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牠們滅絕之前──香港動物文化誌
0 篇書評

寫在牠們滅絕之前──香港動物文化誌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88392902
  • 字數: 137,299
紙本書定價:NT$ 510
電子書售價:NT$ 357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率先談「論述」,有了論述才會知道之後所討論的是什麼。除了討論切身的動物議題,身兼影評人的作者,更藉著影像、報導等媒介,了解動物如何透過媒體再現。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40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 電子書: NT$ 385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擲地之作★ ★亞馬遜Kindle 優秀非小說讀物★ 食利的資本主義、充斥菁英與職業政客的民主主義 在21世紀搖搖欲墜 敲響了民主資本主義的警世鐘!

  • 電子書: NT$ 428

    假帳號留言、帶風向、餵養仇恨言論、惡意檢舉、違反社群守則…… 如今的臉書,還有理性公共討論的空間嗎? 勒令停業撤照、醜化抹黑、人身限制、訴訟騷擾、國家機器監控…… 在獨裁政府打壓下,新聞記者該如何突圍? 祖克伯臉書  杜特蒂政府 = 獨裁者共犯結構 堅守底線 追求真相 打擊假新聞暴力 「對權...

  • 電子書: NT$ 336

    一部財富與富人們隱密棲地的實地踏查報告 都會中財閥勢力與富豪特權的暗黑民族誌 洪敬舒 | 臺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 黃克先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危殆生活》作者 盧郁佳 | 作家 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 | 《大減速》(Slowdown)作者 ——推薦

  • 特價 電子書: NT$ 222

    毒從海上來,銷往何處去? 那時的「福爾摩沙」怎就成為今日的「有毒之地」?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 電子書: NT$ 331

    「上野教授,您如何不對男人絕望?」 12回書信往返,24次真摯、銳利, 毫不保留的文字交鋒!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當月選書四冠王!】 女性主義先驅上野千鶴子與新銳作家鈴木涼美,年齡相差四十歲,各自走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兩人以一年的時間互相通信,深刻討論情色資本、母女、戀愛...

  • 出版日期:2023-11-01
    電子書: NT$ 322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 出版日期:2024-02-21
    電子書: NT$ 209

    ★獨立媒體《報導者》X漫畫家廢廢子 ★當代親密關係的時代切片,勾勒各式親密關係樣貌 ★深度新聞X報導漫畫X影像故事

  • 電子書: NT$ 385

    《疼痛帝國》、《什麼都別說》作者在《紐約客》的精選文章 他是非虛構寫作的福爾摩斯 這個時代獲獎最多的記者之一 也是當代最佳的非虛構類作家 《紐約時報》暢銷書 《紐約客》、Goodreads年度最佳書籍

  • 電子書: NT$ 280

    ╒════════════════════╗ 我們永遠無法保證自己不會犯錯, 那,你會不會是下一個被出征的人? 一本社群時代的自我保護指南! ╚════════════════════╝

  • 電子書: NT$ 284

    你是不是認為做錯事就該反省? 你是否常把「對不起」掛在嘴上? 身為家長的你,會教小孩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立場想一想嗎? ─── 如果「是」,請你一定要看完這本書! 許多常見的教養模式、被視為正確的價值觀, 其實把大人和孩子都逼向絕境。 {日本更生專家岡本茂樹十週年暢銷經典Ⅰ}

  • 電子書: NT$ 245

    貧困的屍體 / 凍死的屍體 / 孤獨的屍體 / 衰老的屍體 / 自殺與被害的屍體 / 幸福的屍體 …… 生前不平等,死後也有階級差異。 無法以「病死」一言蔽之的遺體, 訴說著殘酷的階級問題。 ★ 大師兄(《你好,我是接體員》作者)專文作序 ★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電子書: NT$ 238

    在人類歷史中,慾望不曾缺席,而人和動物的關係史,正就是一部記錄人類透過動物去追逐慾望的歷史,但同時是一幕幕人和動物關係的暗黑史! 這是一部動物議題的入門書。作者從歷史、社會學、哲學等角度,與讀者一起探索我們身為人類動物,和其他動物生命之間那不可分割的共同命運。 從狩獵到馴養,是人類與非人類動物逐...

  • 電子書: NT$ 294

    四個失去生命、一個至今仍下落不明的小女孩, 一個被司法粗暴奪走將近二十年人生的冤案受害者, 自上世紀起始終逍遙法外的連續殺人犯。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作者再次挺身而出—— 揭開日本司法的黑暗面,推翻科學辦案的神話。 日本二〇一六年最知名書籍行銷案「文庫X」的真身,銷量已破三十萬大關。

  • 電子書: NT$ 301

    從作祟妖怪到寵物明星,從捕鼠工具到家庭成員 不管是遇上愛貓成癡的大文豪,還是嫉貓如仇的老百姓 紛紛擾擾的人類社會裡,貓咪始終漫步在你我身邊 跟著牠們小巧輕靈的腳步,見證歷史發展的軌跡! 店家擺的招財貓,真的是貓咪受歡迎的象徵嗎? 愛貓的天堂「貓島」,其實是畏懼貓妖作祟的結果? 戰後如...

  • 電子書: NT$ 336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入圍作《牆國誌》作者好評再出擊── ──《環球郵報》2021年度選書── ──《紐約客》2022年最佳書籍── 繼調查報導前作《牆國誌》,詹姆斯.格里菲斯再次集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於一書, 藉由深度跨國調查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三種受壓迫語言...

  • 電子書: NT$ 315

      臺灣與世界許多地方,正走進低生育率的時代。過去生育經常被看做女性的責任,不生孩子或生不出孩子的女性,經常面對社會的譴責。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正視,影響女性生或不生孩子的因素,既有個人抉擇,也是個人與時代、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本書回顧這個抉擇被忽略的歷史,正視古今女性在生或不生路上的掙扎。這些既屬...

  • 電子書: NT$ 245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 就能變成不一樣的人。 但魚鱗長年緊附, 拔扯下來,皮膚已是不同的顏色。 ▍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得主 ▍ ▍魚販林楷倫首部非虛構作品▍

  • 電子書: NT$ 301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224

    ★美國亞馬遜分類榜冠軍書 ★榮獲16項全美及國際好獎,長銷至今!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志銘與狸貓、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們、《認識動物溝通的第一本書》作者/源頭療育法創立者林怡芳 感動推薦 一位天賦異稟、備受讚揚的動物溝通師, 20多年來傳遞來自靈界離世毛孩的驚人訊息, 療癒了無...

  • 電子書: NT$ 266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對於重大精神疾病事件之深度追蹤報導 完整圖文集結 一本不一樣的精神疾病議題書籍 透過偶發的社會事件切入,展開理解,深化議題,並促進社會各界之對話

  • 電子書: NT$ 252

    本期的專輯是「廣角度看動物」,共有10篇論文,分別從歷史與生態的角度,重新反思動物議題的定位、聚焦討論科學知識如何幫助動物個體及學生的教學、應用社會工作、法律及服務設計等領域的方法,建構各種機制,以便動物在人的社會中被友善對待。

  • 詳細資訊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動物?──簡單以喜歡或不喜歡說明,抑或有其他方法?

    無論喜歡、不喜歡,抑或害怕動物,不容置疑的是,人類與動物同為這個地球(或者城市)的使用者。然而,一直以來,我們有意無意把自己與動物分開,僅看寵物為城市的一員,而其他的看他們為城市的入侵者,所以遇見野豬要報警,在西貢看見了牛會驚叫。

    我們忘記了怎樣與動物共處,更以一個奇怪的目光看待動物。是以,我們最常「看見」的動物,來自報章上一幀幀血肉模糊的照片──有人虐殺貓狗、有車飛撞野生牛、僅有的中華白海豚受傷……

    其實不止於此。若然細心,我們身邊常常有動物的蹤影──家裡的寵物(主要貓狗)、城市動物(西貢牛)、野外/野生動物(熊貓),甚至每日餐桌上吃的。也就是,討論動物,其實不限於喜歡不喜歡,牽涉的還有很多日常。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率先談「論述」,有了論述才會知道之後所討論的是什麼。除了討論切身的動物議題,身兼影評人的作者,更藉著影像、報導等媒介,了解動物如何透過媒體再現。

    作者介紹|

    陳嘉銘
    文化研究博士畢業,專事電影和流行文化研究;過去十多年來更因為與狗狗女兒的感情和交流,觸發研究動物議題,當中涉及日常生活、媒介現象以及城市發展對動物的種種影響。

    2015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以「動物,文化與現代社會」獨立成科,是首度在香港大專教育出現,利用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角度教授的動物科目,與同學分享更多關愛物種的可能性。而相關文章自2010年起散見《信報》專欄「Animal Talk」和「櫻桃花開」、《蘋果日報》專欄「客座隨筆」,以及 《明報》「世紀版」和「星期日生活」等等;另外文章近年又多見於網上媒體《立場新聞》、《香港01》、《端》及《香港動物報》。《寫在牠們滅絕之前——香港動物文化誌》一書結集了作者過去有關動物議題的文章,從分析入門起始,逐步與讀者分享動物與人共處,隨城市發展,以至進入野外、電影和飲食想像裡的種種問題。

    媒體推薦

    黃宗慧(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
    楊大偉(Green Monday創辦人)
    張婉雯(香港作家,素食者)
    梁美寶(《香港動物報》創辦人)


    我們每天自醒來採取站立的姿勢開始,對於在腳下支撐着我們的這片土地,就採取一種對立的姿態──與地心引力對抗──卻忘了我們是和大地相連接的、與其他許多物種共同生活在世界「之中」。而這種被遺忘的,人與土地及其他生命的連結,也正是嘉銘老師透過書中許多實例想提醒讀者的。
    ── 黃宗慧|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從文化研究視野,加上對非人類動物的感情和敏銳,成功地開拓讀者對人類動物與非人類動物的各種關係有更闊、更深和更批判的視野,從而投入共建一個有「眾生情味」(人情味)的關係。
    ──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

    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提醒着我們是生態的一員,人類急須重新認識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 楊大偉|Green Monday 創辦人

    嘉銘的文章正是一條條鑰匙,打開思考之門,讓我們發現動物,也發現自己。
    ── 張婉雯|香港作家,素食者

    他的文章有一特色,往往看後令人多作思考,究竟怎樣才是對動物好、什麼才是動物權益等等問題,屬高質素能入屋的學術性文章,探討文化研究。
    ── 梁美寶|《香港動物報》創辦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