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

中信出版

  • 電子書: NT$ 232

    自稱「港慫」的北漂律師徐天成,看到廖信忠所著《我們台灣這些年》之後,深受啟發,希望能以一位普通香港人的視角,通過自己那支微小但真切的筆,來說說一個真實甚至未知的香港。  

  • 電子書: NT$ 30

    眷村在台灣,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於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自中國大陸各省遷徙至台灣的的國民黨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六十年後這裡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響力,意外地成為台灣軟實力的亮點。眷村走出了大量名人,曾為當今台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電子書: NT$ 30

    棋手往往自小聰慧勤奮,在一盤盤棋盤上廝殺取勝。但進入成人社會後,會遇到比棋盤更複雜的人生之局。是被“棋”所桎梏劫持,還是最終超越棋手打開更寬闊局面,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與境遇。

  • 電子書: NT$ 30

    兩個字? 這般言簡意賅是怕言多必失? 這般裝傻充愣只為掩藏才華?

  • 電子書: NT$ 30

    兩個字? 這般言簡意賅是怕言多必失? 這般裝傻充愣只為掩藏才華?

  • 電子書: NT$ 30

    父愛如山,天人永隔仍感天動地。 書信立碑,字字情深留愛溫暖人間! 一位痛失愛女的父親寫給天堂女兒的書信集

  • 電子書: NT$ 30

    建德周家,是一個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記的家族。本書是學者丁東採訪週一良之子周啟博,回顧了周家百年往事。  

  • 電子書: NT$ 30

    2011年12月,歷史學家高華逝世。這位學者走得併非悄無聲息:在其身後是著作的繼續流佈,以及眾多師友、弟子情真意切的追憶與懷念。

  • 電子書: NT$ 30

    一位身份複雜的高幹子弟、“紅二代”,但又是體制的尖銳批評者 透過這本與地產大亨任志強的深度對話集,為你解讀真實的任志強。

  • 電子書: NT$ 30

    中國每年有近100萬名依靠透析維持生命的腎病患者。但過去一年,國內合法進行的腎移植手術還不足4000例,巨大的需求導致地下賣腎仲介興起,搭建非法網絡,從中牟取暴利。  

  • 電子書: NT$ 30

    巴黎這個唯美的城市在淪陷後,在作者的筆下顯得那麼空洞、失落、絕望,然而,幸虧愛倫堡留下了一篇歌一樣的報導,他拯救的不僅僅是巴黎,更是巴黎的氣質與巴黎的人……

  • 電子書: NT$ 30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劇場是一個上演悲歡離合的地方。 中戲北劇場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藝術界是地標性的建築,這兩個劇場走出來的藝術家不計其數。  

  • 電子書: NT$ 30

    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家族的百年心路。 作者黃且圓女士生於193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曾是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她的祖父黃炎培先生,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是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的開創者,也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和中國民主建國會的創始人。

  • 電子書: NT$ 30

    過去幾十年我們除了不能忘記更應該反思。 這是一位延安老作家深廣的歷史反思。胡正先生擔任過山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曾培養和扶植了一大批青年作家,推動了文壇的“晉軍崛起”。

  • 電子書: NT$ 30

    老北京的胡同兒文化源遠流長,發生在胡同兒裡的故事,是曾經在那兒生活、奮鬥的人們最寶貴的記憶。

  • 電子書: NT$ 30

    作為店鋪,昔日的人聲鼎沸今日是否還在?作為地標,昔日的車水馬龍今日是否依舊?作為故事的發生地,今日的她們愈加厚重、滄桑……

  • 電子書: NT$ 30

    祖父與武昌解放路322號、窄巷子32號、大慈寺路23號…… 老宅子是慈祥的,她斑駁的牆壁上是一個個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 這些遍布全國各地的老宅子,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 電子書: NT$ 30

    邪惡如何將美麗鍛造成武器?極權主義藝術的魅惑從何而來? 1945年5月,在電台廣播瓦格納歌劇樂章《眾神的黃昏》的主旋律中,希特勒與納粹帝國走向了休止符。然而納粹美學遠沒有落幕。里芬斯塔爾的《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甚至變成了殿堂級的電影經典,讓那些偏愛史詩的導演們暗自模仿。  ...

  • 電子書: NT$ 30

    崔永元: 找到一條讓自己生死與之的道路 1996年,《實話實說》主持人崔永元沉浸在一夜成名的興奮中。 2001年, 理想主義者崔永元身陷抑鬱症的折磨裡。 2012年, 準歷史學者崔永元對《人物》記者說,他找到了一條能夠讓自己生死與之的道路——口述歷史。他說,這讓他...

  • 電子書: NT$ 30

    為了活著,他們必須離開家鄉;為了活著,他們不得不回到家鄉。 三峽的移民,少數民族民間藝術的瘋狂保護者,甘肅會寧試圖用高考改變命運的高三學生…… 他們都是這個大時代的普通人,也是這個時代最深刻的記錄者。

  • 電子書: NT$ 30

    《傷痕與榮耀》講述的是一位經濟學家的人生故事,字裡行間也折射出當代中國的發展歷程。 1945年,哈佛博士生張培剛完成了畢業論文《農業與工業化》。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時隔40年後的20世紀80年代,這篇塵封的論文竟被他在中國的追隨者發掘出來,稱之為“發展經濟學”開山之作!...

  • 電子書: NT$ 30

    事實上,幾乎所有人在寫作過程中,都被或明顯或隱蔽地存儲在記憶力的諸多先前的經典影響、構造。而為什麼要多加閱讀,意義也在這裡。

  • 電子書: NT$ 30

    這是一個農村家庭的共和國編年史。 作者痛切地感到人們對於農村的隔膜和無知,而言而無當比言不由衷傷害更大。知道是理解的前提。 ,作者以時間為序,娓娓道來,時間跨越1950年代至2012年。小家庭與大時代同步而行,其中的悲歡正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 電子書: NT$ 30

    《德商張大中》是中國知名作家查建英的作品。 在北京,“張大中”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他創辦的連鎖公司“大中電器”曾是京城最大的家電銷售中心。 然而,2007年12月,張大中卻做了一件讓商界同仁大吃一驚的事,他將自己的62家店全數賣給了黃光裕,...

  • 電子書: NT$ 30

    2012年11月17日北京大學舉行百年講堂崑曲專場演出,結束時于丹應邀分享心得時,遭觀眾嗆聲轟下台。就這個事件,《人物》雜誌進行了專訪,於12 月號刊登封面故事《于丹:我不生氣,我想得通》。  

  • 電子書: NT$ 30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涼茶之爭,官司不斷。從曾經合作愉快的蜜月期,到現在說不清道不明的口水戰,加多寶和王老吉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各為搶占市場拼盡全力。最終,誰能成最後的贏家?  

  • 電子書: NT$ 30

    《正確先生白岩松(中國故事)》講述央視主持人白岩松台前幕後的故事。 有時,他是中國最直言不諱的聲音之一;有時,他又會含糊自己的說辭和指向。 在中國,只有這麼一個人,無論何時,無論何事,無論是誰,聽到他的話,都覺得頗有道理。  

  • 電子書: NT$ 30

    "人與人之間應該有一個恰當的關係,關切超過了恰當,就是冒犯" 她是央視記者,她說:敘述事實,而非評論。 她是清華副教授,她說:“使人困惑”,而非授人真理。 柴靜、劉瑜,她們交集很小,但都因為踐行自由精神而備受關注。  

  • 電子書: NT$ 30

    千百年來,香格里拉人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原始的,內心卻無比純淨。 “香格里拉”不僅是一個地名,更是永恆、寧靜、和平的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飛行員因飛機失事“飄落”在那裡。奇異而且美妙的自然景色,使飛行員完全忘記了剛剛...

  • 電子書: NT$ 30

    《比死亡更久遠》用文字重新演繹五部與死亡相關的電影,在生命的終止處重新思考生命。 猶太女孩漢娜留下了一個手提箱,讓後人看到了她短暫的生命。德國公民製作絆腳石,為了不讓人們忘卻歷史。

  • 電子書: NT$ 30

    你眼中的大師級人物,其實也只是平凡人而已! 本書為“世相”精選。世相,萬物可察。世間萬象,帶你品位不同的世界觀。

  • 電子書: NT$ 30

    胡適先生倡導的人生觀 人生有何意義?胡適先生一開始便拋出了這個問題。 《人生有何意義》萃取了胡適關於各種人生問題的代表性著述。  

  • 電子書: NT$ 30

    這是一本圍繞學習寫作、向文學大師討教等一系列故事的書。<span 12px;"="">本書為“世相”精選。世相,萬物可察。世間萬象,帶你品位不同的世界觀。

  • 電子書: NT$ 30

    七日,是愛情的開始還是結束,也許就像拉薩這個盛大華美的地方一樣,終將是虛無縹緲的夢一場罷了。

  • 電子書: NT$ 30

    幾台戲,惹出美國男女多少如痴如醉情,卻道“台詞不懂心裡懂”;一個人,走入華僑同胞幾許思國思鄉夢,真是“想見時難別亦難”。 ——梅蘭芳1929年攜帶京劇赴美演出,成為中美兩國文化交流值得鉤沉的一段佳話。

  • 電子書: NT$ 30

    一個貧窮而美貌的男人,在這個世上可能遭遇什麼? 陳坤,這位在中國娛樂圈里紅得發紫的明星,用自己的力量組織起一支行走的隊伍。 他解釋自己發起“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動的原因:用內心的力量幫助內心。  

  • 電子書: NT$ 30

    "你是沒有辦法靠一己之力改變這個社會的,但是你可以去學懂它的規則,然後去玩死他們。" 過去,郭敬明擁有青少年粉絲群,但在主流話語裡被視為一個淺薄的作家,如今,相當多更年長的人開始承認他在商業方面的才能了,甚至變得喜歡他。  

  • 電子書: NT$ 30

    他30年間創作了200多首歌曲, 他的歌不斷被傳唱,成為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而他討厭被稱“音樂教父”,他要寫一些更有分量的歌,要在這個更快的世界用緩慢的創作頻率存活下來。  

  • 電子書: NT$ 30

    品牌代言盡職盡責,電影表演勤奮自虐,李冰冰是中國娛樂圈裡的“好女孩”,兩者人格截然不同,又都指向了對於“贏”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