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書房十年紀念書出版企劃書之二:《馴字的人:寒冬未盡的紙本書出版紀事》
* 紙本書?大家都在手機平板看東西了,誰還要看紙本書啊?
十年紀念的第二本書《馴字的人:寒冬未盡的紙本書出版紀事》,是一本第一手訪談實錄,以「書」為起點與媒介,藉著小小書房十年來,銷售排行榜上前十名的書籍,分別採訪書籍出版人、出版社。透過深度訪談,以出版人視角述說一本書的生命史:它的誕生與存在方式;以及,出版人對台灣圖書出版數十年寒冬現象的觀察與因應,期望從中讓讀者看見,這十年來,每一個出版社在自身專業與出版工作上的視野與努力,以及未來可能的規劃。
* 誰需要這本書?
你是新手編輯嗎?想成為出版人嗎?讓資深前輩告訴你,你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讓你知道一本書的誕生過程必須經過哪些考驗與折磨。
如果你已經是個出版人,相信你也正面臨紙本書的寒冬挑戰。
1. 身為同業,曾經的榮景,目前的衰退,你想知道他們是如何一路走過來的嗎?
2. 一個又一個的十年,他們的初衷、他們的妥協,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如此執著、堅持下來?
3. 面對閱讀環境的轉變,他們的對策?究竟紙本書的出版人,在現今的時代,該如何自我定位,面對下一個十年?
如果你是獨立出版人,究竟書籍出版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在媒介如此多元、發達的年代,為什麼還是有獨立出版人選擇紙本書的出版?
如果你想成為作者,要怎樣才能讓你的作品被出版人看見?編輯們都是如何與作者相遇?出版一本書前,到作品出版後,作者需要有哪些準備?
以上皆非?那你可以從這本書裡獲得什麼?
1. 在百業蕭條,全面受到電子商務影響的市場中,你可以在書中發現其他人是如何觀察市場、規劃行銷,發掘客群。
2. 如果你是讀者,當然,你正捧著這本書,你想知道這本書是怎麼誕生的嗎?讓書裡的十本書來告訴你這個艱辛的歷程!
★一部有關閱讀,永不褪色的經典。 ★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漸進式討論,讓讀者逐步學會閱讀的要領。 ★開拓閱讀技巧,協助讀者提升自己的理解力,進而增加人生智慧的實用性書籍。 ★不只教導初學者如何進行閱讀,更是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與態度。
★看穿鬼扯最有感的邏輯入門書 ★邏輯思辨聖經,全球長銷40年、改版12次、翻譯成10種語言 ★全美大專院校「邏輯、大考(寫作/閱讀)」的指定與推薦用書
「超級有用……關於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研究計畫,包括編寫和測試你的研究問題。不僅有閱讀樂趣並具有實用性。 」 ──普利茲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 上市三天即登上amazon工具書類第一名 踏出論文研究計畫的第一步 讀完本書,從下筆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報告和論文就會比他人更出色...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 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 哈拉瑞 *獨家贈品:購書就送《21世紀的21堂課(增訂版)》電子桌布(手機與mooInk尺寸)一組 《21世紀的21堂課》全新修訂改版! 《21世紀的21堂課》是現代智人的必修課, 是洞悉世局變幻、洞...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 睽違七年 宏觀典範之作 本書結合兩位最優秀的政治與經濟學家,回應當前全球關心的重大課題: ◆ 如何約束國家機器、進入通往自由的窄廊?這是西方國家的專利嗎? ◆ 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是自由嗎?專制國家締造經濟榮景後,能夠回頭保障公民自由嗎?數位極權國家崛起,會終結自...
如果偏見可以抹除,人生會不會更美好? 回到1969年,他們倆在校園裡相遇。丹尼爾.康納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兩位同樣是風雲人物、但各方面卻近乎南轅北轍的天才,跌破眾人眼鏡地「在一起」了。剛開始,他們若即若離,到後來形影相隨,不僅聯手解開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心智之謎、挑戰人們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
閱讀.防疫.提升自我素養 在家不只防疫,更是閉關閱讀修練的最佳時機 2020《牧羊人讀書筆記》 前WTO外交大使朱敬一傳授「不住相讀書法」 廣泛閱讀是創意的根本,唯有知識 才能豐厚自我涵養跟應變能力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別人又是如何影響了我所呈現的樣子? 社會有如一齣劇場,每一個人都在進行著角色扮演,都在面具與戲服的掩飾,以及與他人的互動中,捕捉那個飄忽不定的自我形象。
繼《隱形生產線》後,白曉紅又一精彩暗訪調查報告,揭露看似文明的大英帝國,性產業不為人知的黑暗與秘密! 《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是白曉紅繼《隱形生產線》後,又一精彩暗訪調查報告,她透過應徵妓院接待女侍的方式,親身進入性產業進行臥底記者的調查工作,真實描述許許多多家庭經濟供應者的女人,在結構之...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人人都需要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理解為什麼馬克思今天仍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資本論》之所以具有經典的地位,正因為不論從哪個時代、哪個學科的角度切入,都能在書中找到對話空間,讀出前人未讀出的新意。
編輯室手記
文/虹風(小小書房店主,小寫出版總編輯)
有一年整理小小舉辦過的活動場次資料時,突然很想問問曾經來小小辦過活動的出版社、創作者,讀者,這麼多年來,大家的生活、工作如何呢?那樣的心情、念頭,一直留在我的心底,直到二〇一六年,小小邁入十周年時,它才被付諸實行。
回頭來看這個瘋狂的計畫:決定在十周年時啟動紀念書的出版計畫,分別訪問出版人、創作者以及讀者,製作成三書,作為小小十年踏進出版產業這一階段的小結;決定啟動募資,拍攝影片、透過臉書、募資、媒體平臺宣傳,在年底達標之時,我們也如火如荼地與出版人聯繫,進行訪談。
在我們籌備出書的過程裡,出版業進入前所未有的變動中:截至二〇一五年為止,出版業總產值較十年前下滑僅剩一半,文化紙媒退場、實體書店持續關閉……在這些訪談裡,我們所關注的「出版業寒冬」,似乎進入另一階段的「黑暗期」。
然而,壞消息裡總有好消息。對於出版業的未來走向與信心,是從長達半年的訪談、稿件整理往來中持續浮現,也因此,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與讀者、同業分享在這段期間的收穫與成果。
《馴字的人》一書,我們從小小十年的總暢銷榜裡,列出前十名的書單,試圖回溯每一本書的生產過程,訪問與其相關的出版人。其中,有六本為「正規」的商業出版社,為《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時報)、《單車失竊記》(麥田)、《浮光》(新經典)、《假牙詩集》(寶瓶)、《下課後的台灣小旅行》(大塊)以及《我等待》(米奇巴克):三本為環境、生態、運動相關的組織所出版,分別是《一根稻草的革命》(綠色陣線協會)、《無 III 實踐篇 自然農法》(有限責任台灣綠活設計勞動合作社)以及《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大地旅人工作室);唯一一本以個人之力出版的是《解說愛麗絲漫遊奇境》(ㄚ亮工作室)。他們可以被大約分為三類的出版者:持續、長期投入出版行業的資深出版人、編輯;長年關注某一特定主題,並且藉由出版、出書延伸他們的理念及實踐的團體;以及因為個人的偏好、興趣而出書的獨立出版人。
從資深出版人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如何精進、修習自身專業,娓娓道來一本書的產出與行銷、推廣,即使出版業已經走過最為繁盛的風華時期,在十年前就已經進入所謂的「冰河」、「寒冬」期,然而,對於出版這一行,他們依舊有不滅的熱情與執著、足以對得起自身從事之行業的專業之道。我們從他們的無私分享裡,學到非常、非常多關於出版、編輯、行銷的重要觀念、態度與方法。
另一類的「非正規」出版者,讓我們學習到的是,他們如何將對於生活、環境、在地球生存的種種疑問與追尋,透過出版,與人們分享。無論是他們的出版品,或者每一次的訪談,這些先行者所給予我們的震撼,是他們看待人類生活、生存本質、與環境關係的思考與實踐。他們也許毫無出版專業背景,邊學邊做;這些書在書封、版面設計上,就坊間出版品而言算不上精緻,但他們在意的是:翻譯務必正確,以及如何透過書,持續地將運動的理念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無論是哪一種出版者,他們都讓我們看見「出版一本書」的背後,有著千絲萬縷的考量與繁複的歷程。也是在他們身上,我們相信,無論「寒冬」存在多久,未來還會不會持續,他們都會是在這樣的黑夜裡擎燭的那些人,微小,緩慢,但堅定、不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