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書分成兩冊,內容包括八個家庭、十次會談,學習基模是依據維琴尼亞.薩提爾家族治療的體驗性訓練工作坊,呈現瑪莉亞.葛莫利現場工作的內涵,以及如何多元運用薩提爾模式為家庭工作。每次會談,先由治療師介紹自己與案主工作的重點;接著是瑪莉亞與家庭的會談;最後是小組討論的回饋、提問和瑪莉亞的教導。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這套書分成兩冊,內容包括八個家庭、十次會談,學習基模是依據維琴尼亞.薩提爾家族治療的體驗性訓練工作坊,呈現瑪莉亞.葛莫利現場工作的內涵,以及如何多元運用薩提爾模式為家庭工作。每次會談,先由治療師介紹自己與案主工作的重點;接著是瑪莉亞與家庭的會談;最後是小組討論的回饋、提問和瑪莉亞的教導。
★ 典藏家族治療大師瑪莉亞.葛莫利的傳奇一生,師承自薩提爾唯一傳人 ★ 新增三代傳承家族故事,見證家族大師對生命的體悟,絕不容錯過 數度死裡逃生,經歷二戰、炸彈攻擊、嚴重車禍、九二一大地震,命運並沒有擊倒她,從絕望到再度相信愛,她始終堅持為自由奮鬥……她是瑪莉亞.葛莫利。 ...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心裡的創傷,身體知道;讓情緒流動,身心就不痛。 國內第一本結合身體、情緒、故事的創傷療癒書。 周志建繼《擁抱不完美》《把自己愛回來》後,自創BEST創傷療癒法最新力作! ★80%的疾病與情緒有關!告別創傷,讓現在的你,拯救過去的你! ★21位國內外心理師、醫師、教授、作家爭相好評、熱情推薦...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日本亞馬遜書評4.6高分盛讚! 前日本自衛隊資深心理教官、諮商心理師專業合著 你不是孤軍奮鬥!努力後,短暫的黑夜終會迎來和煦的白日
你曾陷入這樣的困境嗎? 明明一整天什麼都沒做,卻累到不行。 想好好愛自己、朝夢想前進,但一天過去,你又沒力氣了。 如果你常常覺得心很累,連呼吸都令你疲憊, 失去對生活的熱情,也找不到「自己」真實的模樣, 也許,情緒內耗正在偷走你的人生。
‧全球暢銷書《高敏感是種天賦》作者傾力新作 ‧論述簡潔,案例豐富,並提供15種內疚清理工具和練習 ‧周志建、許皓宜、蘇益賢等多位專業心理師聯合推薦
★ 首本以華人視角探討IFS的心理學專書 ★風行歐美的革命性心理療法! 「我們都有缺陷,也都值得被愛; 我們都會犯錯,同時也在成長。」—留佩萱
★★德國亞馬遜暢銷心理學和精神病學★★ 你是否注意過, 自己的性格在經歷人生的重大事件後有所改變? 上小學的第一天、決定人生方向的一次考試、進入職場、 建立家庭、迎接第一個孩子、至親離世…… 究竟這些人生經驗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人格?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人生四千個禮拜,不夠我們每次都做出漂亮的選擇。 關鍵四堂心理學,讓選擇變簡單 ★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本書證明了選擇越少,反而越好。」 ★授權20國以上、goodreads萬人好評,暢銷20年心理學經典 ★TED演講破除千萬人的迷思,台下遍布金融、零售、餐飲、廣告、娛樂業者
治療師與案主之間有條河,
治療師需要越過這條河與案主相遇,
但彼此間仍需保持著清晰的界限。
我嘗試幫助人們幫助自己,可以自己做決定並找到自己的資源。這幫助我能夠主導歷程,而不是主導他們。對我而言,很重要的是,我認為成功的結果,對案主來說卻可能不是他們所需要的。我只能幫助他們弄清楚他們想要什麼,以及決定要去的地方。
我盡我所能地在歷程中讓案主主導自己。我的工作是幫助他們做選擇,並在他們和我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要整合這個模式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因為你必須先學會整合你自己。〜瑪莉亞.葛莫利
這套書分成兩冊,內容包括八個家庭、十次會談,學習基模是依據維琴尼亞.薩提爾家族治療的體驗性訓練工作坊,呈現瑪莉亞.葛莫利現場工作的內涵,以及如何多元運用薩提爾模式為家庭工作。每次會談,先由治療師介紹自己與案主工作的重點;接著是瑪莉亞與家庭的會談;最後是小組討論的回饋、提問和瑪莉亞的教導。
作者簡介
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
1920年5月25日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是國際著名的薩提爾模式家族治療大師、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協會(AAMFT)臨床會員暨督導、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薩提爾國際Aventa中心資深訓練師。她受教於維琴尼亞.薩提爾,並與之共同工作達二十年。1988年薩提爾過世後,秉持其理念在世界各地教導薩提爾的家庭重塑。
1990年創辦曼尼托巴薩提爾專業發展中心以來,致力於國際性家族治療工作坊,並積極協助香港、臺灣、新加坡、泰國、澳洲及加拿大維尼佩格(Winnipeg)等地成立薩提爾中心。著有自傳《愛與自由》(Passion for Freedom)、《心靈的淬鍊》(Personal Alchemy:The Art of Satir Family Reconstruction)(與伊蓮娜.艾達斯金合著),與薩提爾等人合著《跟薩提爾學溝通》(The Satir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等書(皆由張老師文化出版)。
譯者簡介
釋見曄(王秀花)
國立中正大學史學博士,曾任教於大學通識中心,有數本「明代與台灣佛教史」之著作。 目前是自由工作者,致力於「佛教思想與現代心理治療對話之研究」。
(謹依姓氏筆畫排序)
方俊凱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王浩威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吳就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吳熙琄 美國陶斯後現代學院院士、台灣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呂旭亞 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李維榕 香港家庭治療學院臨床總監
李聖潔 蒲公英人格發展學習空間創始人
李島鳳 實踐大學家庭諮商與輔導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陳登義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
楊 蓓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趙文滔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