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研究範圍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方,從西元前分布歐亞大陸東西方的斯基泰人和匈奴人寫起,一直寫到19世紀中後期、中央歐亞世界被兩大強權(清、俄羅斯)納入勢力範圍為止。全書結構分成五大章、共96個研究主題,言簡意賅,涵括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並以地圖、年表、史料圖片呈現中央歐亞史的豐富文明。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本書是劉仲敬「逆轉的東亞史」系列作品之一,從吳越、江淮民族的起源談起,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跳脫傳統的中國框架,建構專屬吳越、江淮民族的歷史。 劉仲敬以「民族」為核心,重新解釋大一統的東亞帝國歷史,從而挑戰梁啟超當年發明的「中華民族」概念及以此為基礎的中國歷史建構。他認為,歐洲民族國家的歷史...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1.一翻開即是中世紀大事紀,並收錄有大量中世紀版畫、插畫和油畫,可有效輔助愛史者閱讀。 2.本書描寫橫跨十個世紀的歷史與文化波動:人文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發展、歐洲人征服海洋、挑戰教會高壓統治以至推翻封建壓迫……可說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3.國外編者與審定者為本書加入大量且細緻的...
本書作者安東尼•瑞德是國際上研究東南亞的第一人,他的研究不是從決定歷史的所謂大事件出發,而是注重環境、地理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年鑑學派的研究方法,因此有「亞洲的布勞岱爾」之稱。瑞德堅持全球史的研究視角,印度、中國、伊斯蘭、近代歐洲的力量在這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相遇、交織和互相影響,正是東南亞在全球史...
~拆解大航海時代的「強國煉金術」~ 改寫歷史的不是偉人名將,而是真金白銀! 從錢眼中,重看大國興衰史後的經濟真相。 ★當當網99.7%好評!
鏘鏘鏘!趣史上演啦~ 有梗.有料.有好笑!歡樂迸出閱讀新角度! 「故事」網站超人氣作家領銜主講,力邀歷史人物現身說史! 搭配課綱,告訴你歷史課本不讓你知道的故事。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小紅帽的鄉土方言童話,如何打敗拿破崙法語霸權? 這是一個如同台語對抗國語、以語言追求認同,台灣人非常熟悉的故事! 從法蘭西理性主義的霸權,到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的反動 追求鄉土情感及認同的感性力量,如何推動中歐諸民族國家的興起?
六千年前的歐亞大草原並非蠻荒之地,而是印歐文明的起源地! 草原居民駕著猶如現代跑車的四輪車、馬戰車,循著大草原四處移居, 無形中推動了歐亞大陸的文明演化,開創最早的「全球化」時代!
不問出身、只要有實力就能出人頭地、充滿無限可能的這些特點,可說是日本戰國最大的魅力之一。尤其在織田信長引領的新時代,不問君臣關係的下剋上更是讓人直呼痛快。 但如此藩鎮割據、群雄並起的局面究竟是建立在什麼樣的體制背景之下呢? 本書將系統性地介紹戰國時代的武家政權,並且輔以現代商戰做為比喻,以大...
東、西方第一場真正的衝突,從此拉開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序幕,並埋下「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近因。 《波希戰爭》敘述戰爭的前因後果及全部經過,是一部充滿野性的磅礴史詩。書中還原了波希雙方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不論是西元前490年的馬拉松之戰,或斯巴達300勇士在溫泉關隘口血戰「萬王之王」薛西斯,...
從羅馬帝國的瓦解到宗教改革的興起, 長達千年的「黑暗」是如何奠定了璀璨的文明? 要了解歐洲如何主導世界史的發展, 就必須回望中世紀的璀璨歷史!
從新教帝國到世界帝國,從喪失美洲到縱橫七海, 「大英帝國」其實是跨越兩種不同面相,經過解體再重組的「兩個帝國」? 移民、奴隸解放、百貨公司、商品與人的流動…… 從社會生活史的「柔性帝國」角度,描繪不為人知的「帝國側臉」, 如此便會勾勒出一幅饒富趣味的景象。
東歐,不只是「西歐的東邊」,跟著毒舌背包客塔朋遊東歐,聽當地鄉民用「在地」、「偏執」、「政治不正確」的話語,去介紹他們自己、他們的鄰國,以及他們眼中的世界。
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
教科書都說他們野蠻殘暴、毀壞中華文明!
但事實上,他們才是橫跨歐亞大陸的文明創造者──
結合地圖+年表+史料,96篇遊牧民歷史主題的權威研究
首部以中央歐亞為舞台,全面記錄兩千年草原文明變遷
教學與研究必備──第一本全彩圖解中央歐亞史!
【市面唯一!結合中亞史、中國史、世界史,教學與研究必備!】
◆台灣首部──中央歐亞史主題的全彩地圖集
◆深入淺出──介紹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方的遊牧民族二千年史
◆打破中國中心看歷史──教科書的「反派角色」成為世界舞台的主角
◆引進韓國史學家視角──借鏡韓國對歷史教育推廣的重視
【以騎馬遊牧民為主角,翻轉你對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認識!】
•匈奴帝國與漢帝國一北一南抗衡,不是個只懂騎馬打仗的國家!
匈奴帝國並不完全依賴遊牧生活,也包括了為數不少的農耕民,是一個同時與中國文化、歐亞大陸西部文化有著密切接觸的草原政權。
•「五胡十六國」與「南北朝」被中國史書歸類為國家分裂的時代,說法不準確!
這種說法呈現了中國史書以中國史為本位的問題,立場偏頗。事實上,在四到六世紀中央歐亞整個區域、包含遊牧民族的民族大遷徙時代,漢人的勢力縮小到淮水以南,而中央歐亞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則從蒙古草原擴大到中國北方一帶。
•東突厥歸降、設立羈縻體制,唐太宗「胡越一家」的心意只是一場騙局!
「羈縻」原指控制牛和馬的繩子,羈縻體制可視為唐太宗主動統合、支配異族的的手段。而被稱為「突厥降戶」的人超過一百萬,就管束在「羈縻」體制下,實與「胡越一家」的說法有所出入。
•與中國歷代王朝有所接觸的遊牧民族並不全以漢化為目標!
女真的金世宗就反對女真社會過分漢化,曾積極推動女真本位主義的相關政策,例如為了恢復女真人固有的精神與風氣,每年舉行狩獵活動、透過熟悉軍事技術來加強尚武精神。
•「世界」這個超脫居住區域或文明範圍的概念,就誕生於蒙古治世!
西元十三到十四世紀,以蒙古治世和大旅行時代為背景,成就了空前絕後的文化大交流,世界地圖的出現、世界地理和世界史相關的書籍也相繼出版。而這現象與忽必烈統治時代推進國際貿易事業、蒙古帝國的地圖繪製相應擴展有關。
【透過全彩圖解地圖與年表,深入淺出重現草原文明演變!】
多年來我們一直都是以所謂的中國中心看歷史,從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到女真與蒙古,都只是中國史舞台的配角。如今終於有一本以遊牧民為歷史主角、以中央歐亞為地理中心的的歷史敘述,原本的西域、新疆,如今站在歷史地理的中心,傳統教科書的地理中心(西安、洛陽、北京)反而變成了邊陲。
所謂的「中央歐亞」——「亞細亞的中央」雖然是一個地理上的用語,但同時也包含了歷史、文化的概念,若是要用一句話描述中央歐亞的特徵,「遊牧─綠洲文化圈」就是最適當的定義。中央歐亞草原既是絲路的中心區域,同時也是巨大遊牧帝國的故鄉,因此對周邊的文明影響深遠,成為歷史上不容忽視的重要文化圈。
本書作者金浩東是韓國中亞學會會長、也是全球知名的中央歐亞史專家,著述甚豐,本書是他第一次面向一般讀者書寫的歷史普及作品。事實上,單純用漢文史料,無法呈現中央歐亞的真實圖景,因此金浩東廣泛利用突厥、滿、波斯、漢、英、土、俄以及德、日等語言資料,勾勒出中央歐亞的政權、國家間此消彼長和最後轉化政體的歷史。
本書研究範圍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方,從西元前分布歐亞大陸東西方的斯基泰人和匈奴人寫起,一直寫到19世紀中後期、中央歐亞世界被兩大強權(清、俄羅斯)納入勢力範圍為止。全書結構分成五大章、共96個研究主題,言簡意賅,涵括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並以地圖、年表、史料圖片呈現中央歐亞史的豐富文明。
作者簡介
金浩東(Kim Ho Dong)
韓國著名歷史學家,1986年獲哈佛大學內陸亞洲史博士學位,曾任教德國慕尼黑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現任教於韓國首爾大學。曾於2003年至2006年擔任中亞研究學會會長,2007年起擔任韓國中央歐亞研究所所長。
金浩東研究範圍包括中亞史、遊牧民族史,近年重點研究蒙古帝國史,尤其關注13世紀初期蒙古帝國誕生的背景、征服戰爭的方式與統治體系的建立等問題。金浩東通曉波斯語、蒙古語,充分利用東亞、西亞與歐洲各種史料,試圖克服以往研究視角的局限,復原曾統治歐亞大陸的世界性大國——蒙古帝國的整體歷史圖像。
主要著作包括:《近代中亞的革命與挫折》、《東方基督教與東西文明》、《中國的聖戰》、《蒙古帝國與高麗》、《中亞歷史與文化》(合編)等;除了將許多研究中亞史、蒙元史不可缺少的第一手史料譯為韓文,也翻譯不少中亞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如:哈扎諾夫《遊牧社會的結構》、拉希納斯基《成吉思汗》、格魯塞《草原帝國史》等。
譯者簡介
鄒宜姮
文藻外語大學二技英文系畢、韓國延世大學歐洲區域研究所結業。現旅居韓國。
【出版社公告:本出版著作除原譯者翻譯,亦經由眾專業人士校譯、審訂,合多人之力完成。】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