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進行什麼領域、什麼層面的學術研究,報刊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文本材料。本書作者指出:現代報刊一方面是歷史材料,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歷史建構。本書旨在疏理香港文藝報刊的脈絡,同時研究這些報刊如何呈現香港,從而對香港報刊文學史進行深入的剖析。
本書作者查閱無數中國內地與香港的圖書館館藏,完成這本研究香港報刊的著作,以探索香港文學的前生今世,實是難得。
本書是賴俊雄教授為華語文學界所撰寫的專著。縱論當代文學研究主要的理論現象、大師巨作,以及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與其他人文學科的互動方向。賴教授是臺灣英美文學領軍者之一,致力理論研究多年,在新作裡他不僅介紹晚近西方學界眾聲喧譁的流派,同時思考立足臺灣的我們與世界理論對話的可能。……此書可謂多年來僅見的大型...
早期香港文學評論向來被論者忽略,本卷致力梳理香港戰前之文學評論發展過程。主題包括二○年代新舊文學之論爭;三○年代初年輕新文學作家嶄露頭角,議論新詩流派,譯介西方文學評論
了解香港文學,必須從這本開始! 香港文學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於「非本土」的否定之上,也不是簡單地由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存在更多的矛盾、游離。本土與非本土共同構成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複雜性,結合流動與根著的辯證,作為本書《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回顧、論述戰後至2000年代香港文學的核心...
第一本研究台灣百合文化與其迷群的專書! 2023增修版—— *修訂經典全文 *增加四篇全新附錄 *完整呈現二十年來台灣百合文化發展概況!
本書以彼得柏格(Peter Bürger)的「文學體制觀」和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生產場域論」為參考架構,探討當代臺灣文學生產中,由政治和市場因素所維繫的不同「正當性原則」彼此抗頡的狀態。 全書分三大部分:第一編介紹較為宏觀的議題和歷史脈絡;第二編的內容集中於主流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知名學者--張松建 教授 以嚴謹、翔實的文本述評,考察當代十五位文壇巨擘,名家論點精彩呈現 楊 牧 張 錯 梁秉鈞 余光中 覃子豪 周夢蝶 瘂 弦 鄭愁予 洛 夫 管 管 郭寶崑 力 匡 燕歸來 白 垚 楊際光
法國小說家福樓拜(1821~1880)認為,世界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作家必須細密觀察,用心描寫,而創作者不該在作品裡表露自己的觀點,這些創作觀和風格影響後來的小說家十分深遠。《波法利夫人》對虛偽的社會面貌看似未加批判,但客觀、冷靜而精確的描寫,表現出來的悲劇氣氛和控訴力量反而更強。
本期《秘密讀者》,在新政府上台一個月前,策劃了「有耳無嘴——台語語文政策」專題,盤點未竟的台語運動軌跡,並且期待接下來的可能性。「挑戰秘密讀者」專欄則推出李金蓮的《浮水錄》,三篇評論文章並列之後,作家卻表示「有個關鍵處被漏掉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需要大家一起讀,確認兩造說...
“War of The Worlds”為英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小說家喬治.威爾士(Herbert George Wells)著名的科幻小說,今譯《星際戰爭》,或《世界大戰》。清末民初的1915年,中國即已翻譯出版本書,當時書名為《火星與地球之戰爭》,譯者楊心一。原著經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1938年...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詩化散文寫成,以小說體探討哲學,具有哲學、文學雙重價值。書中尼采假借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表達他自己的思想,尼采主要的哲學觀點,包括 「上帝死了」、「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都可在本書中讀到。
無論是進行什麼領域、什麼層面的學術研究,報刊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文本材料。本書作者指出:現代報刊一方面是歷史材料,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歷史建構。本書旨在疏理香港文藝報刊的脈絡,同時研究這些報刊如何呈現香港,從而對香港報刊文學史進行深入的剖析。
本書作者查閱無數中國內地與香港的圖書館館藏,完成這本研究香港報刊的著作,以探索香港文學的前生今世,實是難得。
作者簡介
趙稀方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20世紀海內外中文文學”重點學科負責人。著有《小說香港》、《後殖民理論》、《歷史與理論》、《翻譯與現代中國》等著作。曾任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訪問學人,波蘭羅茲大學、台灣成功大學、東華大學等校客座教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