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圈首部宮澤賢治純詩集,
收錄除了〔不輸給雨〕、〈永訣之朝〉外,
多首從未中譯的宮澤賢治經典詩作
宮澤賢治先生120週年誕生紀念
賢治生前作品乏人問津,卻在逝世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國民作家,作品被收錄在課本中。又因其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成為日本人的心靈原鄉與文學象徵之一。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選集,被譽為日本的《詩經》,反映了七、八世紀日本人的文化與日常生活。本書從《萬葉集》共4500餘首和歌中,選譯360餘首風格、形式各異的名作,並以歌人為單位重新排序組合,便於讀者品讀每位歌人的獨特歌風。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本書是《十方一念》十周年紀念版。 「當大家翻開這本書,看到裡面都是一頁頁分行的文字, 可能會想:這些是詩嗎? 寫《十方一念》,就像寫歌詞時忘記了音符、旋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制,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 所以,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要替這些...
黑洞的巨大引力,連光都逃不了 嘿,你敢不敢靠近去看一看? 「我相信/火圈的另一端有更好的/一天,縱身/即是永恆/絕望中/必有僥倖」〈相信〉 你曾經想過要優雅地在時光間隙中穿身而過,卻發現它其實窄小的讓記憶與軀體都扭曲變形,在軌道中那些雜亂的思緒彼此撞擊、疲於奔命,一回神才...
全書收錄佩索亞本人與四位異名者詩作共238首詩。「異名者」是佩索亞創造出來的文學人格,他們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學風格,甚至常與他們的創造者佩索亞觀念牴觸。 葡萄牙國寶作家 與聶魯達並列「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一片冰心在玉壺、嬛嬛一裊楚宮腰、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這些在《後宮甄嬛傳》裡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出自誰的筆下?又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嗎? 《後宮甄嬛傳》裡大量引用詩經、唐詩、宋詞跟元曲,經典臺詞和古典詩詞都在戲迷間引發熱烈討論,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古典詩詞,在戲劇中竟...
《詭崛》 喪文學 三行微型詩。現代詩。散文詩。 散文。圖文各式文體,且我細細道來那些大確喪 許多你耳熟﹑陰暗﹑詭譎﹑或冷門的傳聞, 可能是你日常生活發生,也或許在影視中顯露, 黑暗﹑角落氛圍﹑傳說;經由文字與你分享,我的喪文學。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先知》為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以英文撰寫的散文詩集,1923年甫一問世即轟動文壇,銷量直追莎士比亞的劇作和英文版的《老子》,並因其深刻的宗教情懷而被譽為「小聖經」。 近一世紀以來,書中許多佳句經世人傳誦不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例如公視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即出於此。本書除了將英文原文與...
所謂 我 的這個現象
是被假設的有機交流電燈的
一抹藍色照明
隨著風景以及大家一起
忙忙碌碌地明滅
就像是真的繼續點著的
因果交流電燈的
一抹藍色照明
BY 宮澤賢治
永久的未完成 這就是完成
BY 宮澤賢治
宮澤賢治是日本最受歡迎的國民作家之一。短短37年人生,除了童話之外,賢治一共創作了八百多首詩,絕大多數都沒有公開發表,少量則集結成《春天與修羅》,以自費的方式發行出版。
賢治生前作品乏人問津,卻在逝世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國民作家,作品被收錄在課本中。又因其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成為日本人的心靈原鄉與文學象徵之一。日本311大震後,演員渡邊謙朗讀宮澤賢治的名作:〔不輸給雨〕,撫慰了千萬人心。
宮澤賢治的作品帶著強烈的玄想色彩,大量運用自然的象徵物與情境,乍讀也許悲傷,卻又可以感受到生之強韌與力量,以及對人和土地的深層關懷。日本近代著名詩人高村光太郎就曾說過:
胸懷宇宙者,無論身處多麼偏遠處,總是能超越地方性而存在。內心沒有宇宙者,無論身處多麼核心的文化之地,也只是一個地方性的存在。岩手縣花卷的詩人宮澤賢治就是罕見的胸懷宇宙的人。他所謂的伊哈托布,就是藉由他內心的宇宙所表達出來的這世界全部。
本詩集譯出大部分的《春天與修羅》,收錄「宮澤賢治關鍵語彙小辭典」,其他項目則斟酌採選較著名或是對於理解賢治有幫助的作品。希望與華文圈的讀者,共同分享這個有著深邃心靈的詩人內心的風景。
名人推薦
佐藤伸宏(日本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國文學教授)、李敏勇(詩人)導讀推薦
林水福(日本文學文化研究者、翻譯家)、陳明姿(台大日文系教授、前台大文學院副院長)、惠敏法師(法鼓文理學院校長)、蔡逸君(作家)、黎煥雄(劇場導演、人力飛行劇團藝術總監)
作者簡介
宮澤賢治(1896.8.27-1933.9.21)
詩人、童話作家、農業家、教育家、作詞家,也是虔誠的佛教徒與社會運動者。出生日本岩手縣花卷町。家中經營當鋪,為地方望族。
大正七年以論文《腐植質的無機成分對植物的價值》取得優異成績,從盛岡高等農林學校畢業。而後在花卷農學校擔任教師,並於此時期,出版詩集《春天與修羅》。
四年教學時光,宮澤賢治在與學生們的互動交流裡,深刻感受到岩手縣這片土地上農民百姓的艱辛,故於大正十五年(1926)辭去教職,設置免費為農民診視土壤、肥料指導的「羅須地人協會」,同年並寫下以第四次元科學理論並結合藝術的〈農民藝術概論〉。在這期間,不斷利用文字將其自身所見到、感覺到的世間萬物以「心象素描」為稱,創作了〈銀河鐵道之夜〉、〈風之又三郎〉等文學作品。為了提升農民的生活,宮澤賢治鎮日付出,他白天耕種,夜晚為農民上課,講解農業知識、教外語、講故事、舉辦音樂會,最終,因為過度勞心勞力而罹患肺病,於昭和八年(1933)辭世,享年三十七歲。
宮澤賢治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英國、德國、瑞典、印度、中國、韓國、等。日本國內則有許多專門性的研究團體。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