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病,我一無所有

致無法被任何事物療癒的你

2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2/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490956
  • eISBN: 9786263490918
  • 字數: 59,625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當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當你孤立無援……
別慌,你永遠不是獨自一人努力著!

=榮獲2022年台北市文化局藝文補助=
首位長期於網路推動「#精神疾病去汙名化」之倡議者
一部關於情緒、創傷、愛恨、成長的尋光之作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63

    為何放假睡到自然醒、追劇、吃大餐,週一照樣覺得好累? 那是因為這些只是「消極休息」,若要讓疲憊身心全面回復,需要培養「積極休息」的習慣,讓能量帶你「遠颺(going FAR)」!

  • 電子書: NT$ 336

    你吃東西是真餓還是假餓? 利用科學法則跳脫假性飢餓的循環, 重新信任你的身體,修復你與食物的關係, 養成開心吃也無罪惡感的飲食習慣。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作者賈德森.布魯爾全新力作── ★TED演講1,90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4名★ ★經臨床實證,數千人都證實有效的...

  • 電子書: NT$ 280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 電子書: NT$ 338

    如果你總是過度用力,總有一天會筋疲力盡 26個踏實感的練習,帶領你邁向真正、持久的成功之路

  • 電子書: NT$ 315

    哇賽心理學 X 睡眠腦科學 獻給認真工作、努力生活的你—— 擺脫身心過勞、改善生活作息、清除腦內垃圾, 找回動靜平衡、精神飽滿的每一天。

  • 電子書: NT$ 280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 電子書: NT$ 217

    ★驚悚!揭露你所不知的恐怖真相!原來手機和網路這樣「駭入」你我的大腦! ★熱銷!瑞典版長踞排行榜42週不墜,日文版突破60萬冊! ★獨創!從腦科學和人類進化角度出發,教你與數位科技和平共處的身心安穩之道。

  • 電子書: NT$ 266

    美國亞馬遜書店4.4顆評價 知名精神科醫師 為不知該如何是好的你,最專業的書寫!

  • 電子書: NT$ 315

    不論是職場、家庭,生活中總是充滿許多負面情緒,唯有正視並妥善修復,才能讓身心處於平衡的安適狀態。

  • 電子書: NT$ 266

    日本亞馬遜書評4.6高分盛讚! 前日本自衛隊資深心理教官、諮商心理師專業合著 你不是孤軍奮鬥!努力後,短暫的黑夜終會迎來和煦的白日    

  • 電子書: NT$ 413

    「相信直覺,超前部署,只有你才能救你自己!」 在不安定的年代,獻給每一個曾遭遇危險威脅、擔驚受怕的你。 「本書敲響了一個時代的焦慮」 三任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傳世之作 911事件後引發現象級討論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盤踞長達4個月 《歐普拉秀》為本書製作10周年指定訪談 18種語言全...

  • 電子書: NT$ 259

    在快轉的漩渦中定時向生活喊停,規律地體會心裡的起伏和耶穌的同在,這是跟隨主的操練,也是主所愛的門徒特有的恩典。 鍛鍊情感的心靈重訓 檢視10種信仰病徵 X 開啟4種情感省思 X 培養3類安息節奏 情感,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應對世界的超能力! 別讓未經檢視的感受、回憶和情緒, 破壞了你感知生活、愛人如...

  • 電子書: NT$ 273

    ★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CNN暢銷書 ★ TED演講83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二名 ★ 紐約大學知名大腦科學家溫蒂.鈴木博士,首度在台出書! 如何利用排山倒海的焦慮感, 為自己創造出更佳的感受、思考與表現? 紐約大學最權威的大腦科學家要告訴你, 焦慮不是...

  • 電子書: NT$ 336

      本書是作者史蒂芬妮.胡以自身的人生故事為出發點,透過心理諮商展開對創傷的細膩解讀。創傷或許永遠無法痊癒,但史蒂芬妮接受這場畢生的戰鬥──除了挖掘埋藏於記憶最深處的腐屍爛骨,並試著拼湊完整的自己,更重要的是主動去改變自身與診斷結果之間的關係,重建對於自我的認知。即便傷痛有如藤蔓、吞沒了她整副身軀,...

  • 電子書: NT$ 280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 出版日期:2023-03-31
    電子書: NT$ 300

    懂得放鬆,人生就會很輕鬆! 總是活得太用力?情緒壓力身體都知道! 好好愛自己的25個刻意練習,讓你更喜歡自己!

  • 詳細資訊


    當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當你孤立無援……
    別慌,你永遠不是獨自一人努力著!

    =榮獲2022年台北市文化局藝文補助=
    首位長期於網路推動「#精神疾病去汙名化」之倡議者
    一部關於情緒、創傷、愛恨、成長的尋光之作

    ▍一位多重情緒障礙患者的孤獨
    洪子如April,罹患憂鬱症、躁鬱症、PTSD,
    在生病之前,她是一名開朗熱情的影像工作者。
    27歲發病後,經歷鬱期的低潮、躁期的狂躁,創傷如影隨形,
    不僅與親愛的人疏離,甚至遭受網友訕罵,
    讓她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每一刻都在質問存在的目的。

    因為不符合旁人認為該有的「標準」模樣,
    彷彿成了世界上最孤單的個體。

    ▍在生命幽深角落,凝視脆弱和矛盾
    情緒障礙為生活帶來重重困難與不適應,
    卻也讓April迎來一場蛻變……

    她在難受時拚命寫字,紀實崩壞後的內心世界,
    深入刻劃面對憂鬱症、躁鬱症、PTSD第一手的狀態與感受,
    主動替自己貼上「精神疾病患者」的標籤,
    在社群打造談論「精神疾病去汙名化」的空間,
    直視疾病在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並努力在混沌中尋找活著的意義。

    確診後三年間,經歷了情緒極高極低的變動,造訪過理性無法抵達的地方,
    一直到如今她能平穩袒露自己的脆弱和矛盾。

    看著她的生命足跡,就像看見我們自己的生活,
    同樣充滿對人生的懷疑和盼望、對愛戀的欣喜和憂傷、對未來的恐懼和勇敢。

    ▍去汙名化的第一步,從理解開始
    本書的出版不僅僅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命紀錄,
    不為了博取同情,而是為了讓讀者了解情緒、精神疾病的多重面向──

    #如今我對憂鬱症最嚴重的認知不是死,是很想活著但很不舒服。
    #愛的需求是被觀念餵養,活著根本是一場洗腦,放棄也是很勇敢的。
    #憂鬱症患者沒有當下,他們是被時間留住的一群人。
    #我面對PTSD的方法,永遠不會是該死的放下。
    #躁鬱症所顯露的行為都是性格的反向,每一句憤怒,其實都是說給自己聽的。
    #或許憂鬱症的天賦是將一切視為已失去之物,而我們是被製造出來感受真實的人。

    無論是身心症病友、陪病者或對精神疾病一知半解的你我,
    人人都曾有過悲傷、失落、痛苦與創傷,
    即使有的傷口無法輕易療癒,
    至少這本書能陪著你,在黑暗時刻盡情悲傷、放手去活。
    這次,我們不加油,願「理解」能瓦解「誤解」。

    本書特色

    ▶▶▶「病後,一無所有的日子」,坦露發病時的生活與思考。
    ▶▶▶「愛是邪教」,書寫與情人間的故事,以及對「愛」的定義。
    ▶▶▶「活著」,漸漸摸索出好好活著的辦法。
    ▶▶▶特別收錄「練習社交問答集」,對病友的提問提出實用建議,時而幽默、時而寬慰。

    【書封設計理念】
    以透明雷射膜造成的色彩反射與變化,
    搭配隨意且具破壞性的塗鴉,
    呈現內心不規則、無法定義的各種情緒。

     

    作者簡介

    洪子如(April)

    現於網路社群推動「#精神疾病去汙名化」。
    現任職於電視台網路廣告製作人與編導。

    2020年,擔任電影《孤味》、《逃出立法院》側拍攝影及花絮製作。2019年,導演VR作品《like plant like painting》身心障礙虛擬實境體驗計畫,獲文化部平權個人最高補助。導演MV作品〈從現在開始〉獲2018年花蓮縣文化局原創音樂MV創作獎及2019年公視短片優選獎。共同製片作品《年尾巴》獲2018年公共電視新創短片輔導金補助,並入圍第41屆金穗獎最佳劇情片獎,在台北電影節「明日台灣短片選」中放映。

    Instagram_apriltzu
    Facebook_April懶得說話
     

    媒體推薦

    丁寧│演員
    于子育│演員、歌手
    方億玲│而立書店店長
    沈可尚│導演
    坤娜Queena│PATH身心靈・坤劇場共同創辦人
    夏金剛│壹顆好心創辦人
    馬大元│身心科醫師、YouTuber、親子專家
    張家銘│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前理事長
    莊明翰│《憂鬱世代》作者
    陳璿丞│析心事務所所長、精神科醫師
    蘇禾│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祕書長
    ──動容推薦

    「因為疾病,我們更加完整。」──方億玲,而立書店店長

    「善待自己,需要多少深呼吸、願意、和相信?要經歷多少退縮、迷惘,才能確信活著就是意義。這本書提供的真實密碼,足以陪伴每一個不安的靈魂。」──沈可尚,導演

    「感謝作者真誠而勇敢地向這個世界拋擲出一次又一次的信號,在最深的暗夜裡,她用熾熱的心迸裂出絢爛的花火,一朵又一簇、毫無保留的,用文字呼喊、呢喃、詠嘆……生命,是那麼的疼痛又那麼的美,既狂暴又溫柔、既殘缺又如此圓滿。在她的火光底下,生無可戀,或許更甚是種自由。」──坤娜Queena,PATH身心靈‧坤劇場共同創辦人

    「Here comes April:情緒有多豐富,世界就有多豐富……雖然豐富的代價包含痛苦。」──馬大元,身心科醫師、YouTuber、親子專家

    「不同於林奕含用房思琪故事投射個人的遭遇,子如用第一人稱寫下自己躁鬱與創傷後壓力症發病前後的心路歷程。但相同的是,兩人都希望幫『精神疾病去汙名化』發聲。精神疾病是大腦疾病,不須羞恥,不要排斥。當更多人都能和子如一樣不避諱地談論,精神疾病自然能去汙名化。」──張家銘,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前理事長

    「一本重回創傷、勇敢出征、直搗生命意義的動人好書。」──莊明翰,《憂鬱世代》作者

    「謝謝作者April願意站出來分享自己的經歷、創傷和療癒的過程。去汙名化,需要有更多像April一樣的人分享、像采實文化勇敢地出版。作者在書中提到如何和醫生配合,如何了解藥物,如何在停藥和使用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只要願意治療,你也可以伸出手,成為治癒的希望。」──陳璿丞,析心事務所所長、精神科醫師

    「整個世界安靜無聲,但內在的每一個人格都在尖叫,那樣的尖叫,該如何讓身邊的人知道?走過憂鬱症的人可能都做過這道題,而書寫是很好的方式,因為當身邊的人知道,就能啟動有效的交流,讓壓力開始釋放,了解──一直是陪伴的啟發點。」──蘇禾,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祕書長

    「讀著小女新書手稿,看到她鉅細靡遺描述自我的感受,如此真誠又貼近人心,這三年承受這麼多的痛苦後,有坦露心路歷程的勇氣,真的很不簡單。身為母親,目前最大的希望是:繼續『活著』才能持續為『精神疾病去汙名化』發聲,這只是起頭。願子如揭露自我的故事,可以造福一些沉痾已久的人。至少,我們有同類,我們並不孤單。祝福大家平安!」──作者洪子如的母親

    「April生病的過程,我在網路上關注了一陣子,雖然整個過程被稱為生病,但對我這個旁觀者而言,April有好大的能量,是非常撼動我的。April在過程中的努力和掙扎,也給了我很多力量和鼓勵。」──讀者試閱心得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01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