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社長序|
東坡先生 可作為茶文化傳承尊拜之神
34編者序|
新冠疫情下 2020年流行茶「白茶」脫穎而出
36茶之本|
漩渦中的茶
42事茶人|
喬麗威
44封面故事|
東京中央拍賣 首次東京.香港兩地聯合拍賣
50茶 會|
頭陀寺 夏至茶會
60茶 室|
小田原文化財團 江之浦 測候所
藝術家 趙趙 的茶室 穹究堂
80專 輯|
2020 會流行什麼茶?
解致章、王介宏、周子、王瓊、謝錫賢
王俊欽、黃權豪、栗強、黃怡嘉、影青
老古、游錦松、徐友富、楊文標 、楊智深、周重林
兩岸16位茶人 暢談茶文化未來的多種可能性
110雅生活|
重要展覽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展覽 陽羨清韻 茶具文物館羅桂祥紫砂珍藏
張雅南 評器專欄 龜文堂正平造青銅鼎式 饕餮紋火爐瓶
出版 十面靈璧圖
藝術家 泰祥洲 天象-巖壑奇姿
展覽 台灣 PAPER MATTER 藝術家書籍文獻庫
174茶人行旅|
蔡永和 影茶手抄
回首台灣茶藝五十年 周國欽詔安品茗講座
茶山找茶 中國功夫茶的當代出世-王鵬程
專訪 綠雪芽創始人-林有希
栗強行在 茶的湯是禪 下篇
藝術家 高臣大介
224茶事絮聞|
以茶養行 市集盛宴中的「本色茶水鋪」
「岩霸杯」茶文化賽 暨西海茶文化市集
「武夷山」務虛遊記 在凝固生活中打開一道門
酌一盞香茗 品一味芬芳 廈門茶博會
中國春茶旗艦展 第22屆深圳春季茶博會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九降風,是新竹一帶的氣候現象,牽動著土地的產業、人文,山與海,城與鎮,蘊育著豐沛的文化氣息。 即使在科技城的發展之下,仍有一群人,默默持續堆疊不能被遺忘的歷史痕跡。
新冠疫情下 2020年流行茶「白茶」脫穎而出
小時候,總是渴望著﹁美好﹂。儘管是經歷2003年的SARS病毒,但卻並不知道病毒的嚴重性,或許是因為年紀太小,無法承受大人的思維,總覺得這個事情離我很遙遠,依舊沉迷在童年時玩耍的美好中。對於宇宙而言,人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對於那時的我,自己卻是一切。然而在這個世界上,人並非單獨存在。今年新冠疫情,歷史再一次驚奇的相似。不同的是,處於5G網絡時代,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一端,時時更新的疫情新聞都能浮現在你眼前,甚至感染者與你同在一座城市︙︙口罩已經成為常態。這一次,讓我切身感受到事態的嚴峻。疫情至今已半年之久,全球經濟都處於低迷狀態,許多產業被迫暫定或者緩慢前行,原本定行軌跡的生活都出現了變化。在這波持續的疫情之下,愛茶之人對於茶品的選擇也出現了不一樣的看法。
本期專輯以﹁2020會流行什麼茶?﹂為主題,與十餘位茶界學者共同探討今年茶葉的動態。由於中國茶品類豐富,諸位老師各抒己見,所論不僅是茶葉本身,並從飲茶方式、茶葉工藝等多個方面來闡述流行茶,內容相當精彩。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白茶﹂,因其藥用特性,口感適度與久存轉化的特點,受到多位學者專家的肯定與推崇。
除專輯部分,本期茶室欄目推薦了杉本博司所創辦的﹁江之浦測侯所﹂與中國當代藝術家﹁趙趙的茶室﹂,一個坐落於日本箱根山,臨海而建,一個位於北京宋莊工作室裡面,二者截然不同,各具特色。︽雅生活︾欄目收錄北京故宮新開幕的展覽﹁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張雅南評器專欄以及︽十面靈璧︾出版等。在茶人行旅欄目,蔡永和﹁影茶手抄﹂、周國欽詔安品茗講座、探訪太姥山﹁綠雪芽﹂的前世今生以及栗強行在﹁茶的湯是禪 展覽介紹﹂等,內容豐富。本刊最受歡迎的木村宗慎專欄︽茶之本 —— 漩渦中的茶︾一文提到:﹁有人將新冠狀病毒感染症的競賽一事,比喻成戰爭一樣的存在。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的生活便更加需要茶道的存在,如同茶湯滋潤心靈且賦予文化的香氣﹂ 。在此疫情期間,相信愛茶的人都能藉助茶湯找到一處心靈泊停的港口,您說不是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