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荒野的桂冠詩人,最詩意的自然書寫經典】
用詩人之眼檢視
寂靜且充滿省思的阿拉斯加
帶領人們閱讀星星、雪、火
褪去城市的包袱,走進充滿聲響的荒野
唯有經歷這樣的孤獨,才能確信自身的存在
探問生命的本質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選集,被譽為日本的《詩經》,反映了七、八世紀日本人的文化與日常生活。本書從《萬葉集》共4500餘首和歌中,選譯360餘首風格、形式各異的名作,並以歌人為單位重新排序組合,便於讀者品讀每位歌人的獨特歌風。
本書是《十方一念》十周年紀念版。 「當大家翻開這本書,看到裡面都是一頁頁分行的文字, 可能會想:這些是詩嗎? 寫《十方一念》,就像寫歌詞時忘記了音符、旋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制,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 所以,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要替這些...
黑洞的巨大引力,連光都逃不了 嘿,你敢不敢靠近去看一看? 「我相信/火圈的另一端有更好的/一天,縱身/即是永恆/絕望中/必有僥倖」〈相信〉 你曾經想過要優雅地在時光間隙中穿身而過,卻發現它其實窄小的讓記憶與軀體都扭曲變形,在軌道中那些雜亂的思緒彼此撞擊、疲於奔命,一回神才...
全書收錄佩索亞本人與四位異名者詩作共238首詩。「異名者」是佩索亞創造出來的文學人格,他們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學風格,甚至常與他們的創造者佩索亞觀念牴觸。 葡萄牙國寶作家 與聶魯達並列「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一片冰心在玉壺、嬛嬛一裊楚宮腰、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這些在《後宮甄嬛傳》裡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出自誰的筆下?又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嗎? 《後宮甄嬛傳》裡大量引用詩經、唐詩、宋詞跟元曲,經典臺詞和古典詩詞都在戲迷間引發熱烈討論,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古典詩詞,在戲劇中竟...
《詭崛》 喪文學 三行微型詩。現代詩。散文詩。 散文。圖文各式文體,且我細細道來那些大確喪 許多你耳熟﹑陰暗﹑詭譎﹑或冷門的傳聞, 可能是你日常生活發生,也或許在影視中顯露, 黑暗﹑角落氛圍﹑傳說;經由文字與你分享,我的喪文學。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先知》為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以英文撰寫的散文詩集,1923年甫一問世即轟動文壇,銷量直追莎士比亞的劇作和英文版的《老子》,並因其深刻的宗教情懷而被譽為「小聖經」。 近一世紀以來,書中許多佳句經世人傳誦不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例如公視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即出於此。本書除了將英文原文與...
【立身荒野的桂冠詩人,最詩意的自然書寫經典】
用詩人之眼檢視
寂靜且充滿省思的阿拉斯加
帶領人們閱讀星星、雪、火
褪去城市的包袱,走進充滿聲響的荒野
唯有經歷這樣的孤獨,才能確信自身的存在
探問生命的本質
★誠品當月選書
★美國國會圖書館終生成就獎、古根漢詩文獎、美國國家藝術獎得主、阿拉斯加桂冠詩人
★出版三十多年自然書寫經典作《星星、雪、火》全新翻譯版本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作家陳德政專文推薦
1947 年,詩人海恩斯搬進了阿拉斯加理查森地區郊外的一個小木屋,在那裡陸續度過二十五年的時光。由設置陷阱、狩獵、捕魚、閱讀組成的生活孤獨且艱辛,卻不孤單。海恩斯以精確而有力的語言和敏銳的觀察力,帶領我們發現了地球上最後一個偉大的荒野之地。 在這個地方, 海恩斯詩意地將親身經歷轉化為一個開創且永恆的故事,在那裡,最輕微的事件都能在每個人身上找到共鳴。
「那些在荒野裡的日子、與雪橇犬一起在雪地、草原上跋涉、漫長的狩獵、宰殺動物、還有其他許多點點滴滴,都是屬於這個地球上所有人類內心、最底層經驗的一部分。」
這部荒野經典中,拓荒者講述了在阿拉斯加二十多年的經歷。
在這裡,看不到都市的文明,卻有山的文化。
這裡的白天是寧靜的,夜晚卻充滿聲響。
人類不是唯一的居民,反而是少數民族。
狩獵的野蠻在此,成為一種充滿省思的儀式
「當獨自一人度過了那些漫漫長夜和安靜的日子之後,即使最單純的人都可以漸漸接受自己,開始以一種智慧來感知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
約翰‧海恩斯John Haines
詩人、散文家、老師。1924年出生於維吉尼亞州諾福克(Norfolk, Virginia)。在華盛頓和紐約市學習繪畫後,於1954年~1969年之間移居阿拉斯加,他自給自足生活的農莊座落在理查森公路68哩處,位於費爾班克斯東南方。海恩斯是許多詩集和評論散文的作者,其中最近期的作品包括:《寓言與距離》(Fables and Distances)、《新詩及散文選集》(New and Selected Essays)、《四心室指南》(A Guide to the Four Chambered Heart)、《戴作夢者面具的貓頭鷹》(The Owl in the Mask of the Dreamer)、1989年出版回憶錄《星星、雪、火》(The Stars, The Snow, The Fire)、早期詩作精選《夏季之末:1948-54年詩集》(At the End of This Summer: Poems 1948-54)由銅峽谷出版社(Copper Canyon Press)於1997年出版。
海恩斯曾兩度獲得古根漢基金會(Guggenheim Foundation)詩文獎學金、國家藝術獎學金,也曾於1995年獲得美國國家藝術文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Letters)頒發的文學奬。1996年於英國格拉斯米爾(Grasmere, England)擔任華茲渥斯年度研討會(Annual Summer Wordsworth Conference)夏季客座講師,也曾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辛辛那提大學授課,1993年在田納西州奧斯汀佩伊州立大學擔任藝術創作主持人,1997年獲美國詩人學會年度獎學金。2011年,海恩斯於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去世。
譯者簡介
尤可欣
英、日書籍譯者,曾任旅遊記者、編輯。譯有《印度尋秘之旅——在印度遇見馬哈希》、《雙手合十、一無所求》、《昨日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勇氣絲帶》、《生き甲斐:在當下,發現美與不美》、《為自己,再勇敢一次》、《寵物能量療癒》、《刺青師》、《愛麗榭宮的餐桌》、《達文西的墨水瓶》等書。
(依筆劃排序)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陳德政|作家
徐振輔|新生代作家——好評推薦
「海恩斯是最好的詩人,也是最好的自然書寫作家」——文學評論家海登.卡魯斯
「就算阿拉斯加不曾存在,海恩斯也可以完美創造它。」——《紐約新聞日報》(New York Newsday)
「這是一本寂靜之書,作者以二十五年的時間在曠野裡實現了一個夢,遠古之地古老的夢,關於雪和狗,關於麋鹿和山貓,關於依然是這些未有人煙之地原生的一切的夢。」——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
「這種過日子的方法,那樣寂靜深眠的夜,當代很難再重現了。不單是因為真正的曠野難尋,也是那樣純淨的心思,在網路時代變得更加稀有——海恩斯不是去阿拉斯加打卡,替照片加上「#尋找自己」的觀光客,他不是要去換回任何東西。生活本身就是回報。」——作家陳德政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