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欠栽培: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2(增訂新版)
0 篇書評

我的媽媽欠栽培: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2(增訂新版)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4502424
  • 字數: 92,048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22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電子雞、《漢聲小百科》、巴斯克林……楊富閔回憶童年的成長,那些有滋有味教人反覆咀嚼的昔日美好,在城鄉風景和人倫關係的劇烈變動中,似乎也隨著遠逝的歲月而漸行模糊了起來,重新鏈接大內農村的日常記憶,那些生活中必得納入走踏範圍的亭仔腳、寺廟、理髮廳、果園、安親班等,踏踩出神秘的人類學路線。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請你不要傷害我的心, 因為心裡面住的是你。 ――誠品年度暢銷 總冠軍 黃山料―― 描寫家庭關係.心靈救贖小說 那些讓我失望的人,也許還能給我愛?

  • 電子書: NT$ 210

    阿嬤的過去式、媽媽的未來式,成就了楊富閔的寫作進行式;青春的自我,老去的故鄉,流轉而出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小史。藉由流經村莊的曾文溪串流而出家族遺事,以文學書寫展演何謂「為阿嬤做傻事」,同時爬梳阿祖二爺伯公姑婆姆婆姨婆的人生圖像,種種前塵往事,都內化成了楊富閔的大內心事。

  • 電子書: NT$ 284

    ★「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古碧玲、詹宏志、韓良憶、簡媜重量級推薦。

  • 電子書: NT$ 266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OPENBOOK年度好書獎得主 嘻笑嘲諷火力全開新作 「即使第一本書是小說集,我也經常跟人說:其實我是寫散文的。」

  • 電子書: NT$ 315

    和平的希望像個肥皂泡泡,一吹就破? 走過東柏林、莫斯科、加薩走廊、耶路撒冷、哈瓦那 龍應台親歷「現場」的活生生的文字 讓你看見,原來殘酷和暴力,都有脈絡來源……  

  • 電子書: NT$ 285

    回想當初心情,大抵仍是「好壞姑且不論,應該只有我能這麼寫」,於是就這麼寫了。 重讀這些文字,仍能憶起每一篇對應的時空: 多半是在舊家頂樓加蓋的房間,橫七豎八堆滿永遠沒收拾的書和唱片,深夜掛著耳機聽音樂免得吵到鄰居, 一面奮力敲著那台麥金塔的鍵盤…… --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增訂版序

  • 電子書: NT$ 280

    俗女養成之後,看似平凡的日常卻處處靈光閃現 還原那些寄附於俗常,卻也不安於俗常的生命輪廓 暢銷影視原著作家江鵝最新散文集 重磅上市

  • 電子書: NT$ 315

    《九歌112年散文選》從整年度的散文創作,精選出四十七位作家具代表性的佳作,分為十輯:轟然而甜蜜的閃電、那些有你的風景、難以賦形的真相、我要變漂亮、世界上最(不)該被摩擦的、幾乎沒有原因的事實、隱微而艱難的技藝、繼續延遲的故事、開始以後的敘述、那些人那些事。

  • 電子書: NT$ 196

    一本獻給獻給母親與做小姐時的她的勇氣之書,勇敢承接對母親的不了解。繼與家庭斷裂切割的《我的蟻人父親》、重建關係的《普通的戀愛》後,謝凱特在寫作中重返、重巡,一遍一遍探勘自母親繼承而來的長相、口味、血液裡的墨水。解構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收攏以愛為名的難言之隱。

  • 電子書: NT$ 285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 電子書: NT$ 285

    「是中場感言,是創作宣言,也是愛的回顧。」 李維菁寫給癡心不悔少女們的62封信

  • 電子書: NT$ 315

    100個物件在張亦絢筆下化為迷人故事,有時深情,有時可愛! 每個物件每篇不到八百字,是生命切片,也是時代切片。   一本你從未見過的張亦絢

  • 電子書: NT$ 285

    四十歲世代的陳德政,以四十篇散文凝視不同迴游時空中的自己,記述影響他的人、文化、土地與身體行動。影響他最深的爺爺、作不完的考試夢、南國當兵記事、職棒三十年心情、瘟疫年代的寫作生活、新新人類的寓言、來自「地下」的樂團、永遠的張雨生、行走台灣百岳的身心歷程、異國文化的遙望與回想……這本書既是他的成長歷程...

  • 電子書: NT$ 245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 就能變成不一樣的人。 但魚鱗長年緊附, 拔扯下來,皮膚已是不同的顏色。 ▍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得主 ▍ ▍魚販林楷倫首部非虛構作品▍

  • 電子書: NT$ 300

    「我餐桌上每一道菜的構成, 是對家庭味道的復刻,對世界的了解, 也是見識的集合。」——詹宏志 《旅行與讀書》之後,暌違七年,詹宏志全新散文集 38道關於家庭的、回憶的、異鄉的、實驗的味覺饗宴,美味上桌

  • 電子書: NT$ 392

    從怪談 認識臺灣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 X 金漫獎漫畫家金漫獎漫畫家張季雅、漢寶包,葒 聯手打造 台灣第一本都市傳說百科專著

  • 電子書: NT$ 265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 電子書: NT$ 315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10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 出版日期:2024-01-01
    電子書: NT$ 259

    ★歌手安溥親繪封面,一筆一畫,勾勒出吳小帽和日本爸爸兩人間的真摯情感。 ★主持人、作家/陶晶瑩、 作家、主持人/曾寶儀、 作家、演員/丁寧、 金鐘編劇、導演/杜政哲——感動推薦 ★看著看著就哭了,哭了之後又忍不住笑出來!上萬名網友和演藝圈共同淚推、敲碗出書,終於成真! 「被媒體耽...

  • 詳細資訊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2014「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作品。
    2019「臺北市立國樂團」x「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聯手跨界製作《臺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原著創作。
    楊富閔的心靈小史,語言符碼的跨界想像,看見文學與音樂、文學與偶劇、文學與「文學」的轉譯交錯。五感全開,活跳展演二十一世紀有聲的文學!

    阿嬤的過去式、媽媽的未來式,成就了楊富閔的寫作進行式。 青春的自我,老去的故鄉,流轉而出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小史。

    電子雞、《漢聲小百科》、巴斯克林……楊富閔回憶童年的成長,那些有滋有味教人反覆咀嚼的昔日美好,在城鄉風景和人倫關係的劇烈變動中,似乎也隨著遠逝的歲月而漸行模糊了起來。

    楊富閔以母親為軸心的念想溢於言表。他說蜈蚣陣是自己最心愛的民俗陣頭,「因為是母親緊牽我的手,滿身大汗陪我完成的祈福儀式」。他寫媽媽考到駕照,「我慶幸母親無照駕駛小鄉村長達三十年的紀錄可以了結」,但還是開心不起來,因為媽媽「前些年出了次車禍,理由是她車速給放太慢,綠燈過到路中央紅燈就亮了。」;也寫父母爭執後,媽媽騎機車疾行而去,「可經驗告訴我──母親很快會折回,且會靦腆地說:『北勢洲橋頭,有警察仔佇咧閘。』」警察未必如此勤勞,出了大內便無處可去的母親,總知道如何拿捏情緒的界線。

    楊富閔開創了新鄉土的書寫形式,他通過各種玩耍經驗或研究現場所接觸到的雜什文獻,重新鏈接大內農村的日常記憶。那些生活中必得納入走踏範圍的亭仔腳、寺廟、理髮廳、果園、安親班……等,都是楊富閔銜接鄉村和都市的象徵符碼。一個身影一個腳印,楊富閔走出故鄉,也踏踩出神秘的人類學路線。他反思自我與故鄉的關係,除了真摯的情感,更具備了知性的思智,以及「想為故鄉做點事」的責任擔當,回頭卻發現故鄉原來是偏鄉……

    年輕的臺灣囝仔楊富閔,在書桌上遊走出自己的故鄉,並透過故鄉情事的描摹、記憶與撰述,從認識臺南到認識臺灣,進而追索個人的心靈地圖。「寫成一個老作家。」是楊富閔的自我期許,也是臺灣文學對這位「大內」高手的冀盼。

    【徐至宏封面插畫創作概念】

    最初接觸到富閔的作品,是在看到電視上的花甲男孩,當時被故事中媽媽與花甲,奶奶與家人之間的牽絆感動得濕了好幾次眼框。這次難得有了機會為作者繪製插圖,我覺得作者的書就像是個記憶拼圖,無論是《我的媽媽欠栽培》或是《為阿嬤做傻事》,在閱讀的當下,都像是直接走進了作者所拼貼出的大內的故鄉,那樣深刻的兒時記憶,看著看著,也令人想起自己的童年。看著一棟老宅,一張桌子或是聯絡簿所勾勒出的種種回憶,一個個如同記憶拼圖的物件,慢慢地拼出每個七年級生們也曾生活過的場景,有些已經模糊的、被歲月堆疊的生活一幕一幕又重映在眼前。

    ★二○一九「臺北市立國樂團」x「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跨界製作──《臺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原著作品。
    ★特收錄依書中篇章繪製而成的漫畫,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楊富閔的大內鄉情。
    ★最年輕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專欄作者,最受期待的文壇新生代的散文集。
    ★本書入圍二○一四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王德威、向陽、汪其楣、李渝、季季、周芬伶、洪淑苓、柯慶明、封德屏、郝譽翔、張輝誠、游源鏗、賴清德、鍾怡雯等人誠摯推薦。

    作者簡介|楊富閔

    一九八七年生,臺南人,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目前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臺灣文學、文學寫作與教育。 曾獲「二○一○博客來年度新秀作家」、「二○一三臺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入圍二○一一、二○一四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部分作品譯有英、日、法文版本。 專欄經歷:《中國時報》「三少四壯」、《自由時報》「鬥鬧熱」、《聯合報》「節拍器」、《印刻文學生活誌》「好野人誌」、《幼獅少年》「播音中」、《皇冠》「貴寶地」。 創作出版:《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共二冊)、《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故事書:福地福人居》、《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編有《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與梅家玲、鍾秩維合編)。 文字作品曾獲改編電視、電影、漫畫、歌劇。 喜歡臺語歌、舊報紙、鐵支路。持續努力寫成一個老作家!

    得獎資訊

    ★本書入圍二○一四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8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