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書共19本
葉嘉瑩是當代講授詩詞最富盛名、影響力最為深廣的國寶級學者。
這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以其生動優美的語彙和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受,跨越時空的阻隔,去體味挖掘詩人詞人複雜敏感的內心世界。
寫給生於荒亂年月、默默承擔憂患, 卻以最真自我回應時代、擁抱時代的理想之人。 2020年BBC熱播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重要參考作品 史學大家洪業唯一專述,中外學界公認關於杜甫研究最重要的著述。
書中就「興」的作用,列舉陶淵明、杜甫、李商隱三位身世、風格各異的詩人作品為實例,從形象、結構上剖析其所傳達出感發生命的深淺厚薄,理論與例證相輔相成。在淺顯雅潔的字句中,引領讀者體會古典詩歌的精粹。
在喧嘩巨變的時代, 楊照招魂那位講故事的人, 重整金庸筆下的山河歲月。 「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金庸導讀;對於早已熟讀金庸者,這更是一本知音之書。」
中文系、歷史系、台文系、電影戲劇系、藝術系所師生必讀! 從白先勇、王文興,到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 從導演楊德昌、侯孝賢,到蔡明亮的台灣新電影浪潮 討論現代文學、鄉土文學,到台灣新電影的崛起與興盛 「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在台灣當代文學的生成與發展 台灣文學研究者張誦聖《現代主義‧當...
法國小說家福樓拜(1821~1880)認為,世界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作家必須細密觀察,用心描寫,而創作者不該在作品裡表露自己的觀點,這些創作觀和風格影響後來的小說家十分深遠。《波法利夫人》對虛偽的社會面貌看似未加批判,但客觀、冷靜而精確的描寫,表現出來的悲劇氣氛和控訴力量反而更強。
本書作者慕清研讀《詩經》多年,書稿中的文章是她對《詩經》部分篇章的精彩品讀,內容通俗易懂,文字優美。該書按照每月三篇的形式進行統編,每篇分別包括詩經原文、譯文、解讀內容,配以插畫等,以期將《詩經》的學習融入日常的生活中,給讀者提供一本深度與美兼具的《詩經》通俗讀本。
從秦漢以迄隋唐,詩人何止千數,筆者將往昔所欣賞、所熟知的詩人挑出六十位,按其生年先後,逐一介紹給讀者,讓我們共同來分享其詩趣巧思、生活遭遇;那些詩人就是:屈原、宋玉、蘇武李陵、蔡文姬、王粲、曹植、阮籍、張華、左思、陸機、陶潛、謝靈運、鮑照、杜審言、沈約、謝眺、庾信、薛道衡、楊廣、王績、駱賓王、盧...
★日本企業界人士案頭必讀之書的當代解讀 ★南懷瑾等人推崇信奉的人生智慧 懂得人情世故,徹悟處世真諦, 將能為人生帶來大大轉變!
熱心冷眼看紅樓人物 溫暖而同理地感受每個人物的生命處境 理性而客觀地分析每個人物的性格特質 賈寶玉和香菱、或晴雯、或襲人、或薛寶琴的關係 在紅樓情榜上,別有深刻意義
◎朱宥勳導覽二十世紀台灣文學十場論戰的章回故事書。 ◎由文學戰神擔任「場邊球評」帶團觀戰,特別能看出論戰煙硝裡的個中三昧。 ◎台灣文學是從論戰中開始的,小從使用的文字、語言,大到意識形態,台灣文學從來沒有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這件事,我們現在可以擁有的自由與空間,都是從各種議題一場一場論辯過來的。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主編,38 位作家全明星陣容、35 章全方位涵蓋的書寫指南 小說、劇本、遊戲等故事開發必備工具書 ◆ 提筆寫作前,捫心自問: 靈感哪裡來?該上哪裡找資料?怎樣安排寫作時間表? ◆ 寫作進行時,你可能會遭遇到: 對白怎麼寫才精采?角色該如何刻畫才引人入勝?犯罪詭計是怎麼設...
◎ 戒嚴時期台灣小說家故事全新改版,新增〈新版前言——遙遠的回音〉! ◎ 「我希望可以在這系列文章裡,讓文學讀者重新認識台灣的作家前輩,認識他們的精神、意志與勇氣;我也希望可以稍微讓非文學讀者感受到,就算你未必嗜讀文學作品,這些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及其對世界的熱情與執著,都有如小說一樣精彩。」...
繁體中文初版於2018年發行;本書為二版(改版) ▎近半世紀暢銷百萬冊.非虛構寫作殿堂級教本 ▎ 「雖然這本書講的是寫作,但是絕對不是只寫給作家看的:書中的原則適用於任何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寫東西的人。」 《非虛構寫作指南》是給整個世代寫作者的一部聖經, 如果你想找到訣竅,寫出簡潔又有渲染...
戰後台灣白色時代繪景,民間記憶的甦醒…… 他們的生涯,如今一樣鮮活,你我一樣真摯,原該花朵一樣盛開,但白茫茫大霧,籠罩了一切…… 賴香吟接續《天亮之前的戀愛》的時代素描──台灣戰後身不由己的半世紀,化為小說來到眼前,他/她們即是我們;過去,還在等待開始。
本書選擇二十四首詩經的作品,從淺而深,從感情的起始到複雜的情思變化及生活風情。作者施逢雨以豐富的學養,及敏銳而流暢的解讀功力,將詩經中的情感與美好,傳遞給讀者。並有翔實的註解,幫助讀者理解詩經原文。插畫家的每一幅作品都鑲嵌著自己的感情體會,畫中除了有詩意,也有故事性。絕對是耐人品味細讀的好書。
詩歌是永恆的,一寫完一發表,便會很強悍的以它本來的姿彩和風格活下來,而隨後跟上來的賞析文字,總能保留住那股熟悉的芳香,不會因時間的消逝而走味。
★國文課閱讀補充最佳文本★ ★為每一個閱讀經典的讀者,提供一條參考方法的路徑★ 一字一詞多詩意,一草一木總關情 穿越三千年旖旎時光,讀懂詩經草木中的浪漫詩意 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美麗邂逅的 《詩經》筆記體讀本
在大約一年的時間內,透過電子郵件,作家吉奈向艾諾提出關於寫作的提問。 從說明自己對於寫作形式的探索,談到身為階級「叛逃者」的罪惡感;從如何看待文學,談到她想寫下現實的慾望;從描述自己喚醒記憶的方式,談到人們對精神分析之於寫作的誤解;從每本作品各自的成書過程,談到她的日記與訂定寫作計劃的方法;從她對超...
《沈從文自傳》合《從文自傳》與《邊城》於一帙: 《從文自傳》從童稚打架、逃學起筆,到入伍當小兵,復又棄軍從文,上北京求學,一心成為作家。說曰自傳,其實不過年方二十,流離的傳奇故事蘊藏無盡的熱情,從而激起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樸實文字的背後隱伏著傷懷悲痛,亦見證記錄了大時代的變遷。 《邊城...
★ 臺大網站總點閱數超過410萬,華人世界最受歡迎的《紅樓夢》線上課程 ★ 臺大中文系教授歐麗娟權威導讀,推出至今最完整、最翔實、最精彩的公開課文字紀錄!
本書中選錄的十五位民國初年的現代名家,包括魯迅、劉半農、許地山、冰心、周作人、朱自清、胡適、徐志摩、巴金、林語堂、茅盾、郁達夫、沈從文、老舍、豐子愷等,皆是一時之選,他們的文字或樸實簡潔,或幽默諷刺,字裡行間皆流露真情實感,充滿哲思,是值得細心閱讀、用心體會的散文佳作。
日本文學名著的教科本 本書作者以「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的態度,把滋育戰後台灣新生代文藝青年,閱讀與寫作養分的日本文學名著,共五十冊,用簡略而要點的寫作,傳述情節,理解心得,再把這些經典名著的優雅、華麗、魅惑,關乎人情世故、情愛眷戀,乃至物哀哲學、滅絕美學,詳盡敘述。作者親訪經典作品相關...
六神磊磊,本名王曉磊,2013年開設「六神磊磊讀金庸」公眾號,文章閱讀數均超過10萬次, 被中國權威數據機構「新榜」,評選為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之一。 六神磊磊表示金庸小說總共12部,但總結只有兩句話,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本書是賴俊雄教授為華語文學界所撰寫的專著。縱論當代文學研究主要的理論現象、大師巨作,以及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與其他人文學科的互動方向。賴教授是臺灣英美文學領軍者之一,致力理論研究多年,在新作裡他不僅介紹晚近西方學界眾聲喧譁的流派,同時思考立足臺灣的我們與世界理論對話的可能。……此書可謂多年來僅見的大型...
《時間之書》是里爾克最著名的抒情詩集。分為<僧侶生活之書>、<朝聖之書>、<貧與死之書>等三部。台灣詩人方思把書名譯為《時間之書》,然而詩作主題和時間並無直接關係,詩集處理的主題是「祈禱」。中國詩人綠原譯本命名為《定時祈禱文》,楊武能譯名《祈禱書》,較為貼切原意。台灣不少詩人受此詩集影響,瘂弦自此詩...
暢銷書《六神磊磊讀金庸》系列作品 ◎「讓你特別舒適的人,可能另有所圖。」《雪山飛狐》的南蘭這樣踩了雷。 ◎「越聰明的女人,越要按捺替別人安排一切的衝動」,別成了《天龍八部》的阿朱。 ◎「做人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否則像《倚天屠龍記》的紀曉芙,好心沒好下場。 六神磊磊曾說,自己的本業就是...
◎工作輾轉各處,無法安定?一生漂泊的蘇東坡,「應似飛鴻踏雪泥」。 ◎人生的不公不義,是無法迴避的。「人生有味是清歡」,是蘇東坡的淡然。 ◎如何活在當下?「詩酒趁年華」,被貶官三次的蘇東坡選擇這樣過人生。 漂泊、衝突、煩惱、挫折……人人都會有,怎麼面對? 蘇東坡用三件事療癒了自己: 一張...
你真的走了 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遲早有哪一天 你願意記住我,就記著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有我 省得想起時空著腦 只當是一個夢,一個幻想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三齣戲劇同屬莎士比亞的喜劇作品。《皆大歡喜》是齣田園喜劇,精彩浪漫的愛情故事,表現出純真與嘲諷、浪漫與寫實的主題對比。《第十二夜》被譽為最經典的喜劇,愛情亂局顯現的離奇狂亂,讓此劇成為「史上最瘋狂、最幽默的愛情喜劇」。《終成眷屬》雖列名喜劇,但同時是齣問題劇,又稱為「陰暗的喜劇」。
朱生豪大學畢業,在世界書局工作後,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集》,I935年動工,次年8月,完成的第一部莎劇,即是《暴風雨》。他預估全集約一百八十萬字,在兩年內譯完。孰料中日戰爭爆發,為躲砲火,輾轉流離,譯稿或毀於烽火,或在逃難中遺失。在困境中,朱生豪翻譯不輟,無奈天不假年,1944年12月26日病逝,...
*本套書共19本(未含《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講李商隱》)
葉嘉瑩是當代講授詩詞最富盛名、影響力最為深廣的國寶級學者。
這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以其生動優美的語彙和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受,跨越時空的阻隔,去體味挖掘詩人詞人複雜敏感的內心世界。
葉嘉瑩將詩詞之美融會通達,信手拈來,深藏文采背後的人情義理剎時浮現。看她一一細述名家的背景、傳承,巧妙揉合個別際遇、情性、技巧,讓讀者體會作品中的意蘊興託。聽她娓娓道來詩詞深意,首首興味盎然,彷彿與歷代名家交遊,不僅瞭解文采之美,更可體會詩人們如何將才情與稟賦融入詩句,交織出中國文人獨特的生命情調。譬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李白如天仙降世的狂放、杜甫懷憂生靈的剴切、蘇東坡超脫官場的豪情……。然而詞是最富意象的,最易喚起比興之聯想。中國的詞幾經轉變,形成不同的美感,大都與不幸的環境有著密切關係。葉嘉瑩感性、象喻式的引導詞之欣賞,觸發讀者會心感受。例如:李後主國破家亡,他的詞有了進步;蘇東坡九死一生被貶到黃州、儋州,詩詞文章都有了進步;辛棄疾也因為南宋的衰敗挫折,才有了詞的成就 。這些深刻動人的好詞,都是歷經磨難淬練而成的,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變工」就是這個道理。
透過葉嘉瑩教授的提點,還原了天寬地闊的心靈的深度,幫助現代讀者從中汲取安身立命的活水養分。雖然葉先生半生艱苦,在生活重擔以及接踵而來的苦難中,是這些平日讀誦與熱愛的詩詞,給予她安慰、支持她走過憂患的。這些如煙往事,和顧隨先生的教誨、期許一直深植心中,對於葉嘉瑩的教學、研究和創作影響深遠,雖已高齡九十,仍然以此惕勵,希望在文化傳承的長流中,讓更多人了解、欣賞與體會中國詩詞的美好和深遠意境。這是她受用一生的智慧。
1迦陵說詩講稿 本書是葉嘉瑩先生融會古今中外文藝理論之精華,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全新解讀,新穎而不偏頗,深刻而不深奧。作者深入淺出的講解,對中國古典詩歌做出了清晰透徹的闡釋,講解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
2迦陵論詩叢稿 本書收錄葉嘉瑩從主觀到客觀、從感性到知性、從欣賞到理論、從為己到為人的過程中的多篇論著,讀者透過此書能了解作者的研讀態度與寫作方式的轉變過程。
3漢魏六朝詩講錄 本書是對漢魏六朝時期代表性詩人及其作品的鑑賞評點,葉嘉瑩先生從具體的個體詩人入手,以深入淺出的講解評析,闡述了歷史背景、社會現狀和詩人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對其作品的深刻影響,展示了整個漢魏六朝時期文學的整體風貌。
4阮籍詠懷詩講錄 阮籍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建安文學之後正始文學時代的詩人。當時正處於魏晉之交,社會上的文士外表看來放蕩不羈,而內心深處卻懷有許多悲愴和痛苦。阮籍的詩寄託幽微,蘊藉深厚,把零亂的悲苦的內心感情用詩文表現出來,這是一個亂世詩人的心聲。
5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講錄 陶淵明親見東晉的滅亡,身處這樣的亂世,如何能夠持守住內心之中的一份平安,這是詩人終其一生努力的目標。葉嘉瑩先生講解陶淵明的飲酒詩和擬古詩,從詩的風格剖析陶淵明感情中的孤獨與悲愴,讓讀者循著低迴宛轉的情思、意念的流動,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6葉嘉瑩說初盛唐詩 葉嘉瑩結合人物的生平和當時的歷史,對作品加以深刻剖析,講來入木三分,讓大家在領略詩歌的優雅與雋美的同時,更能體會作者獨到的用心。
7葉嘉瑩說中晚唐詩 本書融會了作者古今中外文藝理論之精華,對中晚唐時期的重要詩人,如韋應物、柳宗元、劉禹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杜牧等人,透過品評其詩作、細說人生,帶領讀者深切地剖析詩人及其詩作。
8葉嘉瑩說杜甫詩 在唐朝詩歌的歷史演進中,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人物。葉嘉瑩先生結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對於詩歌感發生命的理解,深入講解杜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9杜甫秋興八首集說 葉嘉瑩先生以〈秋興八首〉為例,展現了杜甫詩歌之集大成的成就,可以作為現代詩人之借鑒。並且選輯了不同之版本,考訂異同。將古典與現代結合,希望對新詩創作和學術研究都能有所助益。
10 迦陵說詞講稿 葉嘉瑩對於中國詩詞之美融會於一心,信手拈來,將蘊藏在作品之內的人情義理、故事典故,自然生動地傳達出來,也因作者的即興發揮、興發感動,體現出詩詞中生生不已的生命力。
11 名篇詞例選說 本書收錄葉嘉瑩對歷代著名詞人及其詞作的賞析,從詞人的性格背景、句法語法、意象風格等引入,細緻的解析引導,使讀者彷彿得見詞人身處的環境與當時的情緒;了解一首詞的組成元素,進而認識詞的細緻之美。
12 唐宋詞十七講 詞所表現的是比詩更為深遠幽微的境界,那種語盡而意不盡的餘韻,需要細細吟味方能有所體會。葉嘉瑩結合詞人的生平經歷、性格學養,闡述剖析作品中深微幽隱的情意。
13 唐宋詞名家論稿 本書分別論述了溫庭筠、韋莊、歐陽修、晏幾道、蘇軾、秦觀、周邦彥、陸游、辛棄疾等十六位名家的詞作,可視為唐宋詞的發展簡史,也是葉嘉瑩論詞之作中論說最具系統、探討最為深入的一本書。
14 我的詩詞道路 葉嘉瑩對於詩詞的熱情,使她的講授極富感染力,透過自己對於詩詞的體悟,帶領大家進入中國古典詩詞的世界。詩詞灌溉了她的生命,她更以熱情傳達古詩詞的魅力,處處閃耀智慧的光采。
15 迦陵雜文集 本書匯集作者多年來所寫的各類散文,這些隨筆記錄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真摯情感和精神樣貌。本書從尋根之旅回溯探源,印證葉先生對於古典詩詞之深刻體會,感受其生活交遊、為人治學的生命情懷。
16 迦陵詩詞稿 本書是葉嘉瑩詩詞創作的完整結集,也是她一生飽經憂患的真實記錄。雖然人生坎坷,葉先生藉由詩詞的意蘊與詩情的馳騁想像,將飄蓬的際遇和人生的感悟內化昇華。
17中國古典詩歌的美感特質與吟誦 葉嘉瑩自幼啟蒙開始接觸中國詩詞,不只被詩詞中的興發感動所吸引,也透過吟誦傳達出聲音的美感,她不僅讀詩寫詩也吟詩,書中賞析詩作也教授聲律平仄,傳達出聲韻的美感與特質。
18 迦陵學詩筆記(上冊詩學) 本書是葉嘉瑩聆聽顧隨先生詩詞講課的記錄。顧隨先生對於詩歌具有敏銳的感受力與深刻的洞見,不僅是授業解惑的老師,對於葉嘉瑩人生學問的影響亦極為深遠,書中融會通達的解析,文字淺白意寓深刻。
19 迦陵學詩筆記(下冊詞曲) 本書是葉嘉瑩四○年代聆聽顧隨先生詩詞講課的記錄。羨季先生會通詩經以降之千年韻文,細說詞曲一如說詩,夾敘夾議,風格靈動,不僅是授業的人師,更是解惑傳道的經師,讀者可自其睿智的說詞說曲中得到極大的啓發。
作者簡介
葉嘉瑩
1924年生。
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國文系。
自1945年開始,任教生涯長達六十五年以上。
曾在台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任教十五年之久,1969年赴加拿大,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出校友獎與斐陶斐傑出成就獎。
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天津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並捐獻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萬美金)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用以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唐宋詞十七講》等多種著作。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