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要住眷村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媽!我要住眷村

黃埔新村以住代護紀實

  • 出版日期: 2016/09/0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5.0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92815
  • 頁數: 243
紙本書定價:NT$ 330
電子書售價:NT$ 231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全臺第一代眷村──高雄鳳山「黃埔新村」,這是一個因時代而起,因時代而落的眷村聚落。
 
你能想像嗎?
有一處空間,流轉記載著百年來的台灣在地故事,她曾經見證這片土地的繁華與興盛,而如今,面對時間的推移她也要老去。透過高雄文化局人才移民、老房再造、圓夢基地的「以住代護」計畫,
我們再一次能有機會賦予她新的時代意義。
從人文與建築的角度重新詮釋,並注入新的視野;讓人與文化景觀產生新的互動,延續更多夢想與故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50

    解讀荒謬時代,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線索 戒嚴歷時38年,因為身陷「匪區」, 許多譯者的名字被移花接木、張冠李戴…… 該是還他們正義的時候了。 轉型正譯!現在開始! 揭開台灣翻譯史上荒謬時代的面紗

  • 出版日期:2013-10-31
    特價 電子書: NT$ 178

    荷蘭東印度公司派任在台的末代官長揆一及其同僚,從自己的觀點,記敘1646年到1661年間,與鄭成功交手的過程。本書初版為1675年,荷人退出台灣才過10年,史料價值極高。作者託名C.E.S,根據考證,應為揆一及其同僚。一反官樣或中國民族主義版本的鄭成功故事,這次改從荷蘭人的觀點看待台灣易手的過程,更...

  • 出版日期:2014-07-11
    特價 電子書: NT$ 208

    重返臺灣摩登時代•看見上一世紀 「カフェー」──咖啡屋&喫茶店 臺灣摩登時代最風靡的物語 剛踏入二十世紀不久的台灣,其實非常摩登。1920年代末開始,咖啡屋風潮從日本傳入台灣,風靡各大城市,有能力的人都上咖啡店來顯時尚。當時的男女在咖啡屋培養感情,也在咖啡屋議論時政,跟我們現在把咖啡館當成...

  • 電子書: NT$ 49

    《臺灣寫真帖》是日治時代臺灣寫真會所出版的期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古籍研究資料庫」蒐錄了從大正三年(1914)十一月至大正四年(1915)十二月共14期的《臺灣寫真帖》。

  • 出版日期:2013-04-15
    電子書: NT$ 293

    在知識探索的領域中,並不經常出現重要性和探討成果的嚴重落差,不過,這個命題並不適用在戰爭、身體與現代性的討論上。過去半世紀中,台灣的學術界並未對戰爭的議題,和其與身體和現代性的問題進行過嚴肅討論。因此,許多重要的問題都沒有被提出。本書採取後啟蒙的角度,考察戰爭與現代性的關聯,對發生於台灣的主權戰……...

  • 出版日期:2013-11-20
    電子書: NT$ 403

    為「婆娑之洋」中的美麗島定位 分析探索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的諸面相 證示了臺灣歷史的多元脈絡與多樣性! 本書是臺灣史學者周婉窈教授有關海洋史與殖民地史研究的集結,收有十篇論文,加上附錄的兩篇小文,共十二篇,編排上分為海洋篇與殖民地篇。 ……

  • 電子書: NT$ 29

    《記念臺灣寫真帖》是由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編輯,出版於大正四年(1915)六月,次年配合「臺灣勸業共進會」 的舉行,更名為《共進會記念臺灣寫真帖》,再次發行,全書收錄約300張當時臺灣風景、街道、建設、產業及原住民族的照片。

  • 電子書: NT$ 12

    《臺灣風景》為日籍攝影師西川榮一的作品,出版於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共蒐錄了58張攝影作品,景點包括臺北新公園、植物園、草山溫泉、大稻埕、臺中、臺南、花蓮等地,除了自然風光之外,也有人物寫真。

  • 電子書: NT$ 39

    《臺灣寫真帖》是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出版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收錄了臺灣各地風景及社會風貌的攝影作品,共約240張照片。

  • 電子書: NT$ 315

    這是一本帶領臺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歷史起點之書。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累積出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著重在整...

  • 出版日期:2000-09-04
    電子書: NT$ 175

    《台灣史小事典》是為了回應社會上,尤其是教育現場上的需求,所規劃製作的一項台灣史「基礎建設」,它包括了台灣史學習上所必要的「台灣史年表」和「台灣史辭典」。  

  • 出版日期:2013-12-08
    電子書: NT$ 294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看不見、摸不著的「空間」,而生活方式也深受空間造化。舉例來說,我們可能已經忘記1980年代末麥當勞初次開設,年輕人獲得一處逃遁父母師長監控的場所,卻也開啟餐飲服務業大量吸納年輕勞動力的濫觴。政治與空間的關係,也可以從殖民政權如何改造既有的聚落或都市空間,窺知一二。《流動與根著》收...

  • 出版日期:2016-02-29
    電子書: NT$ 350

    靠著接收二戰之後日本人留下的紡織設備,以及紡織業者隨國民政府遷臺帶來的原料、設備,在美援與政府政策鼓勵下,紡織業成為臺灣最先起步的工業。如今面對國內外政經局勢動盪、環保及勞工意識抬頭等形勢,臺灣的紡織成衣業依舊在風雨中站穩腳步,調整企業體質,建立品牌與國際接軌,拓展海外市場,成為臺灣在全球市場中少見...

  • 出版日期:2009-11-30
    電子書: NT$ 420

    全國第一個自費修復古蹟的台北保安宮,以嚴謹態度與開創作法費時七年整修,成果卓著,不但成為國內古蹟界典範,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讓台灣首度以文化資產保存成果,躍登國際舞台,大大提升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本書作者整理長達七年的電視採訪筆記,將台北保安宮曲折艱辛的...

  • 詳細資訊

    高雄鳳山「黃埔新村」是一處奇特的存在。

    以「黃埔」命名的眷村,在台灣共有七處,其中鳳山「黃埔新村」原是二戰期間日軍為南進政策屯駐軍隊所興建的宿舍,房舍皆為日式建築。但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國民軍隊遷入此處,這群軍人與其眷屬除了要面對與家鄉生活習慣、文化皆不同的土地之外,更要克服入住日式建築在居住空間、格局布置上使用的難題。於是許多居民便將住屋前後加建左右分隔,讓空間能夠發揮到最大效用,無心插柳,卻也衍生出日式建築與中華文化融為一體的特有建物景象。這樣的家雖然擁擠,卻也是眷戶一輩子的回憶。

    隨著時代推移,眷村居民在各種原因下遷離眷村,剩下少數居民伴隨著逐漸頹圮的空間、歷史與記憶在此埋沒凋零。高雄市文化局期望透過「以住代護─人才基地」計畫,將這個容納歷史記憶的眷舍空間保存下來。

    透過記錄「以住代護」計畫中新住戶的遷入與老住戶的記憶停留,我們讓空間與人各自說出彼此的故事;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帶領各世代的讀者看見老眷村的過往,並且重新擁有新生的期待,開啟民眾對於眷村文化、對於黃埔新村的重新想像。從一戶眷舍、一條街、進而到整個社區營造與古屋再造,我們能夠為這些見證歷史、代表台灣的建築做些什麼?透過書中的空間賞析、老眷村與社會的互動,傳遞黃埔新村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在時空社會氣氛的轉變下仍保有眷村文化之美。

    ▶「中日混血」的眷村究竟長什麼樣?
    跟隨建築師的專業視角,窺見當時日本人正處於明治維新後脫亞入歐的思想下,吸取西式的思維,同時引入西洋的生活型態的空間配置最明確的時期。間接影響於日治時期的台灣,在歷史交錯與空間重置下,建造出日式與洋式混搭的台灣和洋混搭老家屋。

    ▶ 在地作家細數眷村故事!
    如何真實了解居住於木建築之中的感受與美好?本書由作家夏夏及多位高雄在地作家,實地田野調查在黃埔眷村定居幾十年的舊住戶、申請「以住代護」入住的新住民,各自闡述「眷村」帶給他們的體驗,以及生活其中的記憶情感。

    作者簡介

    【文字】
    夏夏
    高雄鳳山人。
    著有小說《末日前的啤酒》、《狗說》、《煮海》、《一千年動物園》。詩集《小女兒》、《鬧彆扭》及《一五一時》詩選集、《氣味詩》詩選集。 戲劇編導作品《大海呀大海》、《小森林馬戲團》、《煮海的人》以及戲劇聽覺作品《契訶夫聽覺計畫》。
     
    邱承漢
    辭去臺北銀行工作,回到高雄鹽埕將外婆起家厝改建為「叁捌旅居」,因為對土地與旅行的熱愛,過著返鄉但持續流浪的雙重生活。
     
    陳育萱
    小說家,也寫散文和詩歌,居高雄,在高雄中學擔任燃火種的人。著有《不測之人》。
     
    楊晴惠
    落腳打狗鹽埕,熱衷於尋找歷史碎片拼出一片片的拼圖,近年主要專注在尋找鹽埕身世和台灣的海洋史故事。出沒各大音樂祭演唱會,相信音樂可以拯救世界。鉛字中毒、宅屬性。
     
    楊貽茜
    高雄鳳山人。德國慕尼黑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最高演奏文憑畢業。2005年長篇小說《純律》獲皇冠百萬小說首獎,觀眾票選第一名。兩度獲得優良電影劇本獎。2012年國藝會創作補助及亞洲文化交流協會(ACC)2014年度獎助計畫。自編自導的電影「寶米恰恰」,得到金馬獎五項提名,並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剪接、編劇及最佳劇情長片獎。
     
    蔡文騫
    高雄人,喜歡聽故事,喜歡老時光,出版散文集《午後的病房課》。
     
    黃琬雯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今井研─海外研究員。
    專長為設計方法論、住居類型學、世界傳統聚落與民居之調查與研究、藝術與文化產業、設計史專題。近年致力於藝術與設計浸潤社區、土耳其世界遺產城市Bergama之研究。編譯書籍有《東京論》、《同居台北》、《SUEP. Book2:末光弘和+末光陽子設計理論》。
     
    郭彥麟
    業餘文字勞動者,喜好觀察,可見與不可見。當隱喻乍現時,如地圖自隱形墨水中浮現,私藏了某種未得卻已得的滿足。與插畫家郭紋秀合著繪本《刺蝟》。
     
    方尹萍
    2012年回國設立Adamas Architecture & Design 方尹萍建築設計,並兼任過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兼任講師。立志推動生活美學與自然環境共生之理念。喜愛天然素材及自然環境,同時運用身心靈角度傳遞療癒性特質的作品精神。
    曾任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中村拓志&NAP建築設計事務所等公司,擔任國際專案窗口與設計師。
     
    【插畫】
    薛裊兒
    現為自由插畫工作者,從事平面設計與個人插畫商品開發、插畫教學。
    擅長手繪平面創作,作品特色為將鳥類比擬成人,動物、大自然,幻想情境、故事性插畫。喜歡彈吉他,時常邊畫畫邊唱歌。
     
    【攝影】
    盧昱瑞
    高雄人,在高雄從事影像紀錄及視覺藝術創作等工作,偶爾積極投入文化資產保存議題。

     

    媒體推薦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宋少卿  表演工作者
    郎祖筠  春河劇團教學暨藝術總監
    游智維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蔡詩萍  作家
    鍾永男  鍾永男建築事務所負責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