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自朝章國故,次及海寧陳氏家門盛跡,下迄讀書心得、各地舊聞軼事,晚清史料中價值及趣味性最高的文獻紀錄。
※絕版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更易閱讀
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站了起來的王丹,一直沒有低頭。 23年後,王丹要重說史,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無疑地,六四事件、兩次入獄對王丹的人生經歷鐫下深刻的痕跡,但「民運人士」只是他的身分之一。 王丹還有歷史研究者、詩人等各種面向。如今王丹已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曾經在中...
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在時間的漫長河流中只不過是一個點滴、一瞬間而已。歷史本來就是故事,研究歷史的人努力釐清歷史事實的真相,追尋人物的功過,並且把故事說出來。 本書包括兩部分:一部份是試圖以通俗的方式,寫出十至十二世紀中國的幾個瞬間發生的故事。另一部份是人物和史事的討論和考證。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滿清在他辭官的那一年滅亡 那是他曾上疏彈劾過權臣袁世凱與諸皇親國戚卻不被重用的朝代 他在多年著述中痛陳滿清朝政的腐敗,卻對民國沒有任何期待 或許,他仍在民國追尋屬於滿清的時代 來自晚清監察御史胡思敬的第一手史料
滿清末代皇帝退位後還持續賜舊臣諡號?袁世凱稱帝時,楊度曾拿三萬元攏絡黃興?北京一時成了滿是密探的偵探之城?去澡堂泡個澡也能被栽贓? 同盟會成員朱德裳揭露光緒皇帝、康有為、張之洞、黃興、宋教仁、楊度、袁世凱等晚清民初重要人物之逸聞 【同盟會成員經典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增加小標題,便於...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本書為曹汝霖晚年寄寓美國所成,發自肺腑之聲,無華美文字雕琢,完整保留曹汝霖渴望救贖的靈魂。「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試圖全面控制中國人民的秘密條款。除了要求北洋政府割讓東北領土,其中第五項更要求設立日本顧問,兩國用同一軍械,警察由日本訓練,小學用日本教師,允許日僧到內地傳教,以教育之意行思想改造之實...
魏晉南北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分裂時代, 這是一個價值重整與制度重建的時代, 也是文化大碰撞與民族大融合的時代。 當時的人們,不論帝王或世族以及知識分子, 總在步履蹣跚中摸索著未來可行的道路。 葉言都將帶領讀者,當個穿越時空的旅人, 俯瞰那個令人驚心、驚異又驚豔的時代。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庸閒齋筆記》多記有清代歷史掌故,史料廣博,有助於認識當時文化背景。尤其在陳其元記述和評說個人遊宦見聞的吏治得失、功過、利弊,更是研究清代歷史的可貴資料。
▎珍貴史料、趣味性高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李鴻章本姓許?「合肥李相國本姓許,則人知之者鮮矣。」──卷八:姓之變更
補藥劑量吃錯出人命?「古時權量甚輕,古一兩,今二錢零。古一升,今二合。古一劑,今三服。古之醫者,皆自採鮮藥,如生地、半夏之類,其重比乾者數倍。……皆由醫者不明古制,以為權量與今無異,又自疑為太重,為之說曰『今人氣薄,當略為減輕』,不知已重於古方數倍矣。」──卷十:人參誤服殺人
▎可補正史之不足
英國流氓搶劫錢糧船,並打死軍民十餘人。陳其元下令捕獲了三個犯案的洋人,卻因「治外法權」,竟被迫放跑罪犯。陳曰:「迄今念之,猶覺憤填胸臆也!」──卷十:澱山湖洋人劫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