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夏宇詩歌的媒介想像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噪音:夏宇詩歌的媒介想像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9683840
  • ISBN: 9786269535071
  • 字數: 94,801
紙本書定價:NT$ 290
電子書定價:NT$ 290
電子書售價:NT$ 20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媒介如何介入現代詩學?
媒介如何牽引書寫層次?
而詩人又為媒介帶來何種炫彩斑斕的想像?

作者張皓棠以近年自德國崛起的「媒介考古學」出發,導引其獨特的「科技─認識論」,提出現代詩的「媒介式文學分析」。本書以詩人夏宇的《粉紅色噪音》、《這隻斑馬》、《那隻斑馬》與《第一人稱》...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3-09-30
    電子書: NT$ 500

    詞所表現的是比詩更為深遠幽微的情思與境界,那種語盡而意不盡的餘韻,需要細細吟味方能有所體會。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 出版日期:2020-09-01
    電子書: NT$ 294

    郭沫若 激情的身體模塑征服性的自我 李金髮 頹廢的身體形構悲悼的自我 戴望舒 自戀的身體生發異質的自我 深入分析三名標竿性中國現代詩人,如何在詩中建立現代性的民族身分。

  • 電子書: NT$ 618

    .醞釀20年,論說近百年來台灣新詩發展史的磅礡巨作! .破除新詩史四大迷思,以創新性、典型性與影響性作為選詩入史標準。 .逾40萬字,收錄超過200張珍貴照片。

  • 電子書: NT$ 442

    這不只是一頁離散者的流亡史 從中國到台灣 也是時代給予外省小說家的挑戰 侯如綺論著《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主要回顧外省小說家一九五○至一九八七年這段時間的書寫,觀察外省作家在離散敘事上的文學表現。

  • 電子書: NT$ 228

    《台灣新文學史》作者、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陳芳明最新論著  重新評價台灣現代主義文學  俯望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抑揚頓挫  台灣現代主義文學世代,在寫實傳統之外,開啟了一個虛構的文學世界。  這種文學中的虛構,卻又真實無比,具體呈現作者心靈底層的喜怒哀樂。

  • 電子書: NT$ 294

    談詩只能像談論花的影子,就影子的形似和搖動, 試圖觸及詩的真貎,於是也只能模擬近之!

  • 電子書: NT$ 293

    中文系、歷史系、台文系、電影戲劇系、藝術系所師生必讀! 從白先勇、王文興,到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 從導演楊德昌、侯孝賢,到蔡明亮的台灣新電影浪潮 討論現代文學、鄉土文學,到台灣新電影的崛起與興盛 「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在台灣當代文學的生成與發展 台灣文學研究者張誦聖《現代主義‧當...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

  • 電子書: NT$ 108

    《藍彩霞的春天》是國內第一部正面全程描述雛妓的長篇小說,所引起的迴響是兩個極端,有人以為「太黃」,有人捧為「論文」來解讀。事實上這本書真正具體化了作者的反抗理論,是李喬多年用心思考的抽象理論「反抗哲學」的戲劇化表演。 作者借著女主角從凌辱中起來反抗,終至於殺人無悔的行徑,說明了:惡不會自滅,得...

  • 電子書: NT$ 196

    28首炙烈深情的詠歎調,跨越時空的永恆經典。 為迷路徬徨的人生旅者,指引一條清晰的道路。 《先知》一書,由二十八篇散文詩組成。紀伯侖藉由先知的臨別贈言,論述生活中的種種課題,譬如愛、婚姻、孩子、工作、快樂與悲傷、法律、自由、友誼、善與惡、宗教及死亡,詩意的文字帶有豐富想像力和生動的象徵手法,闡釋深...

  • 電子書: NT$ 204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 特價 電子書: NT$ 167

    羅智成最具備文人氣質的詩集 「為一個徬徨的社會尋求文化理想,對一個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來說,最出得上力的,很可能就是對更實際人格的探索及理想人格的塑造……,我將以『諸子』以及以後的作品來強調它」。 自《傾斜之書》中的〈問聃〉、〈離騷〉,到《擲地無聲書》(該書已絕版)中的「諸子篇」,「諸子」確立了羅智...

  • 電子書: NT$ 157

    艾瑪.伍德美麗、慧黠,在她的極力撮合下,家庭教師兼閨中密友泰勒小姐與鄰居溫士頓先生成了神仙眷侶。當媒人當上癮的艾瑪,突發奇想要付出實際行動使身邊的人都能有幸福的婚姻。海莉.史密斯是個美麗純樸的女孩,艾瑪決定幫她找一個如意郎君。 奈特先生是艾瑪的姻親,他是少數能真正欣賞艾瑪並直言不晦艾瑪缺點的人...

  • 電子書: NT$ 108

    咆哮山莊主人恩蕭從利物浦帶回棄兒,就是主角希茲克利夫。恩蕭視希茲克利夫如己出,其子興德來則嫉視之,其女凱薩琳則與之兩小無猜。後主人去世,興德來對待希茲克夫如奴僕,凱薩琳雖深愛希茲克利夫,但卻答應田莊莊主之子哀德加求婚希茲克利夫得知此事,大受刺激,遠颺而去。三年後希茲克利夫突然以紳士的姿態返回咆哮山莊...

  • 電子書: NT$ 108

    《十日談》不僅是義大利的名著,也是歐洲劃時代的作品。敘述一三四八年佛羅倫斯大疫,有七個大家閨秀和三個富家公子,跑到鄉間別墅內躲避瘟疫,在玩賞風景和結伴歌舞之餘,互相講故事來消遣,每人每日講一則,共住十天,計有故事一百篇,故取名「十日談」。   

  • 詳細資訊

    媒介如何介入現代詩學?
    媒介如何牽引書寫層次?
    而詩人又為媒介帶來何種炫彩斑斕的想像?

    作者張皓棠以近年自德國崛起的「媒介考古學」出發,導引其獨特的「科技─認識論」,提出現代詩的「媒介式文學分析」。本書以詩人夏宇的《粉紅色噪音》、《這隻斑馬》、《那隻斑馬》與《第一人稱》為例證,探尋夏宇在其炫彩斑斕的詩集中所賦予的媒介與想像,討論夏宇如何用機器翻譯、流行歌、電影媒介牽引出「書寫」的層次,分析載體上文學與物質性的呼應關係,並直指夏宇獨特的噪音美學,體現其對媒介的洞見與嶄新的詩意。

    「《粉紅色噪音》是詩學與科技接軌的絢爛想像,為機器翻譯的誤譯所讚嘆,並轉化為獨特的美學體驗並延展中文語句的疆界。」

    「《這隻斑馬》與《那隻斑馬》透過歌詞、句形、色塊與書本的外部技術顯現了流行歌的輝煌與殞落,並以書本的物質性介入了詩與歌的界限。」

    「《第一人稱》則將電影剪輯技術與畫外音縫入詩語言中,開啟了電影與詩相接的新可能。」

    本書提出不同以往的觀看角度,重新檢視文本的詩學核心、創作實踐與整體架構,希望帶來嶄新的閱讀體驗,同時鼓勵讀者嘗試以不同媒介進行創作,讓詩意無遠弗屆。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