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作家——魯益師的完整生涯,深入大師的內心世界
- 由當代知名神學家麥葛福執筆撰寫,繼研究基督教思想家《全民神學家巴刻》、《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後再創力作
- 榮獲2014年ECPA非小說類金書獎
「我童年時代的許多線索──種族敵視、政治分裂、文化戰爭──現今仍舊以另一種形式反覆出現。回顧過去,使我能夠望向前方。」 「我們固然無法改變過去,但或許可以阻止過去成為現在的暴君。過去形塑了我們現在的樣子,但不必然決定我們將來的樣貌。這對我是真實的經歷,也可以成為各位的真實經歷。」 ──楊腓力
▘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 常有人在遇到苦難時, 以為可以從約伯記找到答案, 結果卻大失所望。 他們不明白為何自己或摯愛會遭遇苦難, 不解為何苦難何其多; 他們期待約伯記能解惑, 期待這卷書能解釋神為何容許人受苦, 甚至容許義人受苦。 何以這些期待轉為失望? 「智慧」才是這卷書的關鍵。 在約伯受...
最幽默有趣的九型人格靈性導覽 帶你踏上通往真實自我的道路 ✦ 入圍美國獨立出版Foreword INDIES 2016年度好書獎 ✦ 宣教使命聯盟2016年度必讀書目 ✦ 全美銷售破50萬冊
摩根没有讀過神學院,但是他的信息講章,卻為神學院和傳道人所研讀,他從來不用任何宣傳和手腕吸引聽眾,但無論他到哪裡分享,總是座無虛席。本書作者張文亮教授大量閱讀摩根的著作及資料,寫下這位屬靈榜樣的生平和事奉,獻給這一世代基督追隨者。
華語世界風行近三十年長銷書《過猶不及》全新增訂譯本, 新添數位時代與界線, 幫助讀者逃離以愛為名的迷思牢籠,展現自我、健康成長。 界線模糊,就會讓人無法誠實表達、自由決定,勇敢去愛。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 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 是要開創神的新創造及嶄新的為人方式。 祂將古代猶太教和異教追求「正確行為」的真實洞見, 置於新的根基上; 並啟動重塑人類的企畫: 讓人的心靈得以被潔淨、軟化, 並且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得著改變, 開始學習新發現的神國語言及行為。 神國就這樣進入這個世界, 賦予人們連亞里斯多德...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亞馬遜網站讀者4.7顆星好評推薦 看似忙碌的牧者,其實不是委身的象徵,而是背叛的徵兆; 它不代表忠心,而是變節。 :: 畢德生安息年的收成之作。 畢德生思想「牧師」身分的本質(不忙碌的、具顛覆性的、具終末觀的), 檢視牧師步下主日講台後其他六天的工作重心(治癒靈魂), 竭力對抗世俗文化對牧者的...
斯托得牧師提醒我們,一個清晰簡單的原則就是:得罪誰,就向誰認罪。肢體間認罪後所蒙的赦免,正說明了肢體間團契關係的修復與和好。讓我們跟隨斯托得牧師,重新思想認罪、赦免、和好之間的關係。
無論在神學、組織或群體經驗上,教會都具有強大的動能,幫助公共生活中的眾人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而這份關係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世界的多元差異化為一份寶貴的禮物,見證上帝所應許的合一。
這是一本用六十年歲月鑄成的愛之經典,魯益師在睿智又澄澈如同天真孩童的文字中,融鑄了他一生的愛之經歷,與畢生所累積的神學、哲學、文學的學思,讓每一位渴求愛、期盼更深體驗愛的讀者,都可從中獲益,踏上那條愛的真實道路。
我們為幫助窮人所做的努力,可能對彼此都造成傷害 ▌▌▌███ 貧窮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因為錯誤的假設可能導致造成傷害的策略。 本書以聖經為基礎,讓讀者明白何謂貧窮與如何扶貧, 學習如何在具有極大轉化能力的關係中,為這受傷的世界建造出有果效的事工。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關於呼召的問題百百種,各種說法、見證莫衷一是。當我們期待回到聖經,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卻可能遇上另一個問題──錯解聖經中的呼召,將常聽到的說法當作真理。有鑑於此,聖經學者曾思瀚寫下了《被誤解的呼召》,華人教會第一本詳盡詮釋呼召經文的著作。
作者曾思瀚老師在本書中進行「心理敘事」鑑別研究,把對觀福音裡面跟「必須」有關的經文都挑選出來仔細剖析,幫助讀者明白敘事者透過角色這樣說話、行事背後的心思意念到底是什麼。這不是一本艱深的釋經書,卻是一本提升讀者踏入聖經研究的入門書。
為了陪伴妻子孩子在異域工作與生活, 小老百姓神學家勇敢放棄生活舒適圈,展開北美新生活探險! 但是,當固定薪水不再、過往種種肯定逐一淡去, 如何不看自己是失意的魯蛇,而是神手中正在創造的傑作, 就成了最真實的挑戰──
基於對欲望的全新認識,丹尼爾‧貝爾二世完成了這本《欲望經濟學》。一方面,貝爾從聖經的神論、人論、救恩論出發,闡述基督教神學對欲望的觀點,如何幫助教會面對這個世界,乃至於深深影響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力量;另一方面,貝爾也根據他對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提出「屬天的經濟學」,以基督教兩千年來的屬靈智慧和傳統,與當...
大多數的聖經讀者,最熟悉的經卷莫過於新約的四福音書。四福音書不僅記錄了耶穌的生平事蹟,更闡明祂帶來了盼望和救恩。然而,你心中是否也常有個疑問:既然福音書已經講得差不多,我們還需要讀舊約嗎? 著有《基督教新約倫理學》的知名學者海斯,這次帶來《聖經倒著讀》,將要帶領我們看見新約與舊約之間的影響力!本書...
第一手堂會訪查報告 全在地教會經驗分享 劃時代青少事工定義 最務實青少門訓SOP 「選擇一位上帝」是青少年在尋找自我身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效的門訓要從「認識自己是誰」開始: 知道我們的身分是上帝的孩子、祭司與新婦, 同時也是寄居在世上的上帝見證者與僕人。 這樣才...
神學若是只在讀者與書本之間,便將凍結在貧血的嚴寒中; 惟有迎向來自超越象限的挑戰,才能瞧見新知的迸發與踴躍! --- 聖經既作為神向人說的話, 因而神學以及神話語的傳講應是一個事件, 是「神的道的發生」(Wortgeschehen)。 若要讓神學或傳講成為「神的道的發生」事件, 神學所...
每個服事者都是記憶的治療者。舉凡查經講道、小組聚會、關懷探訪,乃至於教會行政會議,無一不是為了使人想起聖經對耶穌的記憶,並將它與個人的記憶連結在一起,進而使人心意更新而變化。
從聖經利未記可以學到哪些瘟疫公衛知識? 利未記和瘟疫課題,如何幫助人更深體會彼此相愛? Facebook持續發燒文,再次全收錄! 張文亮教授藉一系列課程內容,分享利未記與瘟疫的關係。 在瘟疫流行的時候,不只是提醒我們要「聖潔」, 更是要「愛人如己」(利十九18), 保護自己並幫助弱勢,向國際伸出友...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本書作者黃旭榮自高中信耶穌後,心中就不斷湧出問題泡泡, 成為學生輔導後,三十餘年持續面對不同世代的疑惑, 這本小書能夠陪伴你,勇敢面對腦海中浮現的天才問題, 持續尋找終於能讓自己心滿意足的給力答案。
少有人能如魯益師一般,集清晰的哲學思辨力和豐富的文學想像力於一身,以最精煉的語言、最巧妙的類比,闡明最深奧棘手的議題。本書中魯益師以同樣高超的筆法,將那深埋人心,那說不清、道不明,卻和你我靈魂有極大關聯的渴望,真真切切替人道出,並以親身經歷向人表明,這種渴望如何將人帶向基督教的上帝。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揭露慈禧太后一生的謎團 重新看待改變近代中國的關鍵五十年 是誰,廢除了折磨中國婦女千年的「三寸金蓮」、鼓勵女子接受教育? 是誰,創建現代化海關、發展國際貿易、建造鐵路,帶領中國邁入工業化的開端? 是誰,引進西方教育、建立外交官制度、實行新聞自由、推動君主立憲,揭開中國現代化序幕? 為什麼西方人曾將...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冊 『李常受文集』收錄主僕李常受弟兄於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盡職所釋放的信息與各種交通記錄,加上主僕歷年編寫的詩歌、個人聖經中的筆記、以及與主工作有關的信函,(不含聖經各卷『生命讀經』、『新約總論』、『真理課程』與『生命課程』)按年代編列,豫計共138冊,中文版總頁...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對許多基督徒而言,舊約裡的利未記是他們感到陌生,而且不太去翻開閱讀的。然而,基督教的福音,認同於獻祭和贖罪、律法與恩典、罪和順服、玷污和潔淨、祭司的服事和聖殿的幔子,若沒有這卷書所記載闡明的,它就沒什麼意義了。 作者認為利未記在我們對神的認識、對福音和基督徒生活,以及今日要向會眾教導和傳講的信息,...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女性主義的興起,讓女性地位日漸提高。女性主義者也對各個領域提出了問題,詢問它們如何提升婦女的尊嚴、權利、福祉。不可避免的,女性主義也對基督教叩門,使教會增加了女性牧者,更詢問基督教神學如何提升女性生命,進而產生了基督教女性主義神學。
從家庭的角度來看這些人物,內容引人入勝,寓意豐富,但本書是第一本這樣的嘗試。身為《基督教論壇報》靈修版專欄作者、《海外宣教雜誌》聖經專欄作者的劉幸枝牧師,學養豐富、文筆生動,細心查考聖經,將散見各書卷的記載串連起來,呈現三十個獨特多元的聖經中的家庭故事,提供反省與啟發,是小組查經、團契聚會或家庭小組...
有人把台灣當作一塊跳板、反共基地,甚至是海撈一筆就可以揚長而去的藏寶船,但對更多人而言,台灣是家,是國,這裡不是一條船。 「坐船心態與深耕心態,這裡不是一條船,這裡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土地。」——鄭南榕 本書收錄三十年前曾參與新國家運動的前人憶往、島上各種不同族群的新國家期待,以及世界各國邁向獨立的...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重寫基督教文學大師不朽一生,一槌定音的經典傳記!』
《我如何思考基督教》(Mere Christianity)出版七十週年紀念!
一代文豪魯益師有三種世人熟悉的面貌:暢銷小說作家的身分,基督徒作家與護教家,傑出的牛津大學講師和文學評論家。關於魯氏的研究,自他離世後從未停歇,正當世人以為對其了解透徹,一切塵埃落定,魯益師逝世五十週年之際,竟問世一本嶄新、改寫世人目光的全新傳記。
作者麥葛福與傳主有許多共通之處:出生於北愛爾蘭,幾乎如出一轍的信仰經歷,同樣牛津老師的身分。借助近年更多披露的書信手稿與學術研究成果,造就這本突破過往的生命傳記。作者刻意保持客觀公正的距離,既不褒揚美化,忠實地呈現傳主生命中掙扎、迷惘與不安,近乎戲劇性跌宕起伏的情節,將古怪又迷人的天賦奇才躍然紙上。
如果說,魯益師的前半生自傳《我如何成為基督徒》,是傳主的信仰驚喜之旅。那麼本書更是突破傳主的防線,述說他生命中種種看似難堪的光景,抽絲剝繭背後的成因。作者以批判的角度,檢視了魯氏大部分的作品,也對魯益師傳統上認定歸信的日期,有了全新的發現。作者在這本傳記中,將嘗試將這些線索串聯,讓我們對魯益師的認識,不僅確實地以早期研究為基礎,又能夠予以超越。
「對於今日是否真的需要另一本C.S.魯益師的傳記這一問題,麥葛福對這位基督教出類拔萃的人物,以清晰而不傷感的描述,做出了響亮的回覆:『是的』。隨著魯益師逝世半個多世紀,時代已經變了,福音派的認知也漸趨成熟。麥葛福在這本經過深入研究的傳記中,對這位複雜人物的錯綜人生進行了全新的、有時令人震驚的檢視。作者將我們帶入一個我們知之甚少的魯益師內心世界。」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介紹】
麥葛福(Alister McGrath)
當代著名神學家、護教學家,學術養成從科學領域跨足神學,現任牛津大學科學與宗教教授。魯氏逝世那年,麥葛福不過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兩人從未相遇過,但卻有極其相似的人生經歷:同樣出生於北愛爾蘭的基督徒家庭,年少輕狂以無神論者自居,同樣,兩人都與牛津大學頗有淵源。及長魯氏漸漸贏得作者的尊敬和景仰,但對傳主這個人,麥葛福也有揮之不去的好奇和顧慮。向一位景仰尊敬的前輩致意,如何亦保有公正與批判精神,這樣的心理糾葛,或許更添加本書的可讀性。
校園出版麥葛福中譯著作:《全民神學家巴刻》、《認識三一神論》、《基督教神學手冊》、《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再思十架真義》、《再思因信稱義》、編著《基督教神學原典菁華》等。
榮獲2014年ECPA非小說類金書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