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席捲而來
0 篇書評

當世界席捲而來

在自由與民主的困局中,中國如何想像世界?當代西方思想編年考

二〇〇〇年以来的西方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5/0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857429
  • eISBN: 9789570857672
  • 字數: 326,446
紙本書定價:NT$ 550
電子書定價:NT$ 550
電子書售價:NT$ 35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西方思想年度述評」首度在台集結!
金融危機、民主退潮、中國崛起,在西方自由秩序的裂變時刻,
我們如何面對席捲而來的動盪世界?

★ 《端傳媒》、《上海書評》、《大家》好評連載18年
★ 獨家收錄2020年最新述評&桑德爾(Michael Sandel)等重量級學者訪談
★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導讀指引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294

    他們曾攜手登上權力與財富頂峰,直到其中一人「被消失」…… ◤這是一本絕無僅有又極具時代意義的回憶錄, 講述一對中國企業家夫婦如何藉由結交權貴,將資產累積至數十億美元,又為何妻子會突然失蹤,並揭露中國紅色權貴家族與中國富豪共同攫取鉅額財富的內幕真相。◢

  • 電子書: NT$ 322

      習近平宣稱「全面脫貧」的背後,是半數中國人口的貧弱!   當中國耗盡「人口紅利」之後,成長的動力將難以為繼。   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建立在官僚與企業聯手壓榨農民之上。   過去,他們的廉價勞力是中國製造的原動力、經濟奇蹟的火車頭,   如今,衰老、貧窮、低技術的他們,成為中國最大...

  • 電子書: NT$ 350

      政治宣傳的真相是什麼?掌握話語權就能掌控人心!?   為什麼說它對民主國家的影響比極權國家還要危險?   《修辭的陷阱》將提供理論工具,幫助我們瞭解政治宣傳是什麼,以及它為何能夠在民主社會中有效運作,是瞭解我們所處現實的關鍵。

  • 電子書: NT$ 315

    有深刻的中國情懷, 卻最反感「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一語。 不管大國如何崛起,始終堅守立場, 終其一生都是中共當局最忌憚的如椽巨筆。

  • 電子書: NT$ 519

    全球獨家一刀未剪中文版 最具權威性毛澤東傳記! 披露首次解密的蘇聯檔案,撥開神化與醜化的迷霧 再現毛澤東作為革命者的激情與權謀, 作為獨裁者的殘暴與盲目, 以及身為丈夫與父親的複雜人性, 從青年重視農民運動的革命者,到老年將全中國捲入鬥爭的掌權者。

  • 電子書: NT$ 406

    企盼被承認為一個有尊嚴的人, 如此欲望驅使人走進一場爭奪威望的血腥戰鬥!   如果人類的歷史有個終點,那會是民主社會嗎? 面對專制霸權的侵襲、民粹崛起,我們該如何定位自己?

  • 電子書: NT$ 385

    2020-2022這三年,對台灣極為凶險,因為有五個算總賬的日子都落在這三年之間 其間標誌性的時間點,由以下三件事組成,依時間發生的順序如下:(一)2020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二)2020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三)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三件事中每一件事的結果,都將牽動另外兩件事的結果。

  • 電子書: NT$ 392

      「敘利亞」路線:推動大民族國家(泛阿拉伯主義)而慘遭失敗、戰亂不斷   「波斯灣」路線:維持小民族國家(部族民主聯邦)而獲得成功、繁榮穩定   劉仲敬(阿姨)告訴你中東裂痕的深層原因   在於「自發秩序」是否可以持續生長與開花結果!

  • 電子書: NT$ 559

    他是中國極力擁戴的神話,其真實面貌卻也最鮮為人知。 全面揭示毛澤東一生,理解中國現代史最重要的傳記巨著!

  • 電子書: NT$ 266

    時隔五年,繼《地中海的春天》後張翠容最新力作 橫跨多國文明體系、四大宗教區域的探訪實錄! 這回,張翠容給了自己一個「新命題」:探究歐亞諸國在現代化進程中所面臨的焦慮與衝突。 她的行腳來到烏克蘭、土耳其、伊朗、印度和緬甸…… 面對現代化的困局,它們究竟是該往東走或往西走? 才能走上國強民富的新文明之...

  • 詳細資訊

    劉擎被譽為「中國知識界一個獨特的存在」,理工出身、跨足劇場,赴美取得政治學博士後,致力於西方政治哲學的研究與普及工作。自2003年起,他每年發表一篇西方思想年度回顧,不只零時差彙整歐美知識界的指標事件(event),包括新書出版、論戰交鋒與連署行動,更長期追蹤知識人對於當代重大(eventful)議題的公共思辨:

    ◆ 自由民主制度與市場經濟的局限、困境與可持續性?
    ◆ 科技發展對於人類生存與意識的影響?
    ◆ 全球化下的認同衝突:我是誰?我屬於哪裡?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世界席捲而來》第一部分集結近二十年的追蹤成果,呈現二十一世紀初豐富多變的西方思想圖景;第二部分則收錄劉擎對桑德爾(Michael Sandel)、貝拉米(Richard Bellamy)等重量級學者的訪談與相關評論——中國知識份子如何思考自由、民主與現代性?在美國主導的自由秩序鬆動的此刻,如何想像「中國崛起」劇本之外的新世界?對於身處大國博弈風眼中心的台灣,本書可謂同時理解西方與中國的議題指南,以思想重建我們所處的共同世界。

    「最令人惶恐的處境並非動盪與紛爭本身,而是深陷其中卻無從辨識、無力把握,於是茫然失措。認知座標的迷失、判斷依據的錯亂,或許是時代肖像真正陰鬱的側影,而對時代的思考與辨析是『挺住』的一種實踐。」
    ——立足公民社會的中國思想家 劉擎

    ◆◆◆ 關於「西方思想年度述評」◆◆◆
    ▍書寫緣起
    「二○○三年上海《社會科學報》的一位編輯想在報紙上做國內學術界和西方學術界熱點的年度回顧,他邀請我寫西方部分,我就答應了。……在世紀之交,中國思想界出現了相當熱烈的辯論,特別是所謂自由主義與新左派之間的辯論,主題非常開闊,主要是針對中國社會在轉型過程中涉及的思想、政治、經濟、社會、正義等方面的問題,而這些辯論多少都有一個知識背景或參照,就是西方的學術思想。」

    ▍書寫動機
    「中國跟西方接觸的歷史很糾結,有沉重的歷史記憶。近幾年,國內有相當多的爭論,比如對美國的態度就有許多分歧,極端地說,有所謂『親美派』和『反美派』的分野。但無論持何種立場,我們可能首先需要更深入地瞭解西方。……這也是我寫這個系列綜述的主要動機之一,我們要盡可能深入地從內部瞭解西方,但同時又不盲從,保持一種批判性距離來遠觀它。我不敢說自己做得多好,但努力尋求一個比較平衡的認識是我的初衷。」

    ▍選題標準
    「我對西方思想史、現代性的問題特別關注,雖然處理的材料是西方思想界的文獻,但我會反覆追問:對當今中國的公共討論而言,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和相關的?這是我進行篩選的一個標準。我會尤其注意那些對社會政治和文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線索。因為當代思想的有些東西可能是曇花一現,但有些東西會有長程的影響。當然這裡永遠會有判斷的風險。」

    ▍定位變化
    「讀者對西方學術思想資源的獲取越來越便利,青年學者外語能力普遍都比較強,西方思想界發生的重要事情很快就得到傳播。如果重要的都是大家熟知的,那麼堅持選題的重要性就很可能會失去新穎性。……所以,最近幾年我有意識地調整了文章的定位,更加明確地著眼於公共思想議題,並加強和加深評論的部分,從『綜述』變成『述評』,希望在觀點和論辯(而不是資訊本身)的層面上讓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導讀
    錢永祥/《思想》總編輯、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兼任研究員
    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思辨推薦
    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
    張鐵志/VERSE創辦人暨總編輯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蔡康永/辯論節目「奇葩說」導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錢永祥/《思想》總編輯、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兼任研究員
    這本書中的各章本意固然是當年思想的年鑑,但積累二十年後已經可以作為編年的西方公共論述史來翻查,讀者在閱讀時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意見與判斷。

    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思考就像健身,是一個日常的練習。每個人有自己精進的方法。我的讀書速度追不上議題湧現的速度,也做不到每天獨自一人修行打卡,於是,一定會給自己找可靠的教練和夥伴。……劉擎就是這樣一位我私心引為教練的老師。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本書的價值,並不限於讓我們知道歷史上曾經發生了甚麼,更在於這些思想議題為甚麼值得我們關注,以及對我們有什麼意義。歷史會過去,思想家會逝世,但留下來的問題和觀念,卻值得我們認真對待。……劉擎下筆時,當然無法預計後來世界的發展,但當我們將十八年的思想述評一塊一塊拼在一起時,卻會見到一幅極為豐富的思想圖像。



    作者簡介

    作者:劉擎
    中國著名思想家、公共知識分子,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知識分子與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學與國際政治理論。
    1963年出生於青海,1978年文革落幕之際,入讀上海東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後一面留校教書,一面寫詩、寫影評、辦雜誌,活躍於80年代的上海文藝圈。1988年,「中國學者展望二十一世紀」會議上的一次即席發言,讓劉擎踏入思想學術圈,並於1991年赴美轉攻政治學,先後取得馬凱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同時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與《二十一世紀》副主編。
    2003年,劉擎回到上海任教,從那時起,他每年發表一篇「西方思想年度述評」,引介歐美最新的公共議題和思想辯論,藉此反思中國現況,形成知識界的熱門話題。近年也積極嘗試不同形式的知識普及,包括擔任辯論節目「奇葩說」導師,在「得到」線上課程平台開設「西方現代思想」。
    劉擎被同儕譽為「中國知識界一個獨特的存在」。他重視自由、民主、人權、憲政等現代價值,並能化知識為公共討論的資源,積極以學者與公共知識人的雙重身分為中國的進步尋找出路,既能從西方的內部瞭解西方,又能保持批判性的距離,以外部的眼光豐富中國的自我認識。在新世紀的中西衝突中,帶著清醒的自覺,以堅實的思想工作放眼世界,回應時代。
    著有《劉擎西方現代思想講義》、《紛爭的年代:當代西方思想尋蹤》、《懸而未決的時刻:現代性論域中的西方思想》等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106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