,而不研究戰鬥方法的本質。」相對於確立戰爭的終極目標,倒不如研究行使暴力的機制,檢視武器的設計。理解武器的運作方法,才能理解它導向何方,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考察,武器本身即會指向一種政治。假如,今日的戰爭已深入生活每一個細節,我們應該如何活下去,怎...
科學當道,魔法彷彿早已絕跡。隨着科學發展,有說世界經已除魅,人們不再相信神秘莫測的力量,想要獲得的知識,都能夠依循理性獲取。 回到「現代」起源的年代,從歐洲一度盛行的招靈會講起,重審科學理性和神秘魔法的分野,追溯隱而不顯的神秘學發展,並探討這些暗流如何讓我們想像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重拾好奇。
熒幕上,我們看過各式偵探以鑑證技藝偵破奇案。然而,鑑證科學的實際操作,到底有何機制,會經過怎樣的流程?今期封面專題將順序細數鑑證過程,分辨各個專業範疇,????清術語,並輔以四組個案研究,詳述查案細節。
本期以「悲觀人士生活指南」為題,嘗試從不同對悲觀的表述中,提取活下去的力量。題目雖曰指南,彷彿能夠站在生活以外,指點生活方式,然而置身悲觀之中,其實並無外部可言,我們只能選擇與其共存。
「無法宣之於口的事物,就會以別一種方式變異定形。怪物總是monstrum,一種揭示他物,警示他物的象徵,一個不知其源的訊息,悄然披露真相。怪物之為怪,正是因為它展露自身,而我們尚未準備妥當,迎接這意外之物。最好的收容方式,或許就是如其所是,透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