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侍酒師將二十載研究濃縮成系統化課程
中本聰文、石田博經典必讀代表作
◎日本「J.S.A.葡萄酒檢定考」酒友推薦教材
一本教你清楚描繪葡萄酒果實特色、發酵與還原風味的自我訓練教材
◎茶飲、咖啡皆可練,品味世界無所不在
為所有飲者而生,以「建構基本動作」和「心像練習」出發的品飲感官訓練
★ 上萬名學員.百位女醫.各界名人權威實證認可的健康飲食法 ★ 廚房小白都能輕易上手的零失敗料理食譜 ★ 139道實做性100%的料理食譜 《增肌減脂:4+2R代謝飲食法》 人氣女醫 王姿允 最新力作 從R2、R3、R4到R5,收錄139道中西式料理。 蛋、豆腐、蔬菜、蕈菇、藻類、肉類、海...
第一本以「台灣豬」為主題的美食書 也是最重要小吃文化的指南 ★從北到南,道地台式小吃 ★隱身巷弄的排隊美食 ★內行推爆好吃的隱藏部位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過敏、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失智、憂鬱症…… 數世紀以來,醫者百思不得其解病因。 全美胃腸科名醫暨營養學專家帶我們一步步揭露真相── 發炎既是萬病的警鈴、自癒的援兵,也是致病的源頭; 進而探知人體的免疫機制與逆轉疾病的祕密。 ★TED-Ed醫學科普影片超過600萬次觀看 ★入圍美國2...
21世紀的葡萄酒聖經 全球葡萄酒新手與專家愛不釋手 長踞亞馬遜網站排行榜冠軍 全視覺圖解的無痛學習經驗 5種影響風味的基礎特徵 一定要知道的品飲、侍酒、餐搭技巧 55種葡萄酒類型 20張產區地圖
★甫出版即躍登法國亞馬遜飲食文化類暢銷書第一名 ★已售出西班牙、俄國、中國、韓國、荷蘭、義大利、德國、日本等多國版權 ★本書特聘法國新生代插畫家,量身繪製超易懂烹飪圖解
「現在我動身去唐人街,那裡是味蕾的避難所,溫暖異鄉人靈魂的救濟所。」 所有的飲食記憶,都是尋味鄉愁。 對海外華人來說,經營中餐館最初是一種生活方式,現在則加入身分的自我認知。 它是一套格格不入的語言體系,來源於生活,卻具有了身分抗爭的意味── 從來沒有一種餐飲像中餐烙上了如此複雜的族群印...
「番菜」 ——看似平凡家常,實為京都的奢侈 ★第一本為世人介紹京都家常菜「番菜(おばんざい)」的飲食文化經典 ★60道專屬於京都家庭「春時夏日」的親暱滋味 ★《京都家滋味:秋冬廚房歲時記》同步上市
英國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繼暢銷書《魚翅與花椒》後,再次跨越東西飲食版圖,打破舌尖上的偏見 「很多中文讀者覺得,在這個老外筆下,自己的飲食文化既令人驚奇又發人深省……」 ──扶霞
想要健康安全地展開斷食,你一定需要這本書。 《生酮治病飲食全書》暢銷作者、《肥胖大解密》暢銷作者攜手合作 能一步步引導你找回身體自癒力的最佳斷食經典
如果來到新疆做客, 熱情而又好客的新疆人,包準讓你把羊肉吃個遍才能離開。 蒸、煮、烤、燉、煎…… 餐桌上,你會看到各種料理羊肉的方式輪番上陣。 但,新疆不是只有羊肉, 還有手抓飯、大盤雞、饢坑肉、缸子肉、烤包子、黑磚茶……等異域美食待你發掘。 跟著作家王族一同品嚐新疆的好滋味!
「番菜」 ——看似平凡家常,實為京都的奢侈 ★第一本為世人介紹京都家常菜「番菜(おばんざい)」的飲食文化經典 ★66道專屬於京都家庭「暮秋寒冬」的溫暖滋味 ★《京都家滋味:春夏廚房歲時記》同步上市
美國匹茲堡大學榮譽化學教授.最受歡迎的美食專欄作家 ★「愛因斯坦系列」熱銷全球、授權超過20種語言★ {大廚說不出的美味祕密} 「神奇的燉煮法」、「美味高湯熬煮法」、「完美醬汁製作」…… 150個最有趣的科學問題,深入淺出探討烹飪現象與原理,大啖知識與美食! 一讀就上癮,越讀越香的飲...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的演化歷史, 每一個市場都塞滿了天擇的產品, 這本書是一份邀請函,邀請你與達爾文一起用餐, 暢談我們與食物交織而成的精采歷程。
◎冠軍侍酒師將二十載研究濃縮成系統化課程
中本聰文、石田博經典必讀代表作
◎日本「J.S.A.葡萄酒檢定考」酒友推薦教材
一本教你清楚描繪葡萄酒果實特色、發酵與還原風味的自我訓練教材
◎茶飲、咖啡皆可練,品味世界無所不在
為所有飲者而生,以「建構基本動作」和「心像練習」出發的品飲感官訓練
----各界葡萄酒行家 熱情推薦----
陳匡民/本書譯者,葡萄酒暢銷作家
陳定鑫/台灣侍酒師協會理事長
蔡孝倫Alex Tsai/台灣酒研學院講師
李昕嬡Nicole LEE/AOW WSET 珍愛葡萄酒藝術公司總監
--------------------
▼專家精鍊品飲特訓,適合這樣的你──
.初入酒坑,不知道酒到底該從哪裡「品」起的酒界小白
.覺得品酒是一門高深莫測、全靠直覺和體感支撐的學問
.喝了多年,卻始終無法在第一時間「完整描述」一款酒
.不願受品種迷思束縛,想要腳踏實地理解葡萄酒的美妙
▼拋開既定印象,從「零」開始喝,理出每一瓶酒的獨特身世!
你可曾想過,葡萄酒品飲到底都在「品」什麼?
葡萄品種、產地與釀造工法何其多,
品飲專家又是如何在一片茫茫的味道海中,找到它最迷人的特質?
許多人一談到品飲,很常會陷入「品酒=猜酒」的迷思,
然而追根究柢,這並不是葡萄酒品飲訓練的核心精神。
唯有精準、有邏輯地描述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
才能全面掌握每瓶葡萄酒的靈魂和底蘊。
諸如「這酒好棒」、「好輕柔喔」,或「有種怪怪的香氣耶」等描述,
無法真正帶出酒款的重點特色,自然也無法把它推薦給別人。
▼讀完本書,你會了解,品酒是有系統和方法的,不但可以學,還能夠越學越精~
作者曾提到,若要提升品酒的能力,
就得讓大腦遵循品酒的基本動作,並且反覆練習。
他們整理了自己在日本專業雜誌《侍酒師》上發表的連載內容,
加上經年累積的反思,最終集結整理成這本品飲技巧專書。
無論你現在身處葡萄酒品飲新手村,
或早已成為中階或資深玩家,
這本簡明易懂的練功秘笈,都能幫你打通關節,建立更紮實的品飲基礎。
▼本書特色
【結構化整理品飲思路】
依照「土壤環境→葡萄品種→種植→釀造工藝→培養方法」的順序,
撇開既定的風味成見,
從無到有、完整推理葡萄酒各式表現的由來。
【熟悉品酒的心像練習】
「碰到白酒,以青蘋果作為果香的主軸;
若是紅酒,就往藍莓的方向前進。」
化想像為真實,將品飲筆記大聲讀出,
默熟於心並觀察品飲時的表情和動作。
熟練之後,就能「自動化」地
按基本動作完成一款酒的描述,
語句完整、細膩、還不會遺漏!
【拆解動作+用腦連結】
棒球選手的投球動作,
包含站穩腳跟、調整重心、跨腳、扭腰以及揮棒打擊等,
透過細緻拆解以及用腦連結,最終一氣呵成,打出好球。
而感官也需要透過拆解,
反覆練習「看、聞、喝」,並往下細分各種要素,
逐步做出最貼近葡萄酒本質的判斷。
\看/穿葡萄與酒的狀態:
酒色、明亮度、濃稠度等外觀呈現,
都透露葡萄果實的產地日照、氣溫、海拔、座向,
以及葡萄酒培養過程中的泡皮時間、培養環境,以及是否經過澄清過濾,
甚至是酒款本身的酸鹼度等訊息。
\聞/出酒的結構與層次:
從對香氣的第一印象與三類香氣,
分別討論直覺感受、柑橘果香、酒精發酵與還原氣息,
這些都是判斷葡萄品種個性、酒的熟成工法與年份的關鍵證據!
\喝/進口腔與味蕾深處:
品飲葡萄酒,
可不是單純「含著」或「咕嚕下肚」這麼單純。
理解舌頭的構造,以各區段檢驗葡萄酒前、中、後段風味,
並善用牙齦分析單寧所帶來的酸澀感。
【專欄式分享輕鬆閱讀】
循序漸進,內文有趣、份量適中且好懂,
每階段的思考與基本動作一看就「瞭然於心」!
【全彩圖表,整合觀念】
將細碎又難記的經驗分享,
整合成好吸收的「即食資訊」,
讓你快速上手,從裡到外快狠準地評析葡萄酒特質!
作者簡介
中本聰文
日本侍酒師協會 副會長
1965年生
1996年 榮獲法國葡萄酒&烈酒 全國侍酒師最高技術賞優勝
1997年 世界大會SOPEXA GRAND PRIX第五名
2012年 獲頒東京都優秀技能者知事賞
2013年 獲頒法國農事功勞騎士獎章
2014年 獲頒 厚生勞動省 現代名工
石田博
日本侍酒師協會 副會長
1969年生
榮獲多項國內侍酒師比賽優勝
2000年 榮獲第10屆世界最優秀侍酒師第三名
2011年 獲頒 厚生勞動省 現代名工 2014年11月 榮獲內閣府授予黃綬獎章
2014年 榮獲第七屆 全日本最優秀侍酒師冠軍
2015年 第三屆 亞洲&大洋洲最優秀侍酒師比賽日本代表
著作『 超值精選301款』(講談社)
『10種葡萄搞懂葡萄酒』(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譯者簡介
陳匡民
臺灣桃園人,1995年起擔任台灣酒類專業雜誌《酒客》專任編輯,歷經主編、總編輯等職務,並多次應邀擔任國際性酒展評審。著有《葡萄酒賞味誌》、《葡萄酒選購誌》、《戀酒絮語》、《我愛香檳:陳匡民的香檳賞味誌》、《喝遍義大利》(積木文化出版)等作品,譯作有《新世紀日本威士忌品飲指南》、《漫畫葡萄酒入門》、《大吟釀100》等。
愛好美食與美酒的她,致力於推廣葡萄酒和各種美食的搭配,並以其獨特的親和力,將葡萄酒帶入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引領讀者輕鬆進入葡萄酒的品賞世界。文章散見於《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周刊食尚玩家》《Decanter品醇客》《酒訊》《商業周刊》等報章雜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