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惡的美:納粹集權的精神大法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最惡的美:納粹集權的精神大法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3/10/1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7900261922
  • 字數: 37,664
電子書定價:NT$ 49
電子書售價:NT$ 3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邪惡如何將美麗鍛造成武器?極權主義藝術的魅惑從何而來?

1945年5月,在電台廣播瓦格納歌劇樂章《眾神的黃昏》的主旋律中,希特勒與納粹帝國走向了休止符。然而納粹美學遠沒有落幕。里芬斯塔爾的《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甚至變成了殿堂級的電影經典,讓那些偏愛史詩的導演們暗自模仿。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71

    人文社科類排行榜第一名暢銷書《德國製造的細節》系列作 品。 歐盟、北約、國際法庭在這;鑽石、鋼鐵、瓷器和巧克力……最美最精的也在這。 這裡的人哪裡不一樣?

  • 出版日期:2022-03-01
    電子書: NT$ 245

    後人譽吳、毛兩人在梁啟超的傳記史上有開創之功 本書為兩者分別撰寫之《梁啟超傳》合集 「吳其昌是梁啟超的學生,另外一位作者毛以亨算是梁啟超的知友。 在為梁啟超作傳有獨特視角,他們都有過近身的觀察,對於梁的言行笑貌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 電子書: NT$ 266

    這是關於生性受到怪奇事物吸引的西方青年──布魯瑪,對日本投射出期待、隻身一人來到遠東追求生猛與真實的藝術場景、而一流的日本藝術家們如何看待與回應這位西方後輩的故事。

  • 特價 電子書: NT$ 226

    歌德倫、艾妲、馬丁、尼可拉斯,還有其他那些孩子們…… 他們是希姆萊、戈凌、赫斯、法蘭克、波爾曼、霍斯、史沛爾、門格勒的小孩。這些孩子活在沉默中,他們的父親是罪犯,必須為當代歷史中最黑暗的年代負責。 可是歷史並不等同於他們的故事。

  • 電子書: NT$ 208

    ~拆解大航海時代的「強國煉金術」~ 改寫歷史的不是偉人名將,而是真金白銀! 從錢眼中,重看大國興衰史後的經濟真相。 ★當當網99.7%好評!

  • 電子書: NT$ 232

    自稱「港慫」的北漂律師徐天成,看到廖信忠所著《我們台灣這些年》之後,深受啟發,希望能以一位普通香港人的視角,通過自己那支微小但真切的筆,來說說一個真實甚至未知的香港。  

  • 電子書: NT$ 245

    ▌這本書寫給女人,也寫給男人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婚姻是不是就是幸福的唯一可能?」「當爸爸媽媽是本能還是需要學習?」「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關於性別的偏見,可是我們對這些...

  • 電子書: NT$ 120

    他們用憤怒對待人民,卻把溫柔給了特權階級。 是時候了!特權者們,退散! 《論特權》明白地指出,特權的本質,是與平民對立的。兩百多年前,這份對於特權的思索,改變了當時的法國;如今,也要翻轉現在的台灣。 不管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都不該回避對於「特權」的討論。因為,你不去影響特權,特權就會反過來影響...

  • 電子書: NT$ 99

    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有好幾種中文譯名,約翰.彌爾、約翰.司徒亞特.密勒(穆勒)都是,他是歐洲思想巨擘,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邏輯樣樣精通,最為人嘆服的是,他未曾上學,在父親嚴格的家庭教育下,三歲開始學希臘文,童年時期即閱讀了重要經典名著,習得許多知識。他的著...

  • 電子書: NT$ 99

    給台灣的第一張診斷書! 蔣渭水於日治時期,組團領導民眾,展開非武裝抗日運動,在台灣近代史享有崇高地位。近幾年更成為各政治黨派爭相頌揚的對象,甚至國道高速公路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央銀行以其肖像作為流通貨幣圖案。然其政治主張分歧多變,各階段有各種主張,無法以寥寥數語定位。透過選集,直接閱讀蔣渭水的文章,...

  • 出版日期:2013-11-27
    電子書: NT$ 276

    台灣的女性主義與性解放運動,在亞洲一直領銜前行,實踐與反思都有可觀成績。台社同仁從1980年代以來,就積極參與相關運動,為文批判,商議更周延的辦法,更基進的思路。這本選集由台大外文系朱偉誠教授主編,主題涵蓋色情、性解放、性工作、跨性別、同志運動等。對台灣的性/別發展感興趣的朋友,本書絕對必備!

  • 電子書: NT$ 120

    如果安於現狀 生命就會失去應有的熱情! 民主並不是靠執政者的給予,而是要靠民眾主動爭取,《公共知識分子》季刊創辦至今,已經邁向第四期,致力於探索兩岸民主自由以及現今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我們無意鼓吹暴力革命或者推翻政權,我們呼籲的是無論是哪裡的老百姓都應該享有的權利或自由。崛起的中國不但影響世界,...

  • 詳細資訊

    邪惡如何將美麗鍛造成武器?極權主義藝術的魅惑從何而來?觀眾為何痴迷或者臣服於它?

    一個來自林茨的年輕畫家流落藝術之都的街頭,一遍遍摹畫奧地利新古典主義時代的繪畫,勾畫心目中像徵德意志精神的教堂的草稿。他仍能觀賞到席勒的《威廉•退爾》和瓦格納的《黎恩濟》,手邊也許就有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做註解。有朝一日,這位名叫希特勒的藝術家(至少他自認為是)將把世界版圖作為自己的畫布,創造出不可一世的“藝術”奇觀。同時,毀滅掉更多的美好。

    希特勒堅信,藝術家和藝術品的地位與國家政治強弱成正比。他將個人品位標榜為官方的權威藝術,將現代主義藝術流派斥為“墮落藝術”。希特勒更從攻占的各個都市裡購買、搶占藝術品,裝扮他家鄉林茨的博物館,宣告藝術上的征服。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