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國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數據顯示近十年人口年平均增長僅0.53%。1979年開始,中國全面實施獨生子女政策,在政治力高壓實行下,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等著被傾訴?多年過去,當獨生變成催生,增長遲緩是否預示出生人口塌陷之狼的到來?我們以13篇深度文章,娓娓道來計畫生育四十年,那些被生育裹挾的故事。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翻開課本,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歷史? 太平天國是反封建反西方的愛國起義,抑或是和義和團一樣的宗教狂熱暴徒?文化大革命中,官方暴力遠遠大於民間暴力? 歷史記憶素來是政治權力試圖控制的對象,而校園作為新生代際社會化的主要場所,歷史教科書首當其衝,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爭奪的戰場。歷史如何被教授、歷史教育如何定...
國安法來了。從立法到刊憲,國安法對香港來說意味著什麼?未來的香港,將走向何處? 我們以 10 篇深度文章與評論,帶您見證港版國安法時代。現在只需 NT$99,即可獲得精美電子書,隨時隨地讀新聞。
電子郵件,免費!照片分享,無上限! 你是否想過,隨手可得的免費內容、便利的免費服務,到底都是誰在付費? 如果商品免費,那你就不是消費者,而是商品! 你我可能都不知不覺地把自己賣給了注意力商人!
「我們不同。我們一體。」 她是美國史上第二位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 她是說真話的「法院之友」,也是大眾仰慕的「聲名狼藉」人權鬥士。 她的辭世,撼動美國憲政光譜。 立場相異的對手,都捨不得討厭她! 她重塑了當代正義與司法平權 !
◎ 內容簡介 在父權秩序看似開始被動搖的多元世代,性與性別成為沒有硝煙的時代戰場。MeToo運動掀起對權力結構的挑戰與反思,性少數開啟在文化與政治場域的去污名化……弱勢群體似乎捕捉到當代思潮,在與舊有結構「奪權」路上急流勇進。但身體支配權仍是恆常的社會矛盾,性侵控訴亦落入「取消文化」之多方指責,性...
金門與馬祖,作為兩岸最前線,曾被戰爭陰影壟罩的島嶼們,自解除戰地政務,兩岸破冰開通小三通後,這些年它的變與不變為何?在中美新冷戰與兩岸局勢的丕變下,它們又該如何自處?倘落兩岸開打,美國真的會援助金馬嗎? 過去平和時期的金馬,看著對岸中國經濟改革後,大資金投資的熱潮,與「本島」臺灣曖昧不明的身分認同...
面對世界急遽變化的政治形勢,國際間的孤立與國內緊迫抑鬱的政治高壓,該如何解釋中國這輛龐大的高速列車,如何走向當今的軌道?加速主義亦或是新左派能成為解答的關鍵嗎? 以往薄熙來動員大範圍群眾,從體制外施壓體制內高層的「重慶模式」,如何被習近平吸收、挪用乃至於重構成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與強國心態?又如何體...
▌這本書寫給女人,也寫給男人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婚姻是不是就是幸福的唯一可能?」「當爸爸媽媽是本能還是需要學習?」「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關於性別的偏見,可是我們對這些...
【電子書簡介】
1979年鄧小平推動一胎化政策,在高壓的記生指標下,強制墮胎、結紮、罰款、毆打、拘禁、和非法孕檢等案件不計其數。對離鄉打拼的女工來說,究竟第二胎是愛的結晶,還是苦的枷鎖?
四十年過去,政策的後遺症正逐漸發酵。性別比不平均、人口老化、女性困境和沉重的經濟壓力,都是年輕人生育不得不面對的高牆。2000萬名農村單身漢為了娶媳婦,該付出哪些代價?面對稀少的本國女性,東南亞跨國婚姻會是「一濟良藥」?而嬰兒的到來,是圓滿家庭,還是撕裂幸福?
當國家政策再次轉向,當年計畫生育的執行者轉為鼓勵二胎的催生員,該如何調整內心的矛盾?而自獨生束縛中解開的年輕人們,為何寧願養貓也不願意生小孩?獨生子女背負的親情債,可有償還的一天?載浮載沉的人們,是否將成為被社會結紮的一代?
【本書福利】
◎ 我們真誠地推薦您,以每日不到 HK$2 的價格,鎖定優質的華語深度報導。升級尊享會員更可獲贈《華爾街日報》會籍。感謝您購買並閱讀本專輯,我們特別送出電子書讀者餽贈禮券,使用本券成為暢讀會員立減 HK$50 / NT$199。
△領取專屬禮券:http://bit.ly/2KHyhmt
◎ 如果您喜歡本書內容,歡迎留下郵箱,您將免費獲贈一份《端傳媒2018-2019主編精選》,集合了過去一年中,撼動時局、牽涉政經脈絡的深度報導與評論。
△索取主編精選:http://bit.ly/2xMxr3C
【關於端傳媒】
◎ 端傳媒,立足香港,面向全球華語讀者,以原創深度報導和數據新聞為特色,深入剖析在地及國際事務。在時代潮湧中,提供新的討論視野和表達方式。2015 年上線以來,獲得超過 45 個新聞或攝影大獎。設立付費制兩年多,累積付費會員超過 40,000 名,成為華文圈最具影響力的網路媒體之一。現在您可以實惠的價格,購買您感興趣的新聞電子書,讓深度專業的新聞內容,重啓您的華語新聞體驗。
△瞭解更多:http://bit.ly/2KHTETa
自由道路漫長,我們一起開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