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延續柯志明老師一貫嚴謹的治學與犀利的文字,透過梳理近期各種影響教會的聖經詮釋之思路,以其敬虔的態度引導讀者聆聽學習,操練思考能力並全面性地理解,以致能傳揚或教導,在閱讀過程中享受遵行聖經的啟示。
上帝,你理解嗎? 當信仰碰上一些難題,該怎麼解決? 特別是苦難的問題:為何上帝允許苦難,苦難的道理何在? 對迦南人的殺戮:這聲稱自己愛世人的上帝竟是可怕的種族清洗者? 十字架更是讓人困惑:父神虐待自己無辜的兒子為要拯救罪人? 世界末日又是怎麼一回事(如果真的有的話)?地球有一天將會毀滅,基...
神學若是只在讀者與書本之間,便將凍結在貧血的嚴寒中; 惟有迎向來自超越象限的挑戰,才能瞧見新知的迸發與踴躍! --- 聖經既作為神向人說的話, 因而神學以及神話語的傳講應是一個事件, 是「神的道的發生」(Wortgeschehen)。 若要讓神學或傳講成為「神的道的發生」事件, 神學所...
透過默想6個舊約聖經人物,本書讓我們看到信仰的力量及其觸動人心之處,往往不在於非黑即白的泛道德評斷,更不在於我們對聖經不求甚解的望文生義,而在於聖徒那些糾纏不清的信心經歷,他們雖不完美,卻與「信」活得貼近。 本書以紮實的聖經研究為基礎,帶領讀者重訪六個赫赫有名的舊約聖經人物,於深入淺出地細閱經文之...
本書是基於《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提摩太.凱勒的著名講道系列,向每一個人──無論是基督徒、懷疑論者、單身人士、已婚很久的夫婦或是即將訂婚的人,表明什麼是按照聖經的婚姻異象。
本書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解讀歷史文獻,重現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也追索耶穌作為反抗者的一面,後來被淡化、湮沒乃至遺忘的原因。在雷薩.阿斯蘭《革命分子耶穌》中所呈現的歷史上的耶穌,也是一位改革者、一位試圖創造更好世界之人。
在信仰的深層裡作反思,在大光照耀中與神相遇 理性的成長通常比感性迅速,缺乏人生體驗、青澀的神學旅人常有「知道了」等於「體驗了」的錯覺,以致往往一面倒地傾向用理性做神學。 感性成長來自人生的悲歡離合,歲月的淘洗焠煉,而後多少反映在神學家的晚期著作,亦即那些歷經生命考驗成熟的神學旅人。
帝國帶來的問題是效忠(這世界屬於誰?);身分(我們是誰?);群體歸屬(我們要居住在什麼樣的世界?誰是我們的鄰舍?又該如何對待他們?)以及權勢(由誰掌管?其目的為何?誰從中受益?誰要付出代價?)。這些重大艱難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答,卻要引導我們進入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新約書卷已經為我們規劃出一幅藍圖,同...
面對日益高升的離婚率,FamilyLife® 美國家庭生活事工設計出一系列以聖經真理為根據,建造婚姻與家庭的研習會和教材。讓許多無法親臨參加研習會的人,無論在何處都可以透過這套教材得著幫助。 《婚姻的藝術》這套教材扎根於聖經的教導,以生動風趣的幽默短劇、街頭隨機採訪和許多夫妻面對挑戰的真實故事,帶領...
本書探討路德作為宗教改革者的歷史和傳說,與西方的現代性如何產生千絲萬縷的關聯,甚至幾乎所有現代意識或價值都跟馬丁路德脫不了關係。 ★ 以歷史角度看路德各種形象的建構,以及對西方現代的深刻影響,尋找歷史上路德的天主教元素和中世紀元素。 ★ 本書作者在coursera這個全世界一流大學合開的線上...
16世紀英國重量級政治家、哲學家、神學家對信仰與人生的最後省思摩爾被囚倫敦塔,即將走向生命終點之際,全心默想基督的受難,寫下這本敬虔的靈修筆記。耶穌基督在橄欖園的憂愁、疲憊與恐懼,給了他面對抉擇與死亡時的信心與勇氣。
本書介紹兩千年來主要在西方傳播的基督教信仰與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拉丁文化、歐美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各地文化等交融互動中形成的思想演變史,分成上下兩冊。上冊涵蓋初代教會時期與中世紀教會時期,而下冊涵蓋宗教改革時期、啟蒙運動時期與近代教會時期。適合作為基督宗教概論、基督宗教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課...
女性主義的興起,讓女性地位日漸提高。女性主義者也對各個領域提出了問題,詢問它們如何提升婦女的尊嚴、權利、福祉。不可避免的,女性主義也對基督教叩門,使教會增加了女性牧者,更詢問基督教神學如何提升女性生命,進而產生了基督教女性主義神學。
如果COVID-19最可怕之處是致人於死的話,那第二可怕之處就是在人與人之間構築無形的隔閡,疫情造成的不但是個公衛危機,更是個人性危機。本書是華人教會對COVID-19疫情做神學反思與牧養關懷的第一本書,綜合了疫情形勢的最新分析,以及學者、牧者的深邃洞見,指出我們可以怎樣扭轉這種人性危機。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華人教會第一本「天啟保羅觀」專書 從天啟保羅觀,看上帝如何主動透過十字架翻轉世界! 重新認識使徒保羅,發現天啟行動帶來的宇宙新秩序!
開啟你的新約研究之門,掌握挖掘真理的各樣方法。《新約鑑別學導論》涵蓋了最廣、最新的聖經研究方法,企圖拉近我們與聖經學者的距離,以及華人教會在聖經研究上與世界的距離。
本書介紹解釋舊約聖經的方法,並以經文實例說明解釋經文的步驟。逐章介紹舊約聖經各類文學類型與特色,包括敘述、詩歌、律法、先知信息、智慧文學和啟示文學。然後說明解釋經文的方法步驟,最後以經文為實例進行解析,引導讀者根據本書介紹的方法來解釋聖經,並整合經文釋義的成果。
身為耶魯神學院的系統神學教授、「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大神學家沃弗,用本書收錄的65篇平易親民的小品文,向我們示範:其實,生活中大大小小每個場域,都是神學教室;生命中的每一次信仰省思,都是一堂最深刻的神學課。
婚姻是男人與女人的結合。這是婚姻的本質要件,也是古往今來所有人類共同認定有關婚姻制度的基本理解。其中,一夫一妻是最尊貴完美的婚姻制度,新人類生命最好的生長場所,家庭與社會最自然而穩固的根源。整個人類社會、文化、倫常、道德皆源於婚姻,並為其所支撐,因而婚姻及其形成之家庭無可取代。正如人無權發明並改造男...
★亞馬遜網站讀者4.7顆星好評推薦 看似忙碌的牧者,其實不是委身的象徵,而是背叛的徵兆; 它不代表忠心,而是變節。 :: 畢德生安息年的收成之作。 畢德生思想「牧師」身分的本質(不忙碌的、具顛覆性的、具終末觀的), 檢視牧師步下主日講台後其他六天的工作重心(治癒靈魂), 竭力對抗世俗文化對牧者的...
最幽默有趣的九型人格靈性導覽 帶你踏上通往真實自我的道路 ✦ 入圍美國獨立出版Foreword INDIES 2016年度好書獎 ✦ 宣教使命聯盟2016年度必讀書目 ✦ 全美銷售破50萬冊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揭祕你所不知道的耶穌、猶太人和基督宗教, 是基督徒與研究者一生必讀的死海古卷。
祂的國度必定聚合巨大的動力,在隱祕中培養其勢力, 凡不能被吸收、納入的,至終必顯為虛空。 在這波雲詭幻的國際局勢中,神是否仍在掌管一切?基督徒如何昂然面對時代的挑戰、持守聖經的教導?當年以色列人也曾面臨百姓被擄,國家滅亡,信仰瀕臨破產的局面。身為俘虜的但以理,即憑著信心為這一切問題尋求答案。...
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天堂、審判、世界末日、升天、死後生命、地獄、新天新地,都是既熟悉,卻又相當陌生的語言。新約學者賴特,清楚知道這些詞彙給信徒帶來的痛苦,在本書當中,他帶領讀者重新檢視上述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原來,耶穌要門徒期待的,並不是死後上天堂,而是在新天新地的身體復活;「死後生命」並非新約作者所...
作者謝木水博士兼具哲學與神學素養,在廣大的生活世界中,精選了四個與你我息息相關的領域──從個人、教會、社會,再深化到教育——由內而外進行信念健檢。信念和信仰是一個循環的生態,基督信仰能幫助我們檢視、鬆動、重塑既有的信念,有意識地、有目標地,迎向信仰的大未來。
如果我們知道 每一隻麻雀的下落都有上帝的允許, 我們的頭髮,都有上帝數算過, 我們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只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如果我們相信上帝的美好計畫,我們的生活將發生怎樣的轉變? 《人人擁有神聖的呼召》全面解讀上帝的旨意與個人呼召的關係:讓人明白上帝對獨特的你有一個獨特的計畫──對於理解...
上帝創造你時,懷抱著對你的夢想、啟示、或異象。 你是獨一無二的,你被放置到世上,有一個專屬於你要去實踐的計畫。上帝並不打算把它藏起來;祂希望你明瞭並且活出來! 實現你的異象將會是你最享受、最有收穫的一件事情──因為藍圖是由你的建築師、最認識你的造物主,所為你量身打造的。
如果那天,伊甸園中亞當將夏娃護在身後,以真理戳破蛇的謊言,人類的歷史將完全翻轉; 如果今天,你的生命開始全力以真理對抗撒旦的耳語,你和你周遭人的生活也將大大改變。
匯通時代洪流的思路,再思亙古如新的真道
「……本書非因學術勞動而寫,更無意挑起關乎聖經的學術爭論,而是按自己有限的學問與思想能力批駁那些易誤導人信仰的聖經學說,為正統教會早已熟知的聖經信念辯護,並幫助正深陷五光十色世俗學說理論之迷霧中的基督徒,能藉著聖經堅定地相信耶穌基督及其啟示的上帝之道。……」
本書延續柯志明老師一貫嚴謹的治學與犀利的文字,透過梳理近期各種影響教會的聖經詮釋之思路,以其敬虔的態度引導讀者聆聽學習,操練思考能力並全面性地理解,以致能傳揚或教導,在閱讀過程中享受遵行聖經的啟示。
透過作者熟練的知識操練與通達的生命之道,讓讀者在閱讀中使知識和生命齊頭並進,透過此書更可幫助我們對聖經更尊重和喜愛。
【作者簡介】
柯志明
哲學與神學學者。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亦曾任教臺灣大學、東海大學、中華福音神學院、中台神學院、臺南神學院、臺灣神學院。
著有:
《無所謂「同性婚姻」》(2016)
《胎兒與死刑犯》(2013)
《尊貴的人、婚姻與性》(2012)
《愛的倫理》(2011)
《理解的應許》(2009)
《愛之義》(2008)
《惡的詮釋學》(2008)
《談惡》(1997)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