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自序
道者理也,不明理,焉修道?故欲修道,必先明理。明理之法無他,全在有疑必問而已。惜乎世人,皆恥下問,以故愈疑愈迷,迷而不悟,離道遠矣。大道自開普渡以來,得道原子,不為不多,然而求其能明理修道者,則又寥若晨星。此何故,是皆由於有疑不問,問而不能領悟之故也。餘因有鑑於斯,乃有性理題釋之作。每題解答時,釋義則力求簡明,言詞則力求淺近。此數十題雖不敢言盡善盡美,然而粗理俱備,或可作為參考之用。總而言之,餘之目的,使修道者觀此,徹悟真理,而為進修之指南;慕道者閱之,疑釋理明,而作求道之門徑;人人若能照言實行,縱不能登峰造極,亦可消夙世冤愆,齊脫苦海,共登覺路,是余之厚望焉。
民國二十六年歲次丁醜春三月朔日
蓋聞先天大道,乃性理真傳。綜合三教聖人之教義,而作救世之寶筏。只以人心不古,世風衰頹,以致釀成空前之浩劫,生靈因之而塗炭。是以上帝綸發好生之德,不忍善惡混淆,玉石俱焚。特降大道於東魯,闡揚性理之奧義。重現中天,複生真儒。提倡聖道,宣示正宗。砥柱中流,挽狂瀾於既倒。暮鼓晨鐘,整綱紀之已墜。期得喚醒愚迷,驟變頹風。將見化行俗美,堯舜復興於今日。物阜民康,大同再現於末世。無奈世人執迷不悟,蔽於物慾,竟尚名利,鬥智弄巧。及至今日,逾趨逾下。滔滔者天下皆是,古道德蕩然無存。人類前途,何堪設想?若不早為救拯,則億萬生靈,將盡墜苦淵。惡濁社會,永難澄清。惟大道真理,隱微難測。吾人聞之,妙理固難洞悉,大道亦不明了。甚至誤認大道為異端,真理為迷信,區區淺見,疑惑叢生。雖孔孟再世,佛老重生,亦難促其猛醒。今我活佛師尊,洞達此情,慈悲為懷。特將道中各類疑問,分別出題,命吾儕分別解答,加以整理。複經師尊降鸞修正。並由師尊自答十餘題。越數月,始克成帙,題曰性理之題釋,所有道之內容,如三聖之教義,均有詳細解答。閱者皆可一目瞭然,誠為大道之秘解,覺世牖民之聖傳也。書成師尊複命作序,以敘始末。惟廷棟自愧學識淺薄,文詞粗陋。尚望海內高明,不吝指教為幸,是為序。
民國二十六年歲次丁醜桃月
郭廷棟序
我們時常聽到有人批評一貫道的法統沒明朗,認為一貫道的法統是借他教的來應用,並且引用他們的經典。還有些人因為對一貫道法的內容不清楚,認為一貫道是新興的宗教。而一貫道的弟子,經由前輩介紹道統也是從釋迦佛傳至二十八代,再傳回東土,事實上,在道統方面有很多地方是無法獲得圓滿答案的,對〔一貫道〕的由來,身為一...
★紐約時報、亞馬遜排行榜暢銷書 ★華爾街日報、富比士、今日美國報等主流媒體選書 ★《影響力》權威作者Robert Cialdini等名人推薦
當外在變動不安, 安頓自己,是給世界最好的祝福。 這是一個最迷亂的時代, 卻也最有機會找回初心。 透過一字一句貼近生活的誠懇解讀, 讓我們再一次,讀懂《心經》。
親子、夫妻、婆媳、師生、團隊,該如何「好好說話」? 賴佩霞沉潛多年最新作品 名人藝人熱推!
濟公活佛自序
道者理也,不明理,焉修道?故欲修道,必先明理。明理之法無他,全在有疑必問而已。惜乎世人,皆恥下問,以故愈疑愈迷,迷而不悟,離道遠矣。大道自開普渡以來,得道原子,不為不多,然而求其能明理修道者,則又寥若晨星。此何故,是皆由於有疑不問,問而不能領悟之故也。餘因有鑑於斯,乃有性理題釋之作。每題解答時,釋義則力求簡明,言詞則力求淺近。此數十題雖不敢言盡善盡美,然而粗理俱備,或可作為參考之用。總而言之,餘之目的,使修道者觀此,徹悟真理,而為進修之指南;慕道者閱之,疑釋理明,而作求道之門徑;人人若能照言實行,縱不能登峰造極,亦可消夙世冤愆,齊脫苦海,共登覺路,是余之厚望焉。
民國二十六年歲次丁醜春三月朔日
蓋聞先天大道,乃性理真傳。綜合三教聖人之教義,而作救世之寶筏。只以人心不古,世風衰頹,以致釀成空前之浩劫,生靈因之而塗炭。是以上帝綸發好生之德,不忍善惡混淆,玉石俱焚。特降大道於東魯,闡揚性理之奧義。重現中天,複生真儒。提倡聖道,宣示正宗。砥柱中流,挽狂瀾於既倒。暮鼓晨鐘,整綱紀之已墜。期得喚醒愚迷,驟變頹風。將見化行俗美,堯舜復興於今日。物阜民康,大同再現於末世。無奈世人執迷不悟,蔽於物慾,竟尚名利,鬥智弄巧。及至今日,逾趨逾下。滔滔者天下皆是,古道德蕩然無存。人類前途,何堪設想?若不早為救拯,則億萬生靈,將盡墜苦淵。惡濁社會,永難澄清。惟大道真理,隱微難測。吾人聞之,妙理固難洞悉,大道亦不明了。甚至誤認大道為異端,真理為迷信,區區淺見,疑惑叢生。雖孔孟再世,佛老重生,亦難促其猛醒。今我活佛師尊,洞達此情,慈悲為懷。特將道中各類疑問,分別出題,命吾儕分別解答,加以整理。複經師尊降鸞修正。並由師尊自答十餘題。越數月,始克成帙,題曰性理之題釋,所有道之內容,如三聖之教義,均有詳細解答。閱者皆可一目瞭然,誠為大道之秘解,覺世牖民之聖傳也。書成師尊複命作序,以敘始末。惟廷棟自愧學識淺薄,文詞粗陋。尚望海內高明,不吝指教為幸,是為序。
民國二十六年歲次丁醜桃月
郭廷棟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