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常

百年ê生活記持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2/2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9632329
  • 字數: 113,415
電子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37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尋找台灣百年的生活記憶】

還記得路邊的紅色電話或是BBCall?
是否搭乘過野雞車?
小時候跳的健康操是哪一套?
這些多人共有的生活經驗看似尋常,背後卻有許多故事訴說著台灣獨有的文化和發展。

常見的三房兩廳設計、又多又難走的騎樓、永不被淘汰的傳統電鍋等等,這些天天可見的「台灣特色」是從何而來?
書中從生活周遭的不同面向來描述百年來的變遷:洗澡、穿衣習慣的改變,冰箱、電視的出現,住家和街道的變化,體制教育的開始等等。
從當下的生活探索過去,一起來認識長輩們的經驗,尋找屬於這個島嶼的共同記憶。

本書的編排是先台文後華文。台文採用教育部建議用字和台羅書寫,內附台語詞彙的華文注釋。全書台語朗讀可於podcast《台灣日常》收聽。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0

    **【阿公阿媽的青春年代】 ** 出門旅行、peh山、看電影、耍樂團攏是古早就有的活動, 雖罔聽起來kah現在的娛樂相仝,m̄-koh過去有真無仝的耍法。 這馬是騎車環島,日治時代的跤踏車隊是透早uì台北車頭出發,騎去圓山歇睏,踅去北投食茶,才閣去淡水食飯、看戲。 這馬出國旅遊是渡假歇睏,佇...

  • 電子書: NT$ 196

    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數不清的鳥事蠢事搞笑事傷心事正經事, 想更了解臺灣、更珍惜我們所居住的地方, 不如就從本書開始,一起對臺灣史動真感情吧!

  • 出版日期:2018-10-31
    電子書: NT$ 315

    老地名與每個人生長的土地息息相關,如同人的身世,地名也是一地的身世密碼,認識家鄉、了解家鄉就從老地名開始。當地名以在地的風土或自然界景物,或其他以鄉土發展特性命名時,也是理解台灣各地理特性最佳的知識百科。

  • 電子書: NT$ 394

    台灣有哪些百年市場? 從市場建築、歷史到大店小吃,遍訪美食,踏查文史, 描繪你我或許熟悉的老派市井生活,體驗各地特色的最佳引路導覽。

  • 電子書: NT$ 315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續篇 一段喜洋洋的生活史 ────絕版逾⑮年.終於經典再現────

  • 電子書: NT$ 294

    ★Apple Podcast歷史類TOP1《一歷百憂解》aka高中歷史老師,千呼萬喚首出擊!★ ★有哏又有料,解鎖你不知道、課本跟不上的臺灣史!★ ★內附「秒懂臺灣大事年表」★

  • 出版日期:2018-10-16
    電子書: NT$ 180

    ★本土意識抬頭觀察,臺灣價值加好加滿★ ★真材實料冷度超群,雅俗共賞別無分號★ 每日一冷集結全新七十則臺味滿溢、巷口飄香的島嶼蒐奇冷知識, 收錄翻遍課本找不到的史地故事、整理阿公阿嬤老記憶的風俗事典、 分享知道這要幹什麼的生活趣聞、傳遞這塊土地一家人的族群文化。 誠摯地再次邀請舊雨新知...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由「雨都漫步」小旅行職人—雨傘人—實地踏查出發,從基隆的日常、海洋、信仰、飲食、地景,提取出五種維度的基隆:閃爍基隆、浪潮基隆、魔幻基隆、調味基隆、稜線基隆。並深入踏查40個代表性地景、精選出15條「雨都漫步」私房路線,讓讀者看見雨都豐厚的城市紋理!   「雨傘人」來自不同專長領域的基隆人...

  • 電子書: NT$ 294

    民國軍閥搞什麼?!

  • 電子書: NT$ 420

    山根勇藏在1896年就來臺擔任教職,而後在警務局繼續從事教育工作,試圖讓第一線接觸臺灣人的警察更了解臺灣民情,以利執行勤務。廣為蒐集資料,並結合自身經驗,寫成了《臺灣民族性百談》,於1930年出版。 書中共一百篇評述,題材寬廣,包括臺灣人髒話的分析、臺灣人的金錢觀、臺灣人對蘭花的偏愛、廣東人和福建...

  • 電子書: NT$ 392

    台灣成為美食王國,不是沒有道理! 《蚵仔煎的身世》作者曹銘宗╳台灣史專家翁佳音, 這回話說重頭,帶你瞭解台灣人吃東西的歷史

  • 電子書: NT$ 266

    台灣神明千千萬,不懂趣味少一半! 集結台灣各路神明,訴說祂們不為人知的「神」奇趣事! 文學暨宗教作家˙林金郎/台中教育大學台文系主任˙林茂賢/恐怖漫畫家˙阿慢/YouTuber˙哥文/《靈界的譯者》作者˙索非亞(劉柏君)/人氣網路角色漫畫家˙微疼/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漫畫家˙謝東霖/漫畫家˙...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威權時期的「不黨黨產」 如何藏在隨處可見的地方,影響我們的生活? 透過史料檔案穿越時空、探訪古今 原來「不當黨產」離我們這麼近?!

  • 出版日期:2013-09-02
    電子書: NT$ 250

    58名中國偷渡客悶死在比利時越渡英吉利海峽的路上,駕駛明知貨櫃中有60人,還是關掉了冷藏裝置。2004年,有21位中國拾貝工人,因工頭罔顧漲潮,活活淹死在莫克姆灣。英國社會對移民群體無知,反應漠然,輿論充滿偏見。白曉紅採訪報導這一群「隱形勞動者」的處境,披露經濟繁榮背後的血汗,值得我們反躬自省。...

  • 電子書: NT$ 266

    作者作此追憶時服膺人文區位學的理念,結合人民、土地、自然生態、家庭與社區組織、產業與生活技能等要素的密切關係,細心體驗與記述。所追憶的農業工作與農家生活型態是雲嘉南平原地區的型態,卻是臺灣的主流類型。關愛臺灣、農業、農民、農家、農村、社會、經濟、文化與歷史的同好與先進都不該錯過此書。

  • 詳細資訊

    【走揣台灣百年ê生活記憶】

    敢猶ē記得路邊紅色ê電話iah是BBCall?

    敢bat坐過竹雞仔車?

    細漢時跳ê健康體操是佗一套?

    看起來平常ê生活經驗背後有bē少ê故事leh講台灣獨有ê文化kah發展。Tiānn-Tiānn看著ê三房兩廳設計、koh濟koh歹行ê亭仔跤、lóng bē hōo人淘汰ê傳統電鍋等等,tsia-ê「台灣特色」是uì佗位來?

    冊內底uì無仝ê生活面向來描述百外年來ê變化:洗身軀、穿衫習慣ê改變,冰箱、電視ê出現,徛家kap街仔路ê變化,體制教育ê khai始等等。Uì 現此時ê生活探索過去ê歷史,做伙來熟似頂沿人ê經驗,走揣屬tī tsit ê島嶼ê共同記憶。

    Tsit本冊ê編排是先台文才koh華文。台文寫作使用教育部建議用字kap台羅,內底有佮台語詞彙ê華文注解。

    作者

    Hena Ma(賢仔 ê 媽媽)出世tī嘉義市ê水上鄉人,Podcast《台灣人台灣事》ê製作人kah播音員。

    面冊迷眾頁 https://www.facebook.com/HenamaTaiwan/

    話頭 / 序

    「……Tī一百冬內,台灣人uì厝內無便所變做有沖水ê馬桶,uì出門褪赤腳變做人人穿鞋,查某囡仔uì無法度出門讀冊變做tio̍h接受義務教育,uì點油燈變做用省電ê LED電火,uì拍接線電話變成一人一支手機仔。生活中ê變化比lán想ê koh khah緊,看起來有真濟變化ê日常,suah mā保留bē少過去ê習慣kah歷史ê跤跡。坐tī洗浴槽內底用面桶洗身軀,亭仔跤ê物件tìn滿規ê通路,商號koh需要刻大小粒印仔等等,四界lóng看ē tio̍h一寡iáu-bē綴時間無去ê文化習慣,這表示生活變化m̄是無影無隻就ē出現,是相連紲ê試驗khah事件,有伊ê變化mā有伊無變ê所在。

    Tsit本冊m̄-nā講過去ê故事,mā講現在,uì無仝ê生活面向來看台灣ê發展。新ê科技kah制度hōo lán ê生活改變,蹛來新ê觀念,影響tio̍h人kah人ê關係,mā改變社會ê面貌。就像台灣ê徛家uì一條龍ê的低厝變做三房兩廳ê公寓,有真濟原因,內底mā包括人口政策kah現代小家庭ê概念。Tsit百外冬來mā有寡課題ê進度真慢,就像tī日本時代就有leh討論ê學校制服,一直到今仔日iáu是學生抗議ê一个主題,uì tsia 看ē tio̍h台灣ê一寡定地生根ê想法。

    除了uì時間變化ê角度,uì過去老一輩kah tsit-má少年人生活經驗ê差別來揣生活中ê歷史;tsit本冊mā beh揣台灣特殊ê模樣。Uì農業社會到後工業ê社會,uì庄跤到都市化,教育ê普及kah政治體制ê轉變,台灣ê發展看來親像綴西方工業國家ê現代化leh行,其實有濟濟特別ê面向。像台灣ê機車非常濟,台灣ê亭仔跤真歹行,到今台灣人iáu是愛用古早電鍋,tsia-ê台灣「特色」kah地理環境,宗教信仰,殖民政權kah威權體制,經濟發展ê模式,kah社會文化lóng有關係。就像研究現在kah過去ê差別ē使知影歷史ê變化,比較台灣kah別个國家ê經驗mā ē使揣tio̍h在地ê腳跡。……」(話頭)

    「……就在一百多年裡,台灣人從家中沒有廁所到有沖水馬桶,從外出打赤腳到人人穿鞋,女生從無法出門上學到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從點油燈到使用省電的LED燈,從打接線電話變成人手一機。生活的變化比想像中來的快速,同時看似大幅改變的日常,卻也保留了許多過去的習慣以及歷史的痕跡。坐在浴缸裡使用臉盆洗澡,騎樓堆滿了通行障礙物品,商業行號需刻有大小印章等等,處處可見一些並未隨著時間消失的文化習性,這顯示生活變遷並非憑空出現,而是一連串的嘗試和延續的事件,有其變與不變。

    這本書不僅講過去的歷史,也談當下,從不同生活面向探討台灣的發展。新的科技和制度帶來許多生活上的改變,形塑出新的價值,影響著人與人的關係,也改變了社會的樣貌。就像台灣住家從一條龍的平房變成三房兩廳的公寓,有諸多成因,其中也包括了當時的人口政策以及現代核心家庭的概念。這百年來也有些議題的進程緩慢,也凸顯了台灣某些難以撼動的觀念,就像在日治時期就備受討論的學校制服,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學生抗議的主題之一。

    除了從世代變遷的視角,從過去老一輩和現在年輕世代的生活經驗的差異來探索歷史以及生活的轉變;這本書也找尋台灣的特殊性。從農業社會到後工業社會,從鄉村到都市化,教育的普及和政治體制的轉變,台灣的發展看似跟隨著西方工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卻有許多獨特的面向。就像台灣的機車相當的多,台灣的騎樓特別難走,台灣人到現在還很喜愛古老的電鍋,這些台灣「特色」源自於地理環境,宗教信仰,殖民政權和威權體制,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社會文化。就如探索現在與過去的差異可知道歷史的變化,對照台灣與其他國家的經驗也可找到在地獨特的軌跡。……」(序)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