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青年是統治體制的協力者?或是反抗者?
本書自臺灣總督府教化政策的特殊視角切入,
呈現殖民地歷史中清流與濁流難以劃分的複雜面貌。
這是一本帶領臺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歷史起點之書。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累積出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著重在整...
本書描述1870年代至1940年代的晚清和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族成為「原住民」的過程。以「牡丹社事件」為開端,闡述世界秩序的圖像何以成為全球性的規範;其後則透過語言、經濟、社會、教育、性別及視覺文化等面向,探究日本殖民政府如何將臺灣原住民族領域區隔成特殊統治的「蕃地」。換言之,「原住民化」的過程,既...
本書整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成果,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本書更在先行者的研究基礎上進而提出其獨特的「分析式架構」,檢視並解釋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軌跡,是一部飛得高、潛得深,能夠縱觀全局,並具有開闊視...
那是一個連在偏遠鄉村辛苦墾耕過活的人,都會被捲進來的激烈變動時代。 本書的主題是清代臺灣的墾荒與地權。墾荒作為一種制度,首先展現的就是國家的土地政策和稅收管理,凡是無主荒地依法須向基層縣官請准之後,才得以招佃墾殖,且在墾成之後陞科納稅、登載帳冊,成為民可自世其業的民田。
從「成為臺灣人」到「身為臺灣人」, 在殖民城市基隆喚醒被隱埋的在地認同與民族意識。 「成為臺灣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扮演先鋒角色,菁英士紳、組織機構、國家行為者在此地都有過協商與努力,最後得以獲得預期之外的成果和意義。因此如果要完全理解現代臺灣人的認同,仔細探討他們的經驗和活動至關重要,本書所討論...
一八九五年,東亞秩序翻轉,日本因打敗大清帝國得到第一塊殖民地:臺灣,躋身為亞洲第一個帝國主義國家。作者開宗明義便宏觀地指出,日本挹注國家力量在臺灣開展的移民事業,就其性質而言,並非單純為紓解人口壓力而推動的海外移民,而是殖民國對殖民地的「殖民」,屬於帝國殖民政策的一環,以「同化」為最高指導原則,企圖...
本書是第一本從廣泛視角與觀點探討百年臺灣歷史脈絡的鉅著,執筆的學者專家包括老、中、青三個世代的臺灣近代史研究者,從中研院臺史所到各大學臺灣文史所,可謂濟濟多士,是百年臺灣此一歷史命題罕見的規模與格局。十七篇論文聚焦於一九二○年代以來百年臺灣史論述,三代臺灣人現實與精神質素的實踐。從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
本書將臺灣民族意識的形成,追溯至1920年代由臺灣漢人知識分子所領導的抗日運動,這些運動以組織性、持續性的政治運動、文化運動、社會運動的型態展開,雖然在現實上以失敗的局面告終,但「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的口號已深入人心,召喚了「臺灣人」的誕生。此一源自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歷史記憶,對於後來「臺灣民族主...
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比你想像的更有趣。 《島嶼浮世繪》圖文並茂,生動描述當時的人間百態, 既鋪陳歷史的理解,也展現人性的洞察。 最新增訂再版,這是一本時空旅行指南, 目的地:臺灣,1895~1945。
|南洋以外,臺灣人的極地苦寒戰俘記憶| 非虛構寫作紀錄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以日本國民身分遠赴滿洲國,面對異域與隨之而來的戰事 從小人物個人生命經驗看大歷史底下的流轉與哀傷
「同化於文明」、「同化於民族」 日治時期結束之後,殖民仍給臺灣人和臺灣社會帶來重大的影響 為了扎扎實實地轉換為「臺灣人」,我們必須不斷地冷靜省思這一段「同化」教育的歷史意義。
晚近2、30年間,「生活史研究」已成為歷史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次領域。本書共收入10篇論文,所選論文不局限於史學研究者的作品,更吸收人類學、社會學、空間地理與建築學界的成果,作為跨學科對話的基礎。以「時間/空間」為基底的生活史研究,以及由時間、空間及環繞物質生活面向而勾連起來的社會文化關係。
殖民地青年是統治體制的協力者?或是反抗者?
本書自臺灣總督府教化政策的特殊視角切入,
呈現殖民地歷史中清流與濁流難以劃分的複雜面貌。
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意圖使臺灣人的子弟成為其殖民統治的協力者,賦予臺灣青年擔任「殖民地近代性」的仲介者角色,卻也同時孕育了反殖民的年輕力量。本書旨在探討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長達半世紀的殖民政策,如何形塑一特權化「青年集團」,並藉由近代化的「青年」概念,闡明其與殖民地社會之間的互動和關聯。
「科舉造士」原是中華帝國科舉制度為國舉才之傳統;為了培育殖民統治所需人才,殖民政府透過1896年設立的臺灣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將此傳統換骨奪胎,並移入近代國民國家的「青年」概念,作為殖民地學校教育與社會教化的先鋒部隊。此一「青年集團」的內涵,隨著臺灣社會情勢之演變而變化,全島自主性的「臺灣青年」與地域社會的「官製青年集團」,在傳統與近代、統治與被統治之間,亦呈現多重的面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