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本《台灣七年級散文金典》也可看作台灣現代散文史嶄新一章書寫的開始,這八位創作者如同一個個新座標,標誌著書寫技巧成熟與別具個人特色的散文躍然紙上,在文壇上具有一定的指標性。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要是沒有繽紛的顏色, 我們的人生就不會這樣美麗。 寫盡生命的千山萬水,寫進我們的心底。 這個世界的可愛與可貴,三毛最懂。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詩化散文寫成,以小說體探討哲學,具有哲學、文學雙重價值。書中尼采假借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表達他自己的思想,尼采主要的哲學觀點,包括 「上帝死了」、「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都可在本書中讀到。
上個世紀以來,台灣社會的發展歷經多次轉折,島內的族群想像或離散或混雜,歷史與地理、文化與政治的主體形構尤其掀起一波波辯證高潮;落實在文學場域的變遷上,此番「百花齊放、百鳥齊鳴」的態勢,又何嘗須臾稍歇?
而在一片多音交響中,「散文」以其體類義界的游移、題材內蘊的涵融,特別引人注目。從生態書寫、都市文學、酷兒論述,到(後)後現代、新鄉土,不少創作者躍躍欲試,紛紛由「散文」的創作腹地中開掘出五花八門的實驗契機。
公元兩千年迄今,台灣文學經過十年生聚,一支新世代的散文創作行伍儼然成形。職是之故,本書精選台灣七年級世代作家散文精品,搭配專人導讀,一則企圖追摹創作者富豔難蹤的筆路,呈露年輕一輩的心靈圖譜;二則期盼藉由《台灣七年級散文金典》的出版,廣開相關研究之面相,並為台灣當代散文的流衍生成勾擘出一參考座標。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