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列寧在火車上
0 篇書評

1917列寧在火車上

世界陷入紅色風暴的前八天

Lenin on the Train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0/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8.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2625750
  • eISBN: 9789862625767
  • 字數: 163,186
紙本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售價:NT$ 40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我們在這樣的時候被困在這裡是多大的折磨。我們必須想辦法離開,哪怕是要穿過地獄也在所不惜。」——列寧

*本書為2022年上架新版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506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 電子書: NT$ 294

    西元六三二年,在經歷了將近二十年艱辛的佈道與抗爭,正當伊斯蘭如旭日東升之際,六十三歲的穆罕默德突然倒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穆罕默德的九位妻子沒有為他留下一名男嗣,他生前亦無指定繼承人。誰將在先知之後領導大家,成為最迫切的問題。 到底誰有權接下穆罕默德的棒子,成為新一代的領導人。是代表阿拉伯傳統...

  • 電子書: NT$ 403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 電子書: NT$ 315

      作者伍德在書中指出,美國不同於其他基於共同的語言、宗教或民族而建立的國家,美國的立國根基其實是共同的政治信念、是憲法中的精神。因此,美國人需要不斷回頭去肯認這些締造憲法者的價值理念、省思這些「國父們」的原初意旨,進而去叩問這兩百多年的民主實驗,究竟會帶領美國人共存共榮、還是走向分崩離析。   ...

  • 電子書: NT$ 630

      本書作者安東尼•瑞德是國際上研究東南亞的第一人,他的研究不是從決定歷史的所謂大事件出發,而是注重環境、地理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年鑑學派的研究方法,因此有「亞洲的布勞岱爾」之稱。瑞德堅持全球史的研究視角,印度、中國、伊斯蘭、近代歐洲的力量在這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相遇、交織和互相影響,正是東南亞在全球史...

  • 電子書: NT$ 301

    ///蘇聯誕生100年/// 一窺蘇聯帝國建立和毀滅的故事, 及其灰燼中出現的新勢力。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電子書: NT$ 532

    哈布斯堡家族,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 哈布斯堡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歐建立綿延數百年的統一帝國? 她又該如何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思潮、法國大革命等時代變局?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特價 電子書: NT$ 532

    把哲學史寫成全球暢銷書的, 除了羅素之外,只有普列希特。 ---------------- ★★★你絕對沒有讀過這樣寫的西洋哲學史★★★ 讓哲學門外漢也能像是讀長篇小說一般,欲罷不能

  • 電子書: NT$ 392

    小紅帽的鄉土方言童話,如何打敗拿破崙法語霸權? 這是一個如同台語對抗國語、以語言追求認同,台灣人非常熟悉的故事! 從法蘭西理性主義的霸權,到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的反動 追求鄉土情感及認同的感性力量,如何推動中歐諸民族國家的興起?

  • 電子書: NT$ 616

    霍布斯邦《極端的年代》、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之後 這個世代不可錯過的歐洲史經典作品 英國歷史學家、希特勒研究權威伊恩.克蕭 20世紀史詩二部曲《地獄之行》、《激盪時代》 通往地獄的道路不是善意,而是「鐵了心要自我毀滅」 誰又會料想到,原本站在世界文明頂峰的歐洲 下一秒卻淪為「野蠻...

  • 電子書: NT$ 434

    「如果你只讀一本關於冷戰的書,這就是那一本書。」 首部以全球為視角、最完整的冷戰通史 美國歷史學界最高榮譽班克洛夫特獎得主、冷戰史權威文安立集大成之作 以宏大的時間跨度、寬闊的空間視野、睿智獨到的分析 對21世紀以來冷戰研究新方法、新領域的全面概括

  • 詳細資訊

    ​*本書為2022年上架新版

    「我們在這樣的時候被困在這裡是多大的折磨。我們必須想辦法離開,哪怕是要穿過地獄也在所不惜。」——列寧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邁入第三年。4月9日,英法等協約國成員在法國阿拉斯發動一場猛攻,這場戰役將犧牲共16萬英國士兵的生命;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也因為在東邊同時與俄國交戰,露出明顯的疲態。

    在同一個早晨,距離戰場600公里的蘇黎世車站,有一位矮小、蓄山羊鬍的男人,經由德國的安排,登上一班往俄羅斯的火車。沒有人能預料到,流亡多年的他將在一年內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並讓全世界捲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共產風暴。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沙皇政權的崩解
    在1917年,世界大戰的局勢陷入膠著,不論是英法俄等協約國,或是德奧等同盟國,都急於尋求突破。同年3月(俄國曆法為2月),一場突發的革命推翻沙皇政權,建立臨時政府。這個政府能否繼承原來的政權,繼續履行參戰的合約,頓時成為左右戰局的最重要關鍵。
    亟欲從東部戰線抽身的德國想出了個主意,他們相信:將困於瑞士的激進共產黨人列寧送回俄國,煽動俄國退出戰場,會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英國間諜頭子:「殺了他,該死,趕快殺了他!」
    於此同時,英、法等國也想盡辦法維持俄國的參戰意願。他們派遣多名知識分子與間諜進入俄羅斯,鼓舞人民的愛國心。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必須阻止列寧回家,必要時得除掉他。
    德國與列寧達成協議,派遣一輛列車和士兵護送他直達俄國邊界。這段旅程的計畫不斷修改,所經的國家各懷鬼胎,月台上也站滿了間諜。只是,各國想採取行動,卻拿不準動手的時機。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班列車
    本書生動刻劃列寧的人格特質,包括其暴烈的性格與絕不妥協的信念,也描繪出一戰中各國的處心積慮與局勢的詭譎多變。今日俄羅斯的邊境與民族認同問題,在書中所描寫百年前的世界局勢,即可看出明顯的歷史脈絡。
    一百年後,列寧對世界的影響仍然無法抹滅。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共產帝國的建造者,也是整個蘇聯時代的精神指標,其做法與理念啟發全世界的馬列主義者。世上少見任何思想可以傳播如此之遠,且實際動員如此多國、如此多人,一切都起始於這趟為期八天的火車之行。

    作者簡介

    梅里杜爾Catherine Merridale
    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伯明罕大學博士。主攻俄羅斯史。曾在英國各大學任教,2014年退休轉為專職作家。著作包括《石頭之夜:在俄羅斯的死亡與記憶》、《伊凡的戰爭:重回二戰東線戰場,聆聽蘇聯士兵消失的聲音》和《紅色堡壘:俄國史的祕密心臟》。曾以《石頭之夜》贏得海涅曼文學獎和進入約翰生獎決選名單,以《紅色堡壘》贏得沃爾森歷史獎和普希金俄國圖書獎。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完成約近百本譯著,譯有《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老年之書》、《文化與抵抗》、《帕德嫩之謎》、《製造非洲白種人》、《再造失去的王國:俄羅斯的帝國雄心500年史》、《伊凡的戰爭:重回二戰東線戰場,聆聽蘇聯士兵消失的聲音》等書。

    媒體推薦

    ◎好評推薦
    這本書好看到讓我兩次在地鐵坐過了站……。本書是歷史書中的瑰寶,從大戰倒數第二年截取一段時光,以此闡明一個大洲、一場革命、與一個動盪時刻的一系列心理狀態。梅里杜爾行文風趣、有判斷力、著眼於講述細節……她是那種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世界的歷史學家。
    ——阿羅諾維奇,《泰晤士報》

    一位小個子、禿頭、蓄山羊鬍的俄國人,在妻子與三十個同伴的陪同下,登上蘇黎世的一列火車。以流亡人士身分住在瑞士的列寧將被載入歷史。兼具小說的可讀性和豐富的想像力,梅里杜爾追蹤了列寧從德國經過瑞典和芬蘭,前往俄羅斯,歷時約一週的旅程。——鍾斯,《觀察家報》

    作者是經驗豐富而充滿熱忱的俄國史學家,她選擇列寧緩慢而蹣跚的歸國之旅這個關鍵時刻,道出這個不擇手段的狂熱分子如何劫走一場革命的成果。——《觀察家報》

    梅里杜爾是最重要的俄國史研究者。本書結合了外交權謀、間諜技術、大人物、官方失誤、軍事史與各種意識形態。——《經濟學人》

    梅里杜爾的敘事得力於她的透澈研究,也提醒我們,一九一七年彷彿命運般的變化,如何始於一個看似不重要的事件。——《紐約時報書評》

    梅里杜爾是研究俄羅斯和蘇聯的傑出史學家……她以列寧的回國之旅作為主軸,講述沙皇的垮台和布爾什維克對政府施加的壓力。——《華爾街雜誌》

    這本卓越著作敘述了布爾什維克領袖和其繼承人所否認、規避和掩蓋的複雜歷史。——《達拉斯晨報》

    作者偷偷把讀者帶上了一九一七年四月離開蘇黎世的一列火車。車上載著爆炸性的貨物:將會在俄羅斯點燃一場革命大火的煽動家列寧。——《書單》

    優秀、有趣、迷人的故事,展示了列寧如何搭乘穿越歐洲的火車,邁向權力高峰,進而震撼世界。——蒙蒂菲奧里,《倫敦旗幟晚報》

    梅里杜爾把學者的深湛知識和活潑的敘事風格帶入她的題材。這是一部又有啟發性又有娛樂性的作品。——《文學評論》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7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