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與文明

人類疾病大歷史

Plagues Upon the Earth : Disease and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7.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742048
  • eISBN: 9786263742079
  • 字數: 385,289
紙本書定價:NT$ 880
電子書售價:NT$ 61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橫跨數百萬年,涵蓋全球
人類傳染病的宏觀歷史巨著

微生物終究會適應人類創造的新環境
那些最嚴重的威脅,有可能我們根本看不到它迎面而來
了解傳染病的歷史,關乎你我未來的命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15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最新力作!! 入圍巴美列捷福(Baillie Gifford Prize)非虛構寫作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好書 這次,芭芭拉.德米克聚焦在中國數一數二最難潛入的地方──阿壩, 探究今日在中國邊緣生活的藏人,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 中國究竟急於隱瞞哪些事情...

  • 電子書: NT$ 266

    破天荒高薪等於無上限高壓, 沒有人生勝利組卻有極限通勤族, 野火、斷電、缺水、牛仔與巡糞員,矽谷和你想的不一樣!  

  • 電子書: NT$ 473

    一項傾國之力的文明試驗,一股不願被世界拋下的恐懼 漢字書寫 ◆ 科技革命 ◆ 權力運作 中文輸入法的起源,人機互動的先聲 現代資訊科技史上最重要、卻被誤解最深的發明 挑戰字母文字霸權 化不可能為可能 跨越五千年障礙 具有顛覆意義的技術創新 中文打字機的誕生,就是現代中國崛起與壯大...

  • 電子書: NT$ 266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 電子書: NT$ 518

    ★繼政治思想史大師蕭公權後 第二本暢銷於西方的中國史★ 中國歷史三千年,蘊含著複雜多元的文明,然而「中國」是什麼?如何形成開展?在歷史的長河中是否為大一統概念的延續?迄今仍是常被忽略的課題。本書從歷史事件、思想家言論、經典文本與注疏等素材,議題式探究時代、人民與政治思想間如何拉鋸與磨合,如何以...

  • 電子書: NT$ 413

    第一本以華人為主體的感覺史專書 ★ 強精固本,滋補升級 ★ 新版增加:戰後臺灣的壯陽藥發展史 西方妙藥大舉入侵,枯幹逢春,不可能這麼有效吧! 鱸鰻、蛇肉、鹿茸、雞佛,全都給我來一點! 阿公80老風流,就靠一針賀爾蒙? 為性事所苦的人們,何時才願意求診醫生? 威而鋼問世前的中...

  • 電子書: NT$ 266

    =框框裡的香港= #《香港第一課》作者用雙腳寫給家鄉的情書 #走過二百五十四條屋邨,看見另一面真實的香港

  • 電子書: NT$ 462

    後疫情時代,所有人都該讀的漫畫醫學小史 法國心臟權威說幽默故事,這樣學,一點也不難 疫苗|幹細胞|藥物晶片|心臟支架|基因療法|仿生眼|器官移植…… ●嚴肅科學+幽默故事,第一本以漫畫呈現的醫學史● ●法國熱銷6萬冊,三度改版,最受讀者歡迎的國民醫學史●

  • 電子書: NT$ 336

    一個被忽略、淡忘的部落民族, 從北方的弱小部落聯盟,逐漸發展成代表東方大陸的強大帝國, 讓中原政權對其俯首稱臣,甚至成為了西方世界心中的「中國」。 屬於草原王朝的故事,就從「白馬」和「青牛」的相遇開始說起……

  • 電子書: NT$ 294

    對現代人來說,鬼故事不過是嚇人的娛樂。 對古代的人而言,鬼是更嚴肅的存在, 因為它足以影響人們的生死,造成無盡的恐懼和焦慮。

  • 電子書: NT$ 448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精選,《柯克斯評論》、《書單》星級書評 ★Amazon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類選書 ★Amazon 4.6星、權威書評網站Goodreads 4.29高分好評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歡迎你來我家玩,但你不能在我家吃晚飯」 一位瑞典症候群男子的日常讀本   除了IKEA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關於瑞典,你還知道什麼?  

  • 電子書: NT$ 315

    蝙蝠俠,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英雄。 這位畢生懷著雙親死亡創傷的富家子,究竟如何成為英雄? 為什麼這陰鬱深沉的角色能席捲全世界流行文化,電影一再重啟呢?

  • 電子書: NT$ 350

    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是農業時代的作息指標, 每個節氣有三候十五天,每一候各有不同的自然現象。 本書以乾隆皇帝作詩詳解七十二候的奧祕為開展,透視古人的生活日常。 ●一年起始的節氣不是立春是小寒? ●吃尾牙是臺灣特有的習俗?在何時出現?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跟哪個節...

  • 電子書: NT$ 490

      《疼痛帝國》的故事始於同為醫生的三兄弟,雷蒙德、莫蒂默和精力充沛的亞瑟.薩克勒,他們撐過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窮困潦倒及駭人聽聞的反猶太主義。亞瑟曾在一間野蠻的精神病院工作,他找到了更好的治療方式,並針對藥物治療進行創新的研究。他在廣告行銷方面也很有天分,尤其擅長行銷藥品,還買下一間小型廣告公司。

  • 電子書: NT$ 406

    《衛報》、《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好評推薦 二○一八年飲食作家公會大獎 十六世紀英國為尋找食物開始探索海洋、同時建立帝國。在此過程中,英國人消滅原住民人口,改變地景與農業系統;殖民地的精英餐桌上,擺滿宣揚國族威信的工具;植物的遷移,促成新舊大陸農作物的哥倫布大交換,這些發展所交織的食物網創造出真...

  • 電子書: NT$ 379

      初版13年之後,余杰增補新的材料和近年發生的事件,讓全書更為豐富與鮮活,並重新定名為《德意志的美與罪》。當年,余杰奮筆疾書,大聲吶喊,卻無人傾聽。他在書中所作的預言如今一一實現,他在書中的警告,至今仍未過時。  

  • 詳細資訊

    本書以宏觀視野剖析傳染病的歷史,這是人類與微生物的長久鬥爭。微生物為了生存繁衍而演化,有些成功適應人類,成為人類的病原體,深深影響著人類文明,但同時,人類文明的進步也不斷在改變地球的環境,不知不覺替微生物營造新的契機,病原體恰恰就是人類歷史的產物。

    現在有了基因體分析研究,微生物的演變更有跡可循。生物演化、疾病生態與人類歷史的糾纏關係,由此得到更清晰的梳理。

    作者從人類用火開始,追溯人類生活型態對微生物的影響。隨著農業的誕生、城市的興起、交通工具的發展,人類每一次取得重大進步,都讓傳染病得到新的可趁之機,再一次痛擊人類,這是進步的矛盾。現代經濟起飛與人口成長,也改變了各種微生物的生態與演化。奴隸制度、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都造成了新的疾病傳播模式。瘟疫的危險總是在醞釀之中。我們最終發現這是一段需要拉開地理與時間尺度才能看清的歷史,而這些微生物都是歷史的登場角色。

    現代社會經歷了大幅成長,經濟突飛猛進,人類壽命增加一倍以上。成長的關鍵在於傳染病的控制。但不同社會在財富、健康及權力上的不平等也比以往更為嚴重。藉著對傳染病的考察,作者讓我們對現代成長與社會落差達到更完整的理解。

    如今,COVID-19的疫情讓所有人乍然意識到,威脅從未遠離。作者開始寫作本書時,沒料到會在這場全球流行病陰霾下收筆。如今我們更能體會,身為人類這個物種的一分子,必須瞭解疾病的故事,才能知道我們如何走到今天的位置,也許還能藉此看到未來可能的方向。

    「疾病的危險形塑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日常環境,以及各種關於生死而過去未曾言說的假設。此外,這也滲透到人類與地球、與彼此的關係當中。疾病的歷史,也是移民與權力的歷史,貧窮與繁榮的歷史,進步與其意外影響的歷史。簡而言之,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歷史,與寄生體之間有著怪奇而密切的聯繫,在我們踏出每一步的時候,這些寄生體都總是悄悄潛伏在側。」──凱爾.哈珀

    作者簡介

    凱爾.哈珀(Kyle Harper)

    奧克拉荷馬大學古典學與文學系教授。過去著作有《羅馬的命運:氣候、疾病和帝國的終結》(The Fate of Rome: Climate, Disease, and the End of an Empire)和《從羞恥到罪:古典時代晚期基督教的性道德轉型》(From Shame to Sin: The Christian Transformation of Sexual Morality in Late Antiquity)。目前居住在奧克拉荷馬州木爾。

    譯者簡介

    林俊宏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譯有《如何讓人改變想法》、《元宇宙》、《人類大歷史》系列、《大數據》系列等書。

    審訂者簡介

    賴美津

    國立中興大學教授。研究與教學:主攻古生菌(Archaea)與細菌及其相關的噬菌體與病毒。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劉士永 美國匹茲堡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教授
    皮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必讀推薦

    李宣信 中山醫學大學總務長
    杜裕康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汪雪憬 臺南市立土城高中歷史科教師
    邱亞文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柯睿信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主編
    張淑卿 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教授
    馮品佳 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終身講座教授
    寒 波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楊俊毓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廖勇柏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暨碩博班教授
    潘文驥 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
    蔣竹山 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
    劉紹華 人類學家
    蔡蔚群 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謝哲青 作家、節目主持人

    名家盛讚

    哈珀寫作本書最令人驚豔的手法,便是從疾病與生物演化的視角,把人類文明重置於環境變遷的歷史糾結裡,證明人類與疾病,尤其是寄生蟲病,都是生態與生物圈的要素,從未真正站在對立的兩端,而是處於相互依賴卻又拮抗的微妙狀態……對照原書內容,時報出版之中譯《瘟疫與文明》不僅忠於原文,更在科學詞彙與概念的翻譯上令人信服。──美國匹茲堡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教授 劉士永

    將地理與古今時間尺度拉大,運用多角度的研究,揭露過去疾病史書寫所無法呈現的風景……科技史、生物史、環境史、經濟史的內涵與視角,都可以被疾病史所容納涵養,共同成就一種新的書寫方式。──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皮國立

    繼《瘟疫與人》、《槍炮、病菌與鋼鐵》之後,我的醫學史課程有了一本好用且重要的參考書籍。不只疾病,哈珀教授還在熱帶醫學、公共衛生提出許多具說服力的新觀點。他運用古代DNA證據建立疾病系譜,敘述上更傾向演化、生態而非人類自身,使得《瘟疫與文明》比較難歸類為特定學科書籍,無論是生物或歷史。此外,作者善用譬喻,例如把現代飲水、居家環境的消毒,比做人類免疫系統的延伸。給予讀者很大啟發。──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蔡蔚群

    本書從生物學、遺傳學、經濟學等多個角度,探討寄生在人體的微生物歷史。這其實也是人類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作為微生物的超級宿主,與微生物之間的攻防,角力,馴服,乃至共生,都深刻的影響著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本書引領讀者進入微生物和其宿主人類所建構的微妙生態系統,重新領略當代傳染病與公衛議題的複雜多元面向 。──臺南市立土城高中歷史科教師 汪雪憬

    《瘟疫與文明》非常的精采。這本書利用基因系譜學對於細菌跟病毒的演化的研究成果,結合歷史文獻的紀錄,講述了一部人類跟病原體之間糾纏數萬年的大歷史。作者以時間為縱軸,地理為橫軸,生動地描寫了病原體的演化是如何受到人類文化以及社會發展的影響,而病原體又是如何為了生存,對人類這個宿主下手毫不留情。蚊子、蒼蠅、老鼠等也在這部大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們對人類殺傷力的可怕,不下於任何現代武器裝備。看完這本書,相信讀者一定更能瞭解公共衛生的重要。──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杜裕康

    本作與世界公共衛生歷史發展環環相扣,其中關於霍亂的歷史淵源,就立即讓人聯想到公共衛生之父John Snow,當年在英國倫敦所進行的經典研究,也讓世人了解到如何有效控制傳染病,在此大力推薦此書給讀者們。──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 潘文驥

    《瘟疫與文明》藉由解碼人類與微生物的基因體,重塑微生物的演化史與人類的傳染病史。在全球加速暖化與新興傳染病層出的當下,這本書可為各階層人士提供更深廣的認識與反思。──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暨碩博班教授 廖勇柏

    多麼巨大的成就!《瘟疫與文明》解析了幾千年傳染病對人類造成驅之不去的折磨。它帶來了振聾發聵的呼籲,要我們棄絕否認與自大,轉而認清現實與合作,面對我們在疾病之下的脆弱。這本書放眼全球,激盪人心,文字易讀,道出了人類的真實狀態。──歷史作家 伊莉莎白.菲恩(Elizabeth A. Fenn)

    新冠肺炎的苦難讓我們注意到傳染病影響人類的力量。哈珀做出了生動的綜述,清楚說明了傳染病在世界歷史扮演的角色,之前沒有一本書曾經做到這點,還利用了如今透過基因體定序而得以獲取的關於疾病歷史的新資訊。一部大為成功的歷史概覽,重要至極且切合時局。──歷史作家、喬治城大學教授 約翰.麥克尼爾(J. R. McNeill)

    威廉.麥克尼爾在二十世紀寫下開創性的《瘟疫與人》,而凱爾.哈珀如今寫出完美的最新補充,援引二十一世紀的科學,顯示病毒、細菌與其他微生物如何改變了歷史進程,威脅我們的生存。這部里程碑著作展開了人類歷史,以及在我們這個物種影響之下不斷演化出具威脅性的微生物環境的歷史。在大流行疫情、傳染病爆發與微生物對人類歷史衝擊的重要文獻之中,又添了這部驚人之作。──科學記者、作家 勞麗.加勒特(Laurie Garrett)

    切合時代,宏觀全面,書寫流利。《瘟疫與文明》高明地統整了從史前時代到現在關於傳染病的最新證據: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疾病,影響程度更甚於條約、戰爭與國家。如果病毒和細菌能為自己挑選最夠格的傳記作者來描述它們的漫長歷史,凱爾.哈珀就是它們最好的選擇。──政治學與人類學家、《反穀》作者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

    宏觀全面,輕鬆易讀。每個人都該讀《瘟疫與文明》,以了解疾病在人類的歷史和人類的未來扮演怎樣的角色。──作家、喬治亞大學歷史教授 蘇珊.馬特恩(Susan P. Mattern)

    閱讀哈珀這本出色的著作,就像親眼目睹龐貝城的恐怖災難,只不過令我們恐懼的不是維蘇威火山的爆發,而是橫跨好幾世紀接連展開的奪命流行病疫情。《瘟疫與文明》闡明了人類與其疾病的歷史,同時提出了對於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重要觀察。──科學家、小兒科醫師 彼得.霍提茲(Peter J. Hotez)

    得獎資訊

    獎項殊榮

    美國出版商協會 科學、醫學與技術史專業學術卓越獎(PROSE Award)
    學院暨研究圖書館員協會 年度優選傑出學術標章(A Choice 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 of the Year)
    The New Statesman雜誌 年度非小說類必讀書籍推薦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634
    試讀