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善同歸集

2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21.2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字數: 58,810
電子書售價:NT$ 0
暢讀包
輕暢讀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萬善同歸集卷一



夫眾善所歸。皆宗實相。如空包納。似地發生。是以但契一如。自含眾德。然不動真際。萬行常興。不壞緣生。法界恒現。寂不閡用。俗不違真。有無齊觀。一際平等。是以萬法惟心。應須廣行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滯真修。若欲萬行齊興。畢竟須依理事。理事無閡。其道在中遂得自他兼利。而圓同體之悲。終始該羅。以成無盡之行。若論理事。幽旨難明。細而推之。非一非異。是以性實之理。相虛之事。力用交徹。舒卷同時。體全遍而不差。跡能所而似別。事因理立。不隱理而成事。理因事彰。不壞事而顯理。相資則各立。相攝則俱空。隱顯則互興無閡則齊現。相非相奪。則非有非空。相即相成。則非常非斷。若離事而推理。墮聲聞之愚。若離理而行事。同凡夫之執。當知離理無事。全水是波。離事無理。全波是水。理即非事。動濕不同事。即非理。能所各異。非理非事。真俗俱亡。而理而事。二諦恒立。雙照即假宛爾幻存。雙遮即空泯然夢寂。非空非假。中道常明。不動因緣。寧虧理體。故菩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涉有而不乖空。依實際而起化門。履真而不閡俗。常然智炬。不昧心光。雲布慈門。波騰行海。遂得同塵無閡。自在隨緣。一切施為。無非佛事。故般若經云。一心具足萬行。華嚴經云。解脫長者告善財言。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所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剎。積習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古德釋云。心該萬法。謂非但一念觀佛由於自心。菩薩萬行。佛果體用。亦不離心。亦去妄執之失。謂有計云。萬法皆心。任之是佛。驅馳萬行。豈不虛勞。今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勞。故以萬行增修。令其瑩徹。但說萬行由心。不說不修為是。又萬法即心。修何閡心。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0

    前言 《六祖壇經》為六祖大師三十七年所說法要的總結,言簡義豐,電台廣播受時間限制未能細說,只做簡介。此次播講著重於經意的發明,為了節省時間,經中名相術語及人名地處不能詳述指明。各地佛經流通處皆有此經註解本,可自參考。我們播講此經目的,是希望社會大眾對佛教有個正確的認識。而佛門四眾同修,由於六祖...

  • 電子書: NT$ 0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乃黃念祖居士未竟之作。寫此註解時提出三個指標:(一)不是把《大經解》翻成白話,而是在講授《大經解》錄音基礎上大刪特刪,力求精簡,通俗易懂,中心突出。(二)雖然簡明通俗,但不失《大經解》原有的深度。(三)在此基礎上還要有突破。 書籍檔案來源:黃念祖居士法音宣流網 www.mast...

  • 電子書: NT$ 0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

  • 電子書: NT$ 0

    為甚麼要認識《藥師經》?因為此經最適合現代人的契機,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現實利益,深入此經就會發現,藥師法門重視現生,非常適合現代眾生的根性。此經是佛陀為我們這個像法時代的眾生所講,因為像法時代的眾生業障重、生活艱難,佛陀慈悲,慈愍此世的大眾,在諸佛名號當中,獨獨宣說藥師佛名、及藥師如來法門,由此可知,...

  • 電子書: NT$ 0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建立。為護法城受持正法。能師子吼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紹隆三寶能使不絕。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悉已清淨永離蓋纏。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 電子書: NT$ 0

    在佛教領域裡,沒有人不認識地藏菩薩的。一位菩薩要被廣大群眾認知,及多數人的信仰,其高度知名來自於祂的慈悲願力感動人心,和有著相當的靈驗效果所致。 《地藏經》是入佛教門的基本經典,本經一開始,佛首先放大光明,出大音聲遍至十方世界,接著展開無垠無涯的宇宙觀,不被理解的神鬼觀,及不能數知的眾生數量。《地藏...

  • 電子書: NT$ 288

      本書彙輯阿德仁波切一生的非凡故事及其開示教法,時間著重在橫跨1999到2006年間,呈現出他所傳授的教法不僅甚深,且不凡方式中的一小部分。他所給予的教導,不但精確、細節豐富,而且簡單直接;此一風格也反應了他對佛法的體驗、了悟及慈悲的深度。   全書共計17章,分成第一部「自由」與第二部「束...

  • 電子書: NT$ 0

    前言 伏以: 實際理地,了無生佛之名;修持門中,方有凡聖之差。心性本淨,因執取而煩惑叢生;妄相原空,由覺照而真常絕待。隨緣不變,十界之升沈迥異;不變隨緣,一心之體用無殊。雖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徹悟徹證非覺莫屬。蕓蕓眾生以執迷而未悟,故長劫輪迴於六道之中,苦不堪言。 中天調禦釋迦世尊...

  • 電子書: NT$ 100

    我們在《開悟在楞嚴》一書中,除了憨山大師《首楞嚴經通議》之外,也同時收錄了大師的《首楞嚴經懸鏡》,在此建議讀者們,如果對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尚未熟悉的話,可以先配合經文及《通議》去加以研讀,然後再將《懸鏡》作為總綱複習;而假如對此經已有了解,則不妨先從《懸鏡》入手,再回來看經文及《通議》,絕對會在大...

  • 出版日期:2020-12-01
    電子書: NT$ 336

    正見,看見真實的自己史上經典的佛法百科全書●《楞嚴經》是開悟的利器,印心的聖典●《楞嚴經》是真修實證的指導手冊●《楞嚴經》是最富文學價值的佛經

  • 電子書: NT$ 80

    《金剛經》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同屬佛教般若部最重要經典。這次《般若心要》一共收錄憨山德清大師的《金剛決疑》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說》:前者是《金剛經》精闢解釋,而後者乃《心經》獨到開示。又因文言文對現代人來說非常陌生,所以我們嘗試編譯成白話文並分段章節,務求讓現今大眾更易親近正知正見的佛法。

  • 電子書: NT$ 0

    自序品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二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

  • 電子書: NT$ 0

    作者藉由簡單淺顯的佛法故事,讓大家學到重要的人生道理,進而了解佛法學習佛法。 佛法云:布施可以去貧窮得富貴,禮佛可以去低賤得尊貴,放生可以去短命得長壽,參學可以去愚癡得智慧。所以有智慧的人,一聽聞佛法就會馬上覺悟並且「信受奉行」,他於世間生活上所遇的種種逆境,絕對可以得到轉變,變得順心圓滿。

  • 電子書: NT$ 99

    我們對憨山大師的唯識大作《性相通說》,加以編譯成白話文並取名為《唯識心要》,正是契合大師希望將唯識的「相宗」與唯心的「性宗」,會歸一心的宗旨。其中分別包括了憨山大師對《大乘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及《六祖大師識智頌》的精闢見解。

  • 電子書: NT$ 0

    釋迦牟尼佛為了我們眾生這個生死的問題,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他生在皇帝的家庭裏頭,把全國的財富都捨棄了,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成就佛果。成就佛果後,他觀察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和哪一位佛因緣最深?他一觀察,知道我們娑婆世界,和兩位佛因緣最深。這兩位佛,就是東方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和西方阿彌陀佛如來。 東...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0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樓頻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劫賓那、尊者大住、尊...

  • 電子書: NT$ 0

    本書內容皆為真實案例,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350

    這不僅是一部傳記,也是一部修心法要。 這本書講述了八大菩薩的「慈悲」,更講了菩薩們的不共「智慧」,讓人更懂得佛教聖者的超勝之處。 ․若沒有通曉菩薩的如海傳記,絕對不可能成佛——米滂仁波切 ․如果經常持念八大菩薩名號,與聖尊們結上殊勝法緣,遇到違緣時,定會及時獲得他們的慈悲佑護。——索達吉堪布

  • 詳細資訊

    萬善同歸集卷一



    夫眾善所歸。皆宗實相。如空包納。似地發生。是以但契一如。自含眾德。然不動真際。萬行常興。不壞緣生。法界恒現。寂不閡用。俗不違真。有無齊觀。一際平等。是以萬法惟心。應須廣行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滯真修。若欲萬行齊興。畢竟須依理事。理事無閡。其道在中遂得自他兼利。而圓同體之悲。終始該羅。以成無盡之行。若論理事。幽旨難明。細而推之。非一非異。是以性實之理。相虛之事。力用交徹。舒卷同時。體全遍而不差。跡能所而似別。事因理立。不隱理而成事。理因事彰。不壞事而顯理。相資則各立。相攝則俱空。隱顯則互興無閡則齊現。相非相奪。則非有非空。相即相成。則非常非斷。若離事而推理。墮聲聞之愚。若離理而行事。同凡夫之執。當知離理無事。全水是波。離事無理。全波是水。理即非事。動濕不同事。即非理。能所各異。非理非事。真俗俱亡。而理而事。二諦恒立。雙照即假宛爾幻存。雙遮即空泯然夢寂。非空非假。中道常明。不動因緣。寧虧理體。故菩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涉有而不乖空。依實際而起化門。履真而不閡俗。常然智炬。不昧心光。雲布慈門。波騰行海。遂得同塵無閡。自在隨緣。一切施為。無非佛事。故般若經云。一心具足萬行。華嚴經云。解脫長者告善財言。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所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剎。積習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古德釋云。心該萬法。謂非但一念觀佛由於自心。菩薩萬行。佛果體用。亦不離心。亦去妄執之失。謂有計云。萬法皆心。任之是佛。驅馳萬行。豈不虛勞。今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勞。故以萬行增修。令其瑩徹。但說萬行由心。不說不修為是。又萬法即心。修何閡心。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