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詩人蔡琳森首部詩集《杜斯妥也夫柯基:人類與動物情感表達》共有「杜斯妥也夫斯基」、「柯基」、「規範性的翻譯方法,與誤譯」三輯,收錄了四十四首詩作與一篇後記。其中,我們從現實的狹縫,窺見一座文字砌建的詩歌宇宙。妥協與暫置,規矩與妄造,對審美之追求與不美之兌現,現世生活、知識與情感的經驗,透過詩行不斷回溯,餵哺一支自人性歧生的旁系,幾乎犬(動物)性。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選集,被譽為日本的《詩經》,反映了七、八世紀日本人的文化與日常生活。本書從《萬葉集》共4500餘首和歌中,選譯360餘首風格、形式各異的名作,並以歌人為單位重新排序組合,便於讀者品讀每位歌人的獨特歌風。
本書是《十方一念》十周年紀念版。 「當大家翻開這本書,看到裡面都是一頁頁分行的文字, 可能會想:這些是詩嗎? 寫《十方一念》,就像寫歌詞時忘記了音符、旋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制,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 所以,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要替這些...
黑洞的巨大引力,連光都逃不了 嘿,你敢不敢靠近去看一看? 「我相信/火圈的另一端有更好的/一天,縱身/即是永恆/絕望中/必有僥倖」〈相信〉 你曾經想過要優雅地在時光間隙中穿身而過,卻發現它其實窄小的讓記憶與軀體都扭曲變形,在軌道中那些雜亂的思緒彼此撞擊、疲於奔命,一回神才...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全書收錄佩索亞本人與四位異名者詩作共238首詩。「異名者」是佩索亞創造出來的文學人格,他們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學風格,甚至常與他們的創造者佩索亞觀念牴觸。 葡萄牙國寶作家 與聶魯達並列「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一片冰心在玉壺、嬛嬛一裊楚宮腰、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這些在《後宮甄嬛傳》裡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出自誰的筆下?又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嗎? 《後宮甄嬛傳》裡大量引用詩經、唐詩、宋詞跟元曲,經典臺詞和古典詩詞都在戲迷間引發熱烈討論,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古典詩詞,在戲劇中竟...
《詭崛》 喪文學 三行微型詩。現代詩。散文詩。 散文。圖文各式文體,且我細細道來那些大確喪 許多你耳熟﹑陰暗﹑詭譎﹑或冷門的傳聞, 可能是你日常生活發生,也或許在影視中顯露, 黑暗﹑角落氛圍﹑傳說;經由文字與你分享,我的喪文學。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先知》為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以英文撰寫的散文詩集,1923年甫一問世即轟動文壇,銷量直追莎士比亞的劇作和英文版的《老子》,並因其深刻的宗教情懷而被譽為「小聖經」。 近一世紀以來,書中許多佳句經世人傳誦不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例如公視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即出於此。本書除了將英文原文與...
以詩為骨,搭建自身的窣堵坡
唯以書寫而攀蜒而窺望
一座自我內部的星色荒原
農奴,肺結核,波羅的海
剩餘的時間裡,他是時間的剩餘
他決定了,讓自己可愛點兒
像隻斷尾的柯基
只為求生而活
每一次,溫柔地吠叫
從心底的西伯利亞
向莫斯科
──〈序詩|杜斯妥也夫柯基。〉
十九世紀,達爾文《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將微笑與皺眉等面部表情,指認為具有普世性的先驗語言,二十一世紀心理學家卻稱,不同文明之間細微的表情殊異,晦澀難辨,不可共通。小津安二郎說:悲傷就又哭又喊的,那是上野動物園猴子幹的事。笑在臉上,哭在心裡,說著違心的話,做著違心的表情,是人做的事。表情與感受的指謂關係因此解體……
人性維繫思索與創痛,犬的嘴臉忝然營生並質詢虛空,像一座反覆拆卸、重建、緩慢上疊的窣堵坡(A stupa)。身為理性信奉者與生活上的自笞派,蔡琳森善將各式異質語言投入詩學的感性岩漿,猛力攪動,使一切黏稠、柔軟。
披戴罪與愛度日的臉孔,與時推移,以詩贖償。
丈量夏日時制
影子遺失,影子拾回
影子無法跨度
它不停詢問:下一步,下一步
它說,貼著我,貼緊地面
我是一綑線繩與舊冊
不能同時
被翻閱
──〈耶路撒冷。〉
本書特色
★跨界複試背景下展演多聲部的混搭詩學,於抒情傳統下歧出一格風景。
★揉合世故與天真,諧謔與頑執,荒誕與正經的詩語言。
★嘲謔中不失溫柔表情,如一場詩的品味勞動。
◎跨世代詩人群 悉讀稱爽
蔡琳森是一個愛溜小差,善打擦邊球的年輕詩人。他驅使幻想的雲彩,雕金鏤玉,一貫地作風繁複詭異,卻只為了拿永恆(或他自行建造,華麗到不行的平行宇宙)丈量人生,迂廻繞行,從所有的可能與不可能的背面逼近,抵達世上眾人(永遠早已是)乏善可陳,殘破不堪的存在狀態。單單一首〈廣州街〉就足以讓他目無餘子,傲視詩壇!
──楊澤
這詩集中某幾首詩讓我讀了
在夜裡安靜地流淚
靈魂曾在某個時代
該如是 如雷鳴閃電 暴雨如傾
整個胸膛朝無限 無限的星空
啊喊出那將神的齒輪都迷惑停下一瞬的
晶瑩的 像收納了所有宇宙夢之覆瓣的 累劫輪迴無數的貴金屬
那些閃光如黑曜石的詩句 把吐哺出它們的那個孤立人形
燒灼蒸發 形銷骨毀 眼瞳被高速子彈打穿冒著輕煙
這是琳森的詩
──駱以軍
楊小濱:蔡琳森的詩跨越了感性的盡頭而繼續進發,以特異極端的語言體驗來界定世界,創造出令人顫慄的詩意空間。
鴻鴻:「弦在弦上/箭在看不見的遠方」蔡琳森撥弦非為射箭,而為了歌唱。操作老練又鮮刮的語言,他以藝術與知識悟解或誤譯生存,向讀者索求初吻(而且是法式的)。
唐捐:衣冠與禽獸在人身中傾軋,辯證與詠歎在詩行裡交歡。恍如小說之碎片,偽擬知識,逗弄倫常,迅猛地營造異想的氛圍,突起一支異軍。
孫梓評:總有那種在影展裡讓你口乾舌燥坐立難安的電影吧,難以直視又難以逃脫,蔡琳森在詩裡所攝,與涉,庶幾近之。
林餘佐:琳森像是兜售百科全書的人,詩句伴隨著深邃的知識,並任其交媾、演化。
湖南蟲:蔡琳森很混搭,私下狂放而不正經,詩卻好正派、別致且深情,確實兼具人類與動物情感表達,是半獸人來著。
鄒佑昇:錯、嘮叨、含鹽分的雨,一季長的時間裡打向啞光的銀瓶;這種瑣碎中湮沒的聲響、增衍的灰斑。
楊澤、駱以軍、楊小濱、鴻鴻、鄒佑昇 齊褪衣冠
唐捐、孫梓評、林餘佐、湖南蟲 同呼禽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