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雖淺而實深,感情雖淡而實濃
一字一句皆千錘百鍊而出
讓散文經典大家,帶您見證生命的美好微光
詩人宋尚緯,因為身體長年受到疾病和不適的侵擾,長期就醫,希望讓自己更好。本書收錄2016至2021年尚緯求醫的227篇紀錄,搭配47張全彩可愛插圖。在書中,詩人用敏銳直白的語言,記錄下身體的不適,與醫者的對話,努力遵從醫師指示過生活的過程。
「歷史有味,飲食難忘!」 第四十五屆金鼎獎得主.最受期待的青壯世代華文小說家 寫給每一個貪嘴饕家們的台中飲食漫遊錄 爬梳二十道街頭點心的身世來歷, 以舌尖味蕾刻下這時代的味覺印記。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3/26預購,3/31正式上市 完成預購的讀者請於3/31同步書櫃 繼《我輩中人》引起數萬讀者回響, 張曼娟再次書寫中年的風景.幸福的原力 23篇情意真摯的散文, 寫給瞻望中年的你、擁抱中年的你、中年徬徨的你、承擔責任的你、 照顧之路的你,以及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你。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大浪淘沙,一粒沙掉進貝殼中 日積月累形成一粒珍珠 文青時代,是那粒不起眼的沙 卻也是一顆珍珠的起點 「文青時代我們如此孤獨,不想溝通,或不屑溝通。如果最終溝通只是誤解,不妨就冷笑著看這荒謬的一切吧。我的文青時代延續很久,從初中到高中、大學,一直延遲到巴黎讀書,彷彿不想從文青的夢裏醒來...
本書精選小思散文五十九篇,並按主題(抒情、說理)、素材(人物、回憶)、下筆前的醞釀和延伸(觀察、切入點),以及寫法(選材、結構、文字處理)等分為十四輯。加上編者精到的題解與賞析,足可感受小思筆下飽含的人文關懷,領悟文章讀寫的軌範。
閱讀讓我們向內凝視深淵,向外遠眺天地; 寫作能梳理情與思,也能讓其他人知道我們所愛所信。 文學家楊佳嫻為了讓學習寫作的人獲得方法, 選編了二十八篇精采的文章, 無論抒情文或是論說文, 透過文後的每篇主編筆記, 將能提供學習者最適當的導引。 大學寫作課與相關課...
文字雖淺而實深,感情雖淡而實濃
一字一句皆千錘百鍊而出
讓散文經典大家,帶您見證生命的美好微光
臺灣女性書寫最不可或缺的一席──琦君
用抒情溫婉的文字,為當代女性散文寫下最濃厚的一筆
精心輯選19篇散文×5篇小說×1篇劇本
帶領讀者從臺灣走向世界、從古悠遊至今、從個人凝視家庭
「琦君的作品能成為共同世代的閱讀書單,除了她筆端溫柔敦厚、真情流露,讓讀者輕易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她寫出了時代的特質,人性永恆的良善,這種特質在廿一世紀科技發展,人類生活變化劇烈的時代更感彌足珍貴。」
──林黛嫚專文推薦
琦君的散文,溫柔敦厚,於自然中散發出細膩的情思,久已為人稱譽。本書即收錄了她的讀書札記與散文隨筆,無論是老年的趣談或夫妻情思,琦君從日常的微小片段出發,在平凡中見深刻,同時透露出她駕馭文字的純熟工夫。
另外並有琦君的短篇小說及她第一次執筆的劇本,展現多元的文字樣貌,不可不讀。
【作者簡介】
琦君(1917-2006)
本名潘希珍,浙江永嘉人。浙江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文化學院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央大學教授。作品以散文為主,另有小說、詞論、兒童文學專著等。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獎章、中山文藝創作散文獎、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國家文藝獎散文獎。著有《紅紗燈》、《賣牛記》、《琦君說童年》、《文與情》、《讀書與生活》、《桂花雨》、《橘子紅了》、《詞人之舟》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