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的遺民:調景嶺的滄桑歲月與愛的軌迹
0 篇書評

荒原上的遺民:調景嶺的滄桑歲月與愛的軌迹

  • 出版日期: 2013/05/1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5.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624574616
  • 字數: 80,541
紙本書定價:NT$ 392
電子書售價:NT$ 31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當初的調景嶺,原屬一個極為偏僻的荒山,杳無人煙的野嶺,在國共內戰、社會不安的時代中,這地方竟成為那些為躲避戰禍、追求自由的人士其安身立命之地。

《荒原上的遺民》是一部充滿明慧判斷和真誠情感的作品。本書敍述了香港回歸前全被清拆的調景嶺這個區域的苦難和奮鬥的往昔,並記載了戴大衞牧師貢獻於香港學生輔助會的全部過程,內容真實而豐富,加上作者的由衷感想,感人至深。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 出版日期:2016-07-31
    電子書: NT$ 420

    作者將個人生平與大時代的動盪連結,從袁世凱稱帝至文化大革命,其家族與自身之成長過程歷經波波折折,卻依舊掙扎著想在亂世中一圓自己的夢想。這使得本書兼具歷史記憶紀錄、報導文學與勵志小說的性質。 作者文筆流暢,情感真摯動人,並就書中所載之生平,附上許多私人珍藏之珍貴歷史照片。

  • 電子書: NT$ 99

    「中港矛盾」並不是一個新鮮詞彙。 從「蝗蟲」論、到反水貨客運動、民主牆風波、 再到反修例運動中的付國豪事件,似乎中港兩地人之間總有不能完結的摩擦。而有一群人則是始終被裹挾前行的,他們是接受著中港兩地的文化碰撞、經歷過兩種不同政治實踐空間的群體——「港漂」,泊於邊城、棲身夾縫。 港漂一族正享受著兩...

  • 電子書: NT$ 265

    本書為六四民運領袖王丹的第一本個人完整回憶錄。由王丹親自執筆,藉由回顧他從小到大的日記,爬梳他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折。除了批露自身成長與心路歷程外,王丹也試圖以呈現其個人記憶全像來完成其身為「六四」重要成員所應負的歷史責任──還原他個人所知所為的部分歷史面貌。王丹想傳達的就是他這樣一個人,在一個國家中,...

  • 電子書: NT$ 245

    「六四是墳墓,埋葬了三十四歲的我!」 一九八九年,劉曉波因參與了「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被捕,遭羈押年餘後,寫下《悔罪書》而獲釋。但重獲自由並未讓這位溫厚的知識分子心靈平靜,「各種問號折磨著我,儘管在表面上我的生活是平靜的,但內心深處的掙扎一刻也未停止過。而最根本的問題是: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

  • 電子書: NT$ 420

     ★★★★★ 總是在要求別人道歉的中國 ★★★★★ ﹡瑞典脫口秀諷刺中國遊客習慣不佳,中國怒稱用心險惡! ﹡義大利精品D&G「起筷吃飯」廣告引起公憤,上海大秀被迫取消! ﹡APEC高峰會要求修改領袖會議宣言,中國官員怒闖巴紐辦公室!

  • 電子書: NT$ 455

    徐承恩撰寫《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為的就是要抗衡香港人缺席的主流史觀,並確立香港國族的歷史地位。 因為目前在香港,歌頌中國帝國主義的歷史書寫實在太多,西方既有的香港史論述亦未能避免東方主義的迷思,令香港人的立場往往被有意無意地忽視。

  • 電子書: NT$ 100

    《大腳印兒》與當下中國的秘密挨得很近,甚至已經是一次侵入。 (李海鵬評語) 這是一本在中國和境外都沒有機會出版的紀實作品,因為它只信奉歷史記述的理性視角,沒打算討好任何一邊的價值趣味。書裡呈現的是中國人熟悉又陌生的2008年的倉皇世事,專注於內裡的細節與邏輯——就如同他引領...

  • 電子書: NT$ 270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一個有「思想犯」的年代。六名年輕女性白白失去了青春、自由,甚至生命。「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戶籍所在地。一九五○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曾經關過一批女思想犯,她們稱為「綠島女生分隊」。 無法想像的監獄生活,出獄之日遙遙無期,對家人親友的掛念、對未來的茫然,衝擊著她們...

  • 電子書: NT$ 196

    本書作者牧會多年,他開宗明義指出,今日香港大部份堂會的本質確是有限公司。堂會公司化體制大大削弱了信徒群體的有動力,也扭曲了原本應充滿活力的教會觀、事奉觀,令堂會牧者和領袖們被堂會營運和人事管理問題弄至疲於奔命。作者希望透過本書,分享過去在牧養工作上的反省與體會,從而刺激更多牧者、領袖及弟兄姊妹關注有...

  • 電子書: NT$ 180

    「碰到『要錢還是要命』的政府,為什麼我就要趕快把錢送上?」 本書收錄梭羅最具影響力的兩篇演講〈公民不服從〉與〈沒有原則的生活〉,為梭羅逝世150週年紀念全新中譯本,帶你重新認識近代史上最叛逆的靈魂。

  • 詳細資訊

    香港曾經有一個不祥之地,稱為「吊頸嶺」,即後來被稱為「調景嶺」的地方。

    後來,這個號稱「小台灣」的地方,成為了「中華民國」在香港的象徵,從此使它披上一層極為神祕的面紗。

    當初的調景嶺,原屬一個極為偏僻的荒山,杳無人煙的野嶺,在國共內戰、社會不安的時代中,這地方竟成為那些為躲避戰禍、追求自由的人士其安身立命之地。

    《荒原上的遺民》是一部充滿明慧判斷和真誠情感的作品。本書敍述了香港回歸前全被清拆的調景嶺這個區域的苦難和奮鬥的往昔,並記載了戴大衞牧師貢獻於香港學生輔助會的全部過程,內容真實而豐富,加上作者的由衷感想,感人至深。

    香港調景嶺的點點滴滴,彈指一揮間,足以見證大時代的苦難和變遷,應該被後人憶念。

    書內有很多珍貴照片由作者及作者的好友提供,追憶往事之餘,亦有助讀者一睹當時調景嶺的人文景貌。


    |作者簡介|


    計超,一九四九年生於上海,一九六一年從滬來港,翌年經將軍澳靈實醫院司務道宣教士介紹後,入住調景嶺學生輔助社馬可紀念之家(即現在香港學生輔助會前身),當時曾就讀於小區信義小學和慕德中學,筆者愛好文學,經歷八年時間,完作這本關於調景嶺歷史集。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