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守望人
0 篇書評

黎明的守望人

殖民帝國、人口流動、技術革新,見證海洋串起的全球化世界

The Dawn Watch : Joseph Conrad in a global world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7/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2624302
  • 字數: 218,017
紙本書定價:NT$ 630
電子書售價:NT$ 441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在首部曲《黎明的守望人》中,作者瑪雅‧加薩諾夫教授透過小說家康拉德的人生經歷與文學作品,探索19到20世紀動盪轉變的全球化時代。但為何是康拉德?其實康拉德的名著的《黑暗之心》曾被質疑,認為那是一種帶有白人歧視眼光的作品。但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卻認為這本書可以反映出殖民帝國裡的白人到底在想些什麼。康拉德值得今日的我們繼續閱讀。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03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 特價 電子書: NT$ 506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 電子書: NT$ 525

    本書作者席代爾主張,統一其實不利於制度競爭與經濟創新。如果人類過去從未逃離大一統帝國,那很可能就不會出現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今天的我們也無法逃離無知、壓迫、匱乏與疾病。 換句話說,羅馬帝國滅亡後的千年分裂,正是歐洲日後在十七、十八世紀得以率先走向現代化的先決條件。如果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或者羅馬式大...

  • 電子書: NT$ 599

    野心勃勃,全球化的開路先鋒 他們不凡的故事,也是帝國的祕密歷史 本書以帝國收藏家與藏品的視角,描繪百年間英國如何經營東方、遭遇困難以及與法國的爭奪主導權。

  • 電子書: NT$ 550

    歷史是贏家寫的 那失敗者的聲音呢? 新生代最才華洋溢的歷史學家瑪雅‧加薩諾夫力作。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電子書: NT$ 560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64

    東、西方第一場真正的衝突,從此拉開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序幕,並埋下「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近因。 《波希戰爭》敘述戰爭的前因後果及全部經過,是一部充滿野性的磅礴史詩。書中還原了波希雙方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不論是西元前490年的馬拉松之戰,或斯巴達300勇士在溫泉關隘口血戰「萬王之王」薛西斯,...

  • 電子書: NT$ 420

    從二○一一到二○一六年,何偉以《紐約客》特派記者身分,舉家遷往開羅,報導自二○一○年末「阿拉伯之春」後,埃及所受的影響以及局勢變化。在這五年內,埃及經歷了兩次總統更換以及軍事政變,在他筆下,就像是在為最古老文明記錄一段劇烈動盪的片段現代史。

  • 電子書: NT$ 476

    難道只有暴力,才有可能打破不平等的社會? 英國《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商業圖書決選 史丹佛大學知名歷史學教授沃特.席代爾,剖析自石器時代到今日,人類社會貧富不均的萬年大歷史!

  • 電子書: NT$ 406

    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 電子書: NT$ 735

    貫串一個傑出民族、文明和語言的宏大歷史, 將一千五百年前的沙漠詩歌與今日的國際情勢、戰爭創傷相互串聯── 著名阿拉伯語學者、當代旅行文學名家旅居阿拉伯世界近四十年 提姆•麥金塔―史密斯傾力巨著 跨越三千年、三大洲,理解中東與阿拉伯世界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560

    六千年前的歐亞大草原並非蠻荒之地,而是印歐文明的起源地! 草原居民駕著猶如現代跑車的四輪車、馬戰車,循著大草原四處移居, 無形中推動了歐亞大陸的文明演化,開創最早的「全球化」時代!

  • 電子書: NT$ 476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 電子書: NT$ 630

      本書作者安東尼•瑞德是國際上研究東南亞的第一人,他的研究不是從決定歷史的所謂大事件出發,而是注重環境、地理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年鑑學派的研究方法,因此有「亞洲的布勞岱爾」之稱。瑞德堅持全球史的研究視角,印度、中國、伊斯蘭、近代歐洲的力量在這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相遇、交織和互相影響,正是東南亞在全球史...

  • 詳細資訊

    新生代最才華洋溢的史學家瑪雅‧加薩諾夫的「帝國移民三部曲」
    2020年首度在台上市

    《黎明的守望人》、《新世界的流亡者》、《大英帝國的東方歲月》是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瑪雅‧加薩諾夫的三部力作。在這三本書中,她透過三種人物:小說家、美國獨立中的保皇黨、帝國的冒險收藏家,勾勒出這群在18-20世紀的殖民帝國中移動的人物形貌,以及全球化漸漸形成的過程。

    「極富啟發性與同理心的絕佳之作。」──約翰‧勒卡雷(諜報小說大師)

    在首部曲《黎明的守望人》中,作者瑪雅‧加薩諾夫教授透過小說家康拉德的人生經歷與文學作品,探索19到20世紀動盪轉變的全球化時代。但為何是康拉德?其實康拉德的名著的《黑暗之心》曾被質疑,認為那是一種帶有白人歧視眼光的作品。但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卻認為這本書可以反映出殖民帝國裡的白人到底在想些什麼。康拉德值得今日的我們繼續閱讀。

    康拉德身處19-20世紀之交,以一名波蘭難民的身份來到英國,此後,馬來亞、剛果、加勒比海都有他船員生涯的足跡。見證了當時三大成就:蘇伊士運河開鑿、鐵路開展、海底電纜,他也體驗到因為輪船發明讓帆船上的海員失業,同時又加速洲際間通航的便利性。在甲板上,更目睹了逐漸縮小的世界,從陸地到海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靠近,空間壓縮帶來顛覆性的變革。這個世界便是我們今日的全球化世界。當然,康拉德的旅程體現了世界的「全球化」,他的文學造詣更留下了難得的精彩紀錄與歷史軌跡。

    二十世紀初,移民問題、資本主義全球化與民族主義之間的緊張性,再加上通訊技術革命,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從那個時代起,無人是孤島,也無人可以獨居而活。但並非人人都能有所體會,康拉德比同代人更能覺察他們正在經歷一場不復返的轉變。而且他還能預言這些轉變會帶來哪些問題,並寫入他的小說裡。對他而言的新科技發展會面臨的問題,在今日網路時代的我們其實也正在發生,至於反殖民主義的浪潮,則又可對應21世紀的各類衝突與恐怖攻擊。本書作者以歷史學家的獨到見解,帶領讀者見證康拉德的筆下世界,認識全球化如何生成,並形塑我們今日的世界。在作者眼中,康拉德是見證新時代的先知。


    作者簡介
    瑪雅‧加薩諾夫Maya Jasanoff
    是哈佛大學歷史學庫利奇講座教授,著有得獎作品《帝國邊陲:歐洲人在東方的生活、文化與征服,1750-1850》(2005年)以及《被自由放逐的人:革命世界裡的美國保皇黨》(2011年),後者獲得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非小說類獎項以及喬治華盛頓好書獎。加薩諾夫在2013年成為古根漢研究學人,2017年獲得非虛構歷史獎最高獎金的溫德姆坎迪爾文學獎非小說類獎項,她的論文與評論經常刊登於《紐約時報》、《衛報》與《紐約書評》等報章雜誌。

    譯者簡介
    張毅瑄
    台大化學系、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譯有《哺乳動物們》、《地球毀滅記》、《古典洋裝全圖解》等書,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若以求知的觀點看待一切,所有的事都是好事」。

    媒體推薦

    ◎國際好評

    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薩諾夫所撰寫的「帝國移民三部曲」,透過政治權力核心之外諸多人物的閱歷與遷徙足跡,勾勒出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帝國主義演變至二十世紀全球化時代的開拓與失落。康拉德的世界闖蕩、人生飄泊,以及斜槓履歷成為這一幅宏觀圖像中最為生動的身影。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巧妙融合傳記敘事、史學分析與文學解釋,讓讀者得以一瞥康拉德小說中那些在一個迅速失去界限的世界裡,走得太遠的脆弱個人之命運。加薩諾夫以富說服力的方式向我們證明,這位小說家一直具有詮釋當今(後)現代地緣政治與文化難題的資格。
    ──《書目雜誌》星級評鑑(Booklist (starred review))

    就算我們不認同康拉德的價值觀,作者寫道:歷史有如為現今所開的一堂心理療程,讓它說說關於自己爸媽的事。她這話說得既正確又詼諧。閱讀《曉班》能讓我們看見自己在許多方面都是康拉德的孩子,就算《吉姆爺》是你高中時代的惡夢,《曉班》也能讓你想把它拿起來重溫。
    ──約翰‧鮑爾斯(John Powers),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

    此書在形式上是約瑟夫‧康拉德傳記,但事實上她藉由康拉德在述說世界史的一整個階段……瑪雅‧加薩諾夫讓我們能以二十一世紀的角度審視康拉德。
    ──《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康拉德的人生故事已經被說過很多次,但瑪雅‧加薩諾夫這本書因其生動又富想像力的內容脫穎而出。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瑪雅‧加薩諾夫的傑作……她是年輕一代最才華洋溢的史學家之一,寫出我們這時代關於殖民主義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威廉‧達爾林普(William Dalrymple),《衛報》(The Guardian)

    得獎資訊

    ◎坎迪爾歷史獎(非虛構歷史獎獎金最高)
    ◎紐時書評最受注目好書
    ◎紐約時報百大好書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非小說類獎項
    ◎喬治華盛頓好書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0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