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受歡迎的破解偽科學與流言的專欄,重新整理12篇與日常生活最切身相關的打臉文,左打媒體亂象,右搧內容農場,闢謠解惑,端正視聽,拯救萬千迷惘的靈魂。
盤點「10種科學偽新聞的類型」,綜合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讓你學會一眼看穿真偽、辨別優劣,身懷「科學判讀力」、「媒體判讀力」兩項利器,從此盡覽報章雜誌、漫遊網路世界不受騙!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擲地之作★ ★亞馬遜Kindle 優秀非小說讀物★ 食利的資本主義、充斥菁英與職業政客的民主主義 在21世紀搖搖欲墜 敲響了民主資本主義的警世鐘!
謠言像病毒一樣四處蔓延,你無法消滅病毒,但可以強化自己的抗體! 「PanSci泛科學」最受歡迎的破解偽科學與流言專欄──「科學新聞解剖室」第二部作品!
假帳號留言、帶風向、餵養仇恨言論、惡意檢舉、違反社群守則…… 如今的臉書,還有理性公共討論的空間嗎? 勒令停業撤照、醜化抹黑、人身限制、訴訟騷擾、國家機器監控…… 在獨裁政府打壓下,新聞記者該如何突圍? 祖克伯臉書 杜特蒂政府 = 獨裁者共犯結構 堅守底線 追求真相 打擊假新聞暴力 「對權...
★全球科技界盛讚李飛飛是「AI界的良心」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AI崛起時代」必讀書籍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技書籍 ★Amazon編輯選書 本書是李飛飛親筆撰寫的回憶錄,一段從社會底層到人工智能關鍵夢想家的非凡軌跡。她的人生旅途,恰與AI的發展共舞。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名年輕科學家動人...
一部財富與富人們隱密棲地的實地踏查報告 都會中財閥勢力與富豪特權的暗黑民族誌 洪敬舒 | 臺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 黃克先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危殆生活》作者 盧郁佳 | 作家 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 | 《大減速》(Slowdown)作者 ——推薦
毒從海上來,銷往何處去? 那時的「福爾摩沙」怎就成為今日的「有毒之地」?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上野教授,您如何不對男人絕望?」 12回書信往返,24次真摯、銳利, 毫不保留的文字交鋒!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當月選書四冠王!】 女性主義先驅上野千鶴子與新銳作家鈴木涼美,年齡相差四十歲,各自走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兩人以一年的時間互相通信,深刻討論情色資本、母女、戀愛...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疼痛帝國》、《什麼都別說》作者在《紐約客》的精選文章 他是非虛構寫作的福爾摩斯 這個時代獲獎最多的記者之一 也是當代最佳的非虛構類作家 《紐約時報》暢銷書 《紐約客》、Goodreads年度最佳書籍
╒════════════════════╗ 我們永遠無法保證自己不會犯錯, 那,你會不會是下一個被出征的人? 一本社群時代的自我保護指南! ╚════════════════════╝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黃金法則:少吃多運動就可以減肥。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本書結合減肥外科手術專家詹金森醫師行醫時面對的實例,以及全新的新陳代謝科學研究, 告訴你人體的食慾和代謝到底如何運作,你的身體如何決定你的體重。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入圍作《牆國誌》作者好評再出擊── ──《環球郵報》2021年度選書── ──《紐約客》2022年最佳書籍── 繼調查報導前作《牆國誌》,詹姆斯.格里菲斯再次集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於一書, 藉由深度跨國調查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三種受壓迫語言...
臺灣與世界許多地方,正走進低生育率的時代。過去生育經常被看做女性的責任,不生孩子或生不出孩子的女性,經常面對社會的譴責。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正視,影響女性生或不生孩子的因素,既有個人抉擇,也是個人與時代、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本書回顧這個抉擇被忽略的歷史,正視古今女性在生或不生路上的掙扎。這些既屬...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即使知識隨處可得,卻不表示人們就掌握了知識。
【獨家首創!】盤點「10種科學偽新聞的類型」,綜合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讓你學會一眼看穿真偽、辨別優劣,身懷「科學判讀力」、「媒體判讀力」兩項利器,從此盡覽報章雜誌、漫遊網路世界不受騙!
|理論錯誤|關係錯置|不懂保留|多重災難|忽冷忽熱|
|忽略過程|便宜行事|官商互惠|名不符實|戲劇效果|
新聞說──奶茶裡的珍珠是塑膠所製、多吃一片烤吐司就能致癌、電子鍋會煮出毒飯……使你開始杯弓蛇影嗎?
科學家發現──手指長度可以看出人的祕密、多看美女幾眼身體更健康、男人為了性愛寧可餓肚子……你就從此深信不疑嗎?
小心!你已經掉入偽新聞的陷阱囉!
健康專家好棒棒?
國外研究好偉大?
親朋好友足感心?
你該怎麼面對對錯不明、是非難分的新聞訊息與網路文章?
沒有人能正確判斷每一則科學新聞的真偽,也沒有人能輕易認定所有食安或健康訊息的對錯,你唯一的應對之法,就是抱持著質疑的態度──或者,追隨科學新聞解剖室,學習判讀的能力,讓自己好好活在這個新時代!
作者簡介
科學新聞解剖室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僅是快門的一瞬間。」
這是以推動優質科學傳播工作為己任的科學新聞監督平臺,結合了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專家及義工,目的是用一般民眾都能理解的語言,帶領大家推敲科學新聞的疑點,鼓勵大膽懷疑眼前的科學新聞,避免錯誤報導繼續蒙蔽我們的視聽。
【官網】scienceanatomy.blogspot.tw/p/blog-page.html
【專欄】pansci.asia/archives/author/scinews
解剖員陣容
黃俊儒/解剖員001:「科學新聞解剖室」創辦人兼長工,在臺灣西部的大學教書,以科學傳播工作為職志。
賴雁蓉/解剖員002:「科學新聞解剖室」長工二號,中文專長,兩個孩子的媽,五年前潛入科學傳播領域,纏鬥至今。
李暉/解剖員003:東部知名大學教授,科學教育與化工專家,擅長以犀利的觀點針砭生活中的化工之謎。
賴宣儒/解剖員004:國際戰略專長,喜歡科學、跑步與美食,現任職於公部門,並持續擔任科學新聞解剖室的臥底。
陳柏廷/解剖員005:生物化學專長,離開實驗室後,在服研究替代役和打排球的日子裡,繼續為專業的科學生涯努力。
羅紹桀/解剖員006:傳播專長,曾任PanSci泛科學實習編輯,無法抗拒吸收冷門知識時的生理快感,興趣是利用科學理論煉成料理。
雷雅淇/解剖員007:科學教育專長,PanSci泛科學編輯,在科學傳播裡打怪練功衝裝備,為坐穩科學傳播的明日之星做準備。
黃馨慧/解剖員008:傳播專長,長期關注媒體改革和公民運動,是科學傳播滲透社會運動的重要尖兵。
林瑋珊/解剖員009:教育專長,對於生活中的科學議題觀察敏銳,絕招是用猛翻白眼來對混淆視聽的言論做出立即反應。
顏煜東/解剖員010:資工與救災專長,習慣把《科學人》當飯吃,祕技是能隨時從腦中調閱科學知識,目前是一名專業消防員。
蔣維倫/解剖員011:生物、醫藥和化學專長,PanSci泛科學專欄作家、衛福部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喜歡貓。
【專文推薦】
鄭國威 PsnSci泛科學總編輯
顏聖紘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衷心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
李偉文 牙醫師/環保志工/《看新聞學思考》作者
林陳涌 臺灣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洪振方 高雄師大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徐美苓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特聘教授
楊士範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楊谷洋 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暨STS中心主任
楊倍昌 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關尚仁 世新大學科學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鄭國威:「《新時代判讀力》針對科學新聞中層出不窮的陷阱一一盤點,提供我們防身指南。看完這本書,絕對會讓你的科學素養大大躍進。」
顏聖紘:「科學新聞解剖室這本書挑選了許許多多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時事生活議題來解剖,帶領大家『看門道』,還有『摸眉角』。經過這樣的洗禮以後,我們可以知道如何閃開那些拍咪啊和髒東西。」
黃貞祥:「書中針對網路上一些似是而非、如病毒般散播的資訊的嚴謹打臉文,我們應該要瘋狂分享。『打臉』文式的科學傳播方式,應用得當也不失是推展科普的好方法。」
媒體推薦
最受歡迎的破解偽科學與流言專欄,也是泛科學成立6年來最好的禮物。(PanSci 科學新聞網)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