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孔河
0 篇書評

盧比孔河

509-27 BC 羅馬共和國的興衰

Rubicon :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the Roman Republic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3/2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080501
  • 字數: 215,163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西元前49年,凱撒渡過義大利邊界的盧比孔河,從此羅馬陷入內戰,羅馬共和國在腥風血雨中轉型為帝國。史上最傳奇的人物躍然紙上,霍蘭以其小說家的筆觸,照亮那個失去的世界,也照亮了我們的世界。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64

    東、西方第一場真正的衝突,從此拉開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序幕,並埋下「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近因。 《波希戰爭》敘述戰爭的前因後果及全部經過,是一部充滿野性的磅礴史詩。書中還原了波希雙方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不論是西元前490年的馬拉松之戰,或斯巴達300勇士在溫泉關隘口血戰「萬王之王」薛西斯,...

  • 電子書: NT$ 403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 電子書: NT$ 560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 電子書: NT$ 560

    英國Profile Books出版社與哈佛大學聯手打造古代史新系列 帶領讀者重回希臘與羅馬時代,了解西方學界當前最新研究成果 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翁嘉聲 審定、導讀 編輯增訂「繼業者王國世系表」、「重要名詞對照表」

  • 特價 電子書: NT$ 506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電子書: NT$ 208

    ~拆解大航海時代的「強國煉金術」~ 改寫歷史的不是偉人名將,而是真金白銀! 從錢眼中,重看大國興衰史後的經濟真相。 ★當當網99.7%好評!

  • 電子書: NT$ 294

    中古歐洲三部曲:《諾曼風雲》、《維京傳奇》、《十字軍聖戰》首度在台面世 縱橫歐洲三百年,攻無不克的海狼傳奇 ★《紐約時報》暢榜圖書 ★長駐Amazon北歐歷史榜圖書前十名 ★書評網站Goodreads 千人以上4顆星評價 一群橫掃歐洲大陸、攻無不克的海上戰狼 一段由長船與戰斧、欲望與貪婪主宰的血...

  • 電子書: NT$ 343

    ★入圍澳洲日報《The Courier-Mail》民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決選 ★Goodreads網站4.2 星評價 穿梭古今,一盡拜占庭帝國的千年興衰史

  • 電子書: NT$ 406

      1.一翻開即是中世紀大事紀,並收錄有大量中世紀版畫、插畫和油畫,可有效輔助愛史者閱讀。   2.本書描寫橫跨十個世紀的歷史與文化波動:人文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發展、歐洲人征服海洋、挑戰教會高壓統治以至推翻封建壓迫……可說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3.國外編者與審定者為本書加入大量且細緻的...

  • 電子書: NT$ 525

    從羅馬帝國的瓦解到宗教改革的興起, 長達千年的「黑暗」是如何奠定了璀璨的文明? 要了解歐洲如何主導世界史的發展, 就必須回望中世紀的璀璨歷史!

  • 電子書: NT$ 532

    哈布斯堡家族,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 哈布斯堡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歐建立綿延數百年的統一帝國? 她又該如何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思潮、法國大革命等時代變局?

  • 電子書: NT$ 380

    20世紀,索忍尼辛:「烏克蘭很快就會看出,分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21世紀,普丁:「我一直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一個民族。」 2014年烏克蘭向西方靠攏, 「迫使」俄羅斯出兵攻打自己「同胞」。 這不是單純的國際競爭與軍事危機的縮影。 背後乘載的是500年來歷任統治者努力打造的民族認同, 更說明烏...

  • 電子書: NT$ 595

      維多利亞時期的大英帝國與沙皇政權下的俄羅斯帝國,十九世紀兩大帝國在中亞展開的「大競逐」,擘畫了今日地緣政治的面貌。

  • 電子書: NT$ 406

    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 電子書: NT$ 780

    「對權力的熱愛最為強烈又不容共享,舉世尊榮的極致來自天下萬眾的臣服。」 雄霸一方的光輝國度,偉大不滅的盛世羅馬 看人類史上最威名遠播的西方帝國,如何走入墮落、衰亡的命運

  • 詳細資訊

    大眾歷史作家湯姆.霍蘭扛鼎之作
    榮獲2004年赫塞爾-蒂爾特曼獎(Hessell-Tiltman Prize for History)

     

    「這是一部絕佳的敘事史……它真的很吸引我,確切地說,令我著迷……內容包含血腥與迷宮似的政治陰謀與鬥爭、精彩的演講、驚人的征服與殘忍的行徑。」──布克獎得主、《贖罪》作者,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

    ★本書榮獲2004年赫塞爾-蒂爾特曼獎(Hessell-Tiltman Prize for History)
    ★美國亞馬遜500位讀者4.5顆星高評價
    ★Goodread 14000位讀者4.2顆星高評價
    ★作者成名之作,2004年出版以來暢銷至今
    ★凱撒渡過盧比孔河,成為歷史上每個關鍵步驟的代表

    在今天,羅馬無所不在,但大都指羅馬帝國,也就是西元前27年從屋大維「奧古斯都」開始的帝國。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羅馬也不是天生就是個帝國,它有段不短的時間以共和國自居,追求自由曾經是羅馬的驕傲,直到凱撒跨過盧比孔河,世界變成我們今天所認識的模樣。《盧比孔河》帶我們回到河的另一邊,一窺令人懷念的羅馬共和國,及其殞落。

    在羅馬建城第705年,西元前49年1月某個昏暗的早晨,凱撒被迫渡過盧比孔河,這條河標誌著義大利的邊界。凱撒是個賭徒,就像他在公共場合上一直是最出色的演員一樣,在本書中他引述了米南德(Menander)戲劇裡的台詞:「骰子已經擲出。」只有成為一個賭徒,並出於一個賭徒的熱情,凱撒才能下令他的軍團前進,越過河流,朝羅馬前進。凱撒死後,羅馬陷入內戰,最終摧毀了羅馬共和國的傳統自由和公民自治,在其殘骸上建立起羅馬帝國的獨裁統治。

    《盧比孔河》描述羅馬從共和國轉變為帝國的過程,也就是西元前509年至西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從建立到結束的歷史。在500年間,羅馬從七丘之城變成跨歐亞非三洲的泱泱大國,但此霸業不是由另一位亞歷山大大帝,而是由一個「共和國」完成的。

    羅馬共和國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從名稱可知它有著無可避免的矛盾與衝突:元老代表貴族,人民包含平民,雖然兩者共有國家,卻是不同等的存在。如何在這兩個群體中周旋取得平衡,是每個羅馬政治家的課題。作者引人入勝的筆觸鋪陳了凱撒一代群雄的故事,將羅馬共和國的落日餘暉,及其在腥風血雨中轉型為帝國的過程,展現在讀者眼前。

    在羅馬共和國的建立和殞落中,從凱撒、西塞羅、斯巴達克斯、布魯圖、克麗奧佩脫拉、維吉爾到奧古斯,歷史上最傳奇的人物躍然紙上。作者在書中為這個偉大文明描繪獨一無二的肖像畫,細細勾勒出各種極端的表現,如自我犧牲、黨同伐異、頹廢、陰謀、戰爭與震撼世界的野心。嚴謹的研究洋溢著活力,再現這個歷史的關鍵時期。在羅馬共和國殞落兩千多年後,那些在共和國上場的男女之「不凡個性」,至今仍令人讚嘆不已。
     

    作者簡介

    湯姆.霍蘭(Tom Holland)

    古代和中世紀大眾歷史作家。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王后學院,曾為BBC改編荷馬、希羅多德、修昔底斯和維吉爾的作品。2007年贏得古典協會獎(the Classical Association prize),這個獎項頒給「對促進古希臘和古羅馬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最大貢獻者」。著有《盧比孔河:509-27 BC羅馬共和國的興衰》(Rubicon: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the Roman Republic)、《波希戰爭:499-449BC第一個世界帝國及其西征》(Persian Fire: The First World Empire and the Battle for the West )、《劍的陰影下:伊斯蘭的誕生與全球阿拉伯帝國的崛起》(In the shadow of the Sword: The Birth of Islam and the Rise of the Global Arab Empire)、《基督王國的鍛造:末日與西方史詩般的崛起》(The Forge of Christendom: The End of Days and the Epic Rise of the West)等。除了大眾歷史書,他也寫過不少帶有歷史元素的奇幻小說。他也是廣播和電視節目製作人,製作類型從希臘羅馬、恐龍化石到伊斯蘭,可說是面向多元的作家。目前他與家人住在倫敦。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專職譯者,相關譯作有《拜占庭帝國》、《盧比孔河》、《波希戰爭》、《柏德嫩之謎》、《神的演化》、《在智慧的暗處》等。

     

    媒體推薦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神奇海獅(歷史部落客)
    SADE(德國耶拿大學中世紀研究所博士生,故事網站專欄作家)
    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

    各界讚譽

    「這是一部絕佳的敘事史……它真的很吸引我,確切地說,令我著迷……內容包含血腥與迷宮似的政治陰謀與鬥爭、精彩的演講、驚人的征服與殘忍的行徑。霍蘭的敍述清晰,步調拿捏得恰到好處。他並沒有對羅馬和我們的時代做出浮泛的對比,你可感覺到自己正透過他,見證了長久以來對權力與和平進行調合的困難。」──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布克獎得主、《贖罪》作者,年度選書

    「精彩極了。我要感謝作者將羅馬帝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我眼前,也讓其所產生及影響過的人物躍然紙上。」──喬安娜.特羅洛普(Joanna Trollope),英國暢銷作家,《觀察家報》(Observer)2005年年度書院

    「在我讀過關於羅馬帝國的史書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霍蘭的《盧比孔河》。」──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英國首相、通俗歷史作家,《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2005年年度選書

    「古典通俗史的絕佳範例……述說了一段引人入勝的歷史……自賽姆(Ronald Syme)的《羅馬革命》(The Roman Revolution)以來,關於羅馬共和國晚期最具可讀性的著作……下回若有人問我為何我們應該研究羅馬歷史,《盧比孔河》將成為我推薦的第一本書。」──邁爾斯(Richard Miles),英國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迦太基必須毀滅:古文明的興衰》作者,《衛報》(Guardian)

    「這是羅馬對共和主義進行實驗的故事,其中包括凱撒、龐培、加圖和西塞羅這些巨人。內容全然地清新、機智風趣並具有嚴謹的學術性。」──安德魯.羅伯茲(Andrew Roberts),歷史學家、《邱吉爾:與命運同行》作者

    「令人瞠目結舌……從任何標準來看,《盧比孔河》豐富得太不尋常,對大量但過多人物的描寫讓人動容。花名冊的內容遠遠超過馬略、蘇拉、龐培、克拉蘇、凱撒和西塞羅這些預期中的人物。都會美型男、高級生蠔供應商、過譽的桌上舞者、後巷妓女與小咖政治玩家應有盡有──所幸並非全都能夠指名道姓。霍蘭讓他的敘事保持在大賽馬車的速度。」──科里.布倫南(Corey Brennan),《羅馬共和國的統治》作者,《新聞日報》(Newsday)

    「不論對古典學者或當代政治系所的學生來說,霍蘭對羅馬共和國最後一個世紀的敘述都相當合時。它讓讀者看見一個系統緩慢而血腥的崩解,引人入勝之餘,還是個寓意十足的故事……。本書扣人心弦的敘述,使那些曾經塑造當今世界卻泰半被遺忘的人物與事件一一復甦。有鑑於兩個帝國型共和國許多相通之處,本書可作為大西洋兩岸資深政治家具啟發性的海灘讀物。」──安東尼.艾福瑞特(Anthony Everitt),《羅馬的崛起:西方史上最偉大帝國的建立》作者,《獨立報》(Independent)

    「古代歷史生活在這場動蕩事件的生動編年史之中,這些事件促使凱撒穿過一條小河,劃開了羅馬共和國與災難性的內戰。霍蘭以其廣播界傑出人才和小說家的敘事才華,讓讀者深深陷入陰險的羅馬政治當中。」──布萊斯.克里斯汀森(Bryce Christensen),美國圖書館協會《書單》雜誌書評(ALA Booklist Starred Review)

    「霍蘭筆下充滿奇妙的熱情……這是一次愉快的閱讀過程,也是一本絕佳的學術著作。作為一本羅馬史導論,恐怕難有出其右者。」──馬修斯(Christopher Matthews),《每日郵報》(Daily Mail)

    「《盧比孔河》是一項傑出的成就,即使政治潮流改變也值得一讀……想了解羅馬共和國歷史的入門讀者,若對聆聽他人喋喋不休述說羅馬人為我們留下什麼感到厭倦,但仍想知道羅馬人為他們自己做了什麼(以及如何做),這本書可說是絕佳選擇。」──斯托瑟德(Peter Stothard),《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帶著絕大的風趣、活力和洞察……重新述說羅馬共和國最後幾十年的血腥戲碼……這齣戲裡的角色何其不凡!作者以小說家的筆觸讓角色復活了,不只照亮那個失去的世界,也照亮我們的世界。」──哈特(Christopher Hart),《星期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霍蘭具有罕見的天賦,能夠讓深奧的學術研究變得明白易懂且扣人心弦。一部精彩且完全把人攫住的著作。」──威爾遜(A. N. Wilson)

    「霍蘭的《盧比孔河》讓歷史讀起來宛如驚悚的黑手黨史詩。在我這種普通讀者看來,一些原本只是隱約聽過的羅馬時代名人,全都變得栩栩如生。」──葛里夫.瓊斯(Griff Rhys Jones),年度選書

    「羅馬共和國如日中天時的歷史……此書的刺激之處在於,不論是一座山或一個文明,一旦抵達巔峰,向下墜落勢所難免。」──班布里奇(Beryl Bainbridge),年度選書

    「這是一本對於羅馬共和國最後的日子,傑出且可讀性極高的研究。」──貝利(John Bayley),年度選書

    「一位述說細節的真正行家……《盧比孔河》無與倫比地扯下凱撒等人冠冕堂皇的道德外衣。」──斐德列克.拉斐爾(Frederic Raphael),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作家,《星期日時報》(Sunday Times)

    「這是霍蘭對於羅馬共和國覆亡的傑出新研究……可謂新生代作家重新對羅馬的評估。」──羅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驚悚作家協會大獎得主,《獵殺幽靈寫手》作者,《星期日時報》(Sunday Times)

    「我們會接觸到古代史,通常不是透過學術著作便是透過古裝動作片。霍蘭的成就在於擷取二者之長,寫出一部現代氣息濃厚、節奏感十足而且評述精到的歷史作品,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斯佩勒(Elizabeth Speller),《觀察家報》(Observer)

    「羅馬共和國贏得了一個帝國,但在過程中毀掉了自己。霍蘭述說這件事如何發生,講得氣韻十足……筆法精通有如麥考萊(Macauley)。」──馬西(Allan Massie),《觀察家雜誌》(Spectator)

    「引人入勝……一種活潑的敘事風格……一個徹底有價值且適時的寫作計劃,這部關於那影響西方歷史甚鉅的時代之記述,成功做到明白易懂又不失之過簡。」──艾爾斯(Harry Eyres),《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清新、傳神……霍蘭的強項在於敘事史,關於西元前100年到44年糾葛的政治事件,沒有比《盧比孔河》更佳更清晰的嚮導……古代史若要重新吸引大批讀者,有賴《盧比孔河》此類著作鋪路。」──麥克連(Frank McLynn),《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盧比孔河》不是枯燥的史著,它具有高度的可讀性,是嚴謹學術與活潑敘事的完美結合……霍蘭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有時他們甚至會說話。」──威沙特(David Wishart),《蘇格蘭人》(The Scotsman)

    「霍蘭為羅馬世界畫下一幅鮮明的社會肖像……本書是小布希理想的床頭讀物。」──黑廷斯(Max Hastings),《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很有爆炸性……這是一部關於羅馬帝國晚期、兼具嚴肅和睿智的歷史,近乎小說所能達到的地步。聚焦於人物和他們的互動,敘事技巧跌宕起伏,以銳氣和熱忱寫成……它是為我們的時代而寫的歷史……我們可以想像一位有如伍佛維茲(Paul Wolfowitz)的古典學家在白宮裡拿起這本書,要找出與那些難搞的中東人交涉的方法……一本極度讓人愉悅的書,也是對於晚期羅馬共和國相當銳利的『解讀』。」──鍾斯(Peter Jones),《BBC歷史雜誌》(BBC History Magazine)

        「羅馬城市生活迷人的畫面……在這個故事各個層面,霍蘭嫻熟地使我們對羅馬人既陌生又熟悉。」──《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極其聰明,充滿活力和機智。」──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

    「最清晰、最引人矚目的作品……歷史悠久的刺激之旅。」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

    「燦爛……豐富……霍蘭德以即時感,小說家的熱情與節奏來寫歷史……精妙而有趣的敘述抓住了共和國的範圍和戲劇性,並將其迷宮般的元素塑造成一個單一的連續體。」──休斯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

    「霍蘭以其出色小說家的寫作技巧,記載了羅馬共和國活潑的特質及導致其滅亡問題,並編纂了引起轟動的政治和歷史陰謀的故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霍蘭讓見於數千種教科書裡的名字活過來了……給予他們生命及與當代的相關性……值得推薦給對古代世界感興趣的人。」──《好書指南》(Good Book Guide)

    「好讀、精彩……對古代史感興趣者必讀之作。不過,它比許多直接談論當代政治與社會議題的書籍更關乎於我們的現代文明……霍蘭吹走一個古代文明的蒙塵,顯見過去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星期日商業郵報》(Sunday Business Post)

    「霍蘭讓一批大相逕庭的人物變得栩栩如生,他對於古羅馬人使詐、奢侈與卑鄙的描寫深具娛樂性。」──《黃昏先驅報》(Evening Herald)

    「盧比孔河對羅馬人來說意義甚大,是羅馬人心裡的邊界。因為經過王政時代的糟糕統治,羅馬人後來建立了共和體制;但隨著物換星移,千瘡百孔的共和體制變得腐朽。羅馬要存續下去便需要蛻變。曾有幾個能看清迷霧的人嘗試變革,但他們都無法留下徹底的改變。唯有那橫空出世的天才凱撒,帶領羅馬軍團越過那條邊界,挑戰擁有最高權力的元老院。那是一個重要的訊息,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羅馬人跨越心中那條邊界,讓人心裡明白,這個腐朽的共和體制並非不能撼動。歷史告訴我們,只有這個人能夠成功,而一切的答案就在這本書當中。」──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6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