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比靜坐禪修更能改善我們的專注力。
過動症、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症狀,都可以透過書中所介紹的十個階段得到戲劇性的改善。
這十個階段,是第八世紀印度佛教聖者蓮花戒,在他的經典作品《修習次第》當中記述的。作者以最完整的描述,作為循序開發專注力的參考架構。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將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說法的語錄合輯,共分為戒、定、慧三冊,內容是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真實體驗,而非只是對經典的詮釋,此為第一部「戒」。 本書深刻釐清一般人對「戒」的排拒和疑惑,其實戒律,是對我們尚不穩定的心予以保護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控,而是讓我們隨時保持覺知和觀照所以,犯戒非關道德的懲罰,只...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想要修練自己,轉化內在的恐懼、憤怒與絕望的人 你有多久沒好好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你的身體時時處於緊張與不安?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人生中,「內心自由」只是手段,「懂得自己」才是目標★ 佛法很深邃,盈滿智慧。 佛法很日常,只是你沒有發現。 怎麼發現呢?從磨練辯思與覺察能力開始。
本書是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尼泊爾的納吉寺,於十四年中為所有求法者所描繪的一張修行地圖,它涵蓋「立斷」之道的所有關鍵要點。首先,祖古烏金仁波切指出,本覺即是存在於一切眾生之內的佛性,而這本覺正是普賢王如來。接著,他教導立斷的前行——「區分輪涅」,我們區分自己平凡的身、語、意是源自正覺狀態的身、語、意。
世界上沒有比靜坐禪修更能改善我們的專注力。
過動症、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症狀,都可以透過書中所介紹的十個階段得到戲劇性的改善。
這十個階段,是第八世紀印度佛教聖者蓮花戒,在他的經典作品《修習次第》當中記述的。作者以最完整的描述,作為循序開發專注力的參考架構。
作者建議以三個技巧「專注於呼吸法」、「安放心智」、「對於覺知的覺知」進行練習。讀者可視自己的程度採用其中一種,而順著階段進步,也可以依序跟隨十階前行。每個階段是否完成,有特定的標準來判斷,並伴隨清楚的徵記。
作者並於內文安插慈愛、慈悲、隨喜、平靜等修行,幫助禪修者培養心穩定的特質。
若要在禪修的路上行進,需要一位合格指導者在關鍵處說明及指導,另外加上對練習的熱情及不間斷地投入,便能在這條路上獲益。
作者簡介
B‧艾倫‧華勒士 (B. Alan Wallace, PH.D.)
一九五○年生於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宗教研究博士。曾於七○年代出家學習藏傳佛教。對奢摹它修行充滿熱情,而被達賴喇嘛鼓勵到印度他的座下學習。禪修超過三十年的經驗。曾為多位西藏的學者與僧侶擔任翻譯。
一九九二年,開始與許多科學家研究專注力的訓練,以及禪修在精神生理上的效應。二○○三年成立聖塔芭芭拉意識研究學院,目前正進行奢摹它專案計劃,是為期一年總共三十人的居家閉關。
他曾著作、翻譯及編輯約三十餘本書,內容涵蓋西藏佛學、醫藥、語言、文化以及科學與宗教的關係。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