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高雄在地勞工風情,從早期的基層碼頭搬運工、加工廠女工,到工程人員,從拆船業到新興的遊艇業,看見勞工在不同年代共同的勤儉奮鬥的精神。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鍾理和,臺灣文學史重要的客家籍作家,被稱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創作於1959年的自傳體短篇小說<原鄉人>,描寫敘述者(即鍾理和自己)從小對中國的複雜情愫,以及前往中國大陸的心路歷程。李行導演將它搬上銀幕,且原鄉意涵經兩岸政治人物賦予不同解讀,鍾理和、原鄉人等名詞,遂為更多人所悉。然而其中內涵,卻...
過去的高雄是勞工人口大量移入的城市。因港見船,從絡繹不絕的碼頭工人到滿坑滿谷的貨櫃,港口周邊也陸續發展出拆船、造船,以及世界矚目的遊艇產業……如過江之鯽的上下班人潮是最鮮明的景致,從加工區出發,創造臺灣經濟奇蹟,高雄正逐步蛻變、邁向國際、兼具工業與人文,每一個奉獻時間心力的勞工都是推動高雄與世界接軌的力量。
《開工了,高雄》是臺灣少見的勞工文學,高雄在地資深作家王希成,深入勞工世界三十多年。他為勞工發聲,運用文字為勞工造像,從如同八點檔連續劇的工廠傳說,誰也不讓誰的勞資糾紛,如同猛獸般的工安意外,細膩描繪出職場生活的苦與樂。他側寫基層勞工:負責載運化學物品槽車的司機先生稱為「槽男」,夜間輪班人員的代名詞就是「未歸人」,並貼切描述勞工的生活與心情,寫成一部屬於高雄人,也是台灣人的勞工史。
作者簡介|
王希成
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石化公司採購,現任水處理公司國外行銷經理。掌門詩刊與港都文藝學會同仁,喜菡文學網駐站作家;高雄市太極拳協會副總教練,太極拳雜誌總編輯。獲中央日報勞工文學獎、高雄市文藝獎、打狗鳳邑文學獎、2011書寫高雄計劃等。著有詩、散文與翻譯等十冊,有《拜倫的世界》、《安靜生疼》、《我的詩劍江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