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涵蓋範圍自古希臘哲學開始,經過中世紀漫長的基督教哲學、人文主義時期的文藝復興、號召啟蒙的科學革命,最後止於浪漫運動盛行的德國古典哲學。本書強調客觀公平地審視各派別的理論學說與內在關係,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以培養包容各種觀點的態度與批判思考的能力。
本書以常發生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謬誤為例, 從政治宣傳、宗教迷信、廣告用語,甚至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對話。 內容也由淺到深,從認識謬誤的各種型態,訓練推理能力, 到抓出隱藏型謬誤,最後克服情緒障礙與直覺的誤判, 就像從偵錯思考的初級班、中級班,進階到高級班和研究班, 之後,只要一有可疑的狀況出現,你的...
這是哲學史裡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社會和生命躁動不安,哲學既是自我追尋,也是改變世界。 ------------------------------- ★★★你絕對沒有讀過這樣寫的西洋哲學史★★★
如果你的一生只能念一本書, 毫無疑問,你就該選擇閱讀《論語》。 宋朝宰相趙普說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也說,他以半部《論語》創王品。《論語》對年輕人與老年人、對平凡人與大學者,都是必讀與必須不斷重讀的經典。
老子《道德經》全文五千餘字,文詞簡短,深富人生哲理,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經典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早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更是全球最被廣為翻譯和閱讀的一本書。這部堪稱質量最高的智慧寶典,留給我們的就是「無」的形上智慧。
蔡璧名新作──《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 依循傳統中國哲學特重修習、實踐之特色,承繼學界既有「工夫論」研究, 進而正視認識理論與完成任務間的巨大差異,採「專家與生手」研究進路試圖突破「論」的樊籬, 尋求將《莊子》的理想身體感在日常生活中體現、落實的可能。
由比較哲學與分析哲學的新視角切入, 闡釋中國古代哲學與中國佛學, 著重概念的分析、論證的闡述, 對各哲學基本預設的檢證,以及力求簡單明瞭的哲學方法, 重建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領域中應有的地位。
《哲學的40堂公開課》以五十幾位重要的思想家為軸,一步步探索人類思考的軌跡,在影響西方文明的偉大心靈中漫遊。 繼《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之後 耶魯大學再度隆重推出剖析西方思潮著作 專門為你精心打造的40堂公開課 對富人課重稅,這樣真的是公平嗎? 我們看見的世界可能像《駭客任務》裡一樣,全都是假...
西方哲學的黃金年代,縱橫四百年,名家輩出。 主體性哲學風起雲湧,自我成為萬物的尺度。 ------------------------------- ★★★你絕對沒有讀過這樣寫的西洋哲學史★★★ 普列希特最精彩哲學史,單冊閱讀也沒問題
《理想國》(又譯《國家篇》)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政治學、倫理學、知識論和本體論於一體,是想了解柏拉圖思想與古希臘文化的必讀經典。全書以對話體形式,藉蘇格拉底與友人間的辯論內容,探討政治科學,闡述正義與善,描繪了一個理想城邦的樣貌,這理想城邦被視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烏托邦。
一本具批判性質的西洋哲學史!
一本「哲學即不外是哲學史」的書!
「哲學史本質上是哲學思維的絕對預設不斷修正的一部歷史」——傅偉勳
唯有掌握哲學在歷史中的發展,我們才能更好地瞭解哲學研究的意義。
作者傅偉勳將這本哲學史定位成一部「具批判性質的西洋哲學史」,並同時認為「哲學」一詞雖然難以定義,但不妨將哲學看成是一部哲學發展、辯證的歷史。然而,作者卻不同意將哲學史看成是純然收集史料、拼貼論證、羅列學說的歷史。相反地,研究哲學史必須從哲學家在世時生活的環境與思想的繼承來切入,並把握哲學家理論的背後預設,以釐清各時期哲學家是因應著什麼樣的理論困難去修正或建構其學說。唯有掌握哲學理論與問題之間的辯證關係,作為研究者的我們才可以對整個哲學史的動態發展給予一種內在的批判。本書涵蓋範圍自古希臘哲學開始,經過中世紀漫長的基督教哲學、人文主義時期的文藝復興、號召啟蒙的科學革命,最後止於浪漫運動盛行的德國古典哲學。本書強調客觀公平地審視各派別的理論學說與內在關係,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以培養包容各種觀點的態度與批判思考的能力。
【作者簡介】
傅偉勳(1933-1996)
臺灣著名哲學家、生死學學者。日治時期1933年出生於新竹市,1996年病逝於美國聖地牙哥。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後負笈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哲學博士。曾在臺灣大學、伊利諾大學、俄亥俄大學等校任教。後至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系,擔任佛學與遠東思想教授,並主持東方哲學與宗教部門博士班研究。
著作包括《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1990年度嘉新水泥最優良著作獎)、《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1993年度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1994年度行政院新聞局個人著作金鼎獎)、《中國哲學指導》等中英文專書,以及數十篇中、英、日文專論。主編《世界哲學家》、《世界思想文化史》、《現代佛學》、《生死學》等中文叢書,《亞洲思想與文化》、《亞洲哲學宗教資料書暨要論》等歐美語文叢書,以及十部左右專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