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
0 篇書評

還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

2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05/2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04.4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757423
  • 字數: 61,418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4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我習以為常看著死亡在眼前跳舞,
它有時快有時慢,有時奸詐,有時甚至使我灑汗流淚。
人們生到世間是偶然,死是必然
死亡並非心跳停止那一刻才開始──
它是一個過程,且大多沒有絕對時刻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死是這樣地短暫,為何生卻如此漫長? 當呼吸都讓人滅頂、世俗使人憤恨,肯定生命有何意義? 厭世時代絕無僅有的生命指南,日本讀者共鳴「這本書改變了我!」   太宰治曾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叔本華寫下:「一切生命的本質即是痛苦。」   2500年來人類朝朝暮暮地徘徊在生死之間,所求究...

  • 電子書: NT$ 315

      鹽漬入味的雙人苦旅,在英格蘭西南海濱小徑尋找生命的解答。   當摯愛臨終,如何才能不留悔恨?假使生活頃刻分崩離析,我們如何在千里徒步中,重拾愛與希望?   結褵30多年的蕊娜與莫思,遭朋友欺騙,住家與民宿農場被法院查封;莫思又被診斷出腦疾,可能只剩半年壽命⋯⋯轉眼間失去一切的他們,毅...

  • 電子書: NT$ 294

    「對禮儀師來說,死亡或許是重複的, 但對生者而言,每一次的哀傷都是新的, 世界上從沒有一場死亡能夠完全相同。」 ★讓你正視死亡,將來能與至親摯愛,好好道歉、道謝、道愛、道別的一本書★ ★【內附天堂筆記本】做好人生終點前的五大準備,規劃你的美好告別!★

  • 電子書: NT$ 231

    「接體員」大師兄,火葬場報到! 一人答「有」,萬人嗚喔! 【千度高溫火化爐的後台世界】

  • 電子書: NT$ 245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 電子書: NT$ 280

    善終並非遙不可及,條件是必須有所準備 第一手個案接觸經驗,最圓滿的生命自主實踐 拒絕無效醫療,傳達在宅善終、臨終照顧知識 期待走向善終的讀者最佳指引參考

  • 電子書: NT$ 266

    當親耳聽見母親說:「如果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 該如何抉擇?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 面對「送母遠行」的生死之約,最後一段旅程該如何陪伴; 當生命僅餘痛苦,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

  • 電子書: NT$ 228

    練習心安,邁向人生的大自由! 成為醫師,是一種因緣; 成為佛弟子,是另一種因緣。 跟著主動脈半日醫師半日僧的奇幻旅程, 走過他以生命築起的安穩堅固的橋梁, 覺悟地哭、幸福地笑, 而且不經肉體痛苦便能渡河。

  • 電子書: NT$ 280

    時間不是金錢,時間是生命 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至 我們才開始感受到時間的重量 作者金範錫是首爾大學醫院的腫瘤科醫師,十八年來目睹了許多病患整理人生的過程。患者及其家屬,在預定的死亡面前,表露出對人生、對彼此的真性情。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79

    在允許安樂死的社會,死亡可以達到怎樣的境界? ★亞馬遜五星好評★ ★出版者周刊星級評價★

  • 電子書: NT$ 196

    面對COVID-19巨大的危機,我們要到哪裡尋找資源,安定自己的心神呢? 著名作家楊腓力想到向文學與歷史尋求心靈的答案;他閱讀英國的死亡文學大師鄧恩在四百年前所寫的《緊急時刻的祈禱》,竟發現這場我們以為如此獨特的世紀之災,原來前人早已經歷過,而且留下了豐富的筆記可供今日的你我安頓身心。

  • 電子書: NT$ 0

    本書記錄了作者由患癌入院到化療完成的點滴、感受和心路歷程。 這個突如其來的病令他和家人都措手不及,加上當時他正面對創傷後遺症和人際情緒困擾,對他來說,這病簡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本書盼望將治療期間閱讀詩篇所產生的感想記錄下來,內容關於治療與禱告的經驗,作者如何藉此與自己和上帝對話,與詩人共感。 雖然...

  • 特價 電子書: NT$ 221

    人終其一生都背著一只行囊,裡頭裝著我們的所想所望, 也會留下供後人思念的痕跡。 如果要為人生最後的這段旅程收拾行囊,你會想打包什麼? 人皆有死,但你可以優雅轉身 德國老人集居住宅發起人 ╳ 德國安寧療護學程創辦人 聯手打造一場關於生死的對話練習 亞馬遜讀者4.8顆星感動好評︱長踞《明鏡週刊》排行榜...

  • 電子書: NT$ 280

    歐文•亞隆在本書中,以獨樹一格的敘述風格,探討「人之終有一死」這個普世議題。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生命中最艱鉅的挑戰:克服死亡恐懼――就算有最堅固的防衛,我們也無法徹底壓制心底的死亡焦慮,它永遠在那裡,蟄伏在內心某個隱密的深谷裡。

  • 詳細資訊

    我習以為常看著死亡在眼前跳舞,
    它有時快有時慢,有時奸詐,有時甚至使我灑汗流淚。
    人們生到世間是偶然,死是必然
    死亡並非心跳停止那一刻才開始──
    它是一個過程,且大多沒有絕對時刻

    「醫生,請你救救他!」這是從事急重症醫學工作20年的黃軒醫師最常聽到的話。

    不斷和死神拔河的他,看過太多家屬情感上無法接受親人死去,煎熬地懇求急救,病人的肉體在臨終前受到極大折磨、痛苦死去。醫師盡全力最後仍要順天命,黃軒有感而發:「若是多幾分對『生理死』的理解,或許就不會造成生死兩煎熬的遺憾!」

    ✢ ✢ ✢ ✢ ✢ ✢
    黃軒用生動筆法帶讀者重返醫療現場,以醫學解釋臨終前、死亡中的生理變化,試圖打破家屬「前一秒沒事,怎麼下一秒病危?」的迷思。「好死」是人人渴望的最後歸宿,但有時要理解「生理的死亡」,比救治病人還困難,本書無意對死亡做出雄辯,卻希望藉此提供另一種角度坦然接受生命的消逝。黃軒認為「死,不是人生的終結,而是生涯的完成,因為了解真相,才會有正確的選擇。」
    ✢ ✢ ✢ ✢ ✢ ✢

    黃軒同時也以敏銳的醫療判斷,將人性疑雲抽絲剝繭──

    ◆腦中風合併吸入性肺炎、重度失智的老伯伯,忽然清醒認得家人,家屬以為父親「吉人天相」,把不久簽署的DNR拋諸腦後,未料用急救「再給父親一次機會」的結果是?

    ◆身強力壯的男大生,因情緒衝動,喝下不到一瓶蓋的巴拉刈,全身中毒、消化道嚴重灼傷;父母堅持救到底,醫師卻說活下來只有兩種可能……

    ◆媽媽帶著流鼻血的三歲男童到急診室,潰爛的眼角膜、不自然的水泡,卻洩漏這位媽媽沒有說的祕密……

    ◆癌末老婦人因跌倒腦部受傷送醫,急診啟動常規醫療,處理脫水和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是什麼原因讓「維生」治療反過來「危生」?

    ❖ 國內第一本由權威急重症醫師撰寫的死生實錄 ❖
    藉由黃軒的筆,帶你迅速進入分秒必爭的臨床現場,穿越對死亡的層層誤解、恐懼的迷障;有別於一般生死醫療議題的感性敘事,作者著力鋪陳醫療現場的實況,不但擁有令人屏息的即視感,還能透過醫者的雙眼,解開坊間對死亡似是而非的說法。

    ❖ 學校沒教、大人不談的瀕死徵兆 ❖
    醫生是現今最靠近死亡前、中、後期的專業生命處理者,卻很少談死、談生命消逝前的徵兆,黃軒因此才動筆留下臨床見聞:醫療專業上判定的死亡,以及病人和家屬面對死亡的心情起伏。然而在醫療決策的過程裡,還會有諸多民間傳說干擾正規醫療,例如神明附身、印堂發黑、迴光返照、人生跑馬燈、靈魂出竅等,他用醫學專業剖析,讓你近距離觀察且正確理解上述生理徵象向死的過程。

    ❖ 善終,才是對抗死亡的最大勝利 ❖
    人人終將免不了一死,這是一出生就知道的事,當代的科技、知識可說遠遠超過前代,若能看懂更多醫療常識,提早認識、了解、接受、面對死亡,或許可以稀釋死亡所帶來的憂愁、懼怖,進而促成更多「好死」的抉擇。


    心跳推薦

    臺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TEDxTaipei講者 朱為民
    網路知名圖文作家 急診女醫師其實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暨馬偕紀念醫院醫師 楊育正
    台灣正念學學會正念療育培訓師 羅耀明

    ✙ ✙ ✙ ✙ ✙ ✙
    死亡,好像是不能說的「佛地魔」,但黃軒以豐富的臨床經驗,透過生動的故事和精確的醫療判斷,帶讀者從不同角度理解死亡。除了生理面向,就連死亡時的心理狀態、家人面對死亡的焦慮,甚至如何在死亡中追求人生更高的意義,都是書中不可不讀的部分。──臺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朱為民

    身為急診醫師,我們盡力抓住千萬分之一的可能,同時又不能抱持虛幻的期待;黃軒帶大家進入現場,寫出了醫師腦海中各種意欲作為、又小心翼翼的萬種考量,我們也跟他一樣,是醫療現場正面迎擊難題的福爾摩斯。──網路知名圖文作家 急診女醫師其實

    面對病人的最後時刻,我們要如何適當的作為或不作為,讓逝者安詳、生者無憾?
    黃軒以專業和熱情,分享他多年行醫路上學習的生命故事和體驗,讓面對死亡的態度和作為能恰得其分。──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暨馬偕紀念醫院醫師 楊育正

    黃軒揭露重症醫療現場實相,有助民眾排除善終障礙,不因醫療而痛苦活著或死去,是送給自己與家人的禮物!──台灣正念學學會正念療育培訓師 羅耀明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黃軒

    醫學博士,現為重症醫師。
    以最大同理心、積極的專業與熱情,兼具謙卑與柔軟,面對病患與家屬。

    行醫時,總緊握每雙顫抖的手,撫慰在鬼門關前每個驚懼的靈魂。不願見病房中上演悲苦人生,所以總是為病患、家屬、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並落實「善終」。

    相信生命初始因為愛,人間路才能走好;臨終前,因為愛,方能輕安自在走完最後一哩路。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國際醫療長
    ‧衞生褔利部國際合作醫療委員顧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僑教60週年(2015)傑出僑生

    同時擔任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胸腔內科專科暨重症醫學專科訓練指導老師、台中中臺科技大學影像醫學暨放射科學系助理教授、《天下》雜誌/《康健》雜誌專欄作家、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專欄詩人暨作家。

    [著作]
    《肺癌診治照護指南》(原水文化,2009)
    《生命在呼吸之間: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康健雜誌,2011)
    《因為愛,讓他好好走》(寶瓶文化,2015)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1)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6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